《婚姻的真相》:你的真實感受,纔是婚姻的真相

文/學乃身之寶

婚姻,是什麼?

從進化論的角度來說,婚姻是反人性的,因爲人天生喜好自由,需要儘可能多地繁衍,而婚姻卻意味着犧牲自由,從一而終;從社會層面來說,不完美,是婚姻的真相,因爲沒有完美的人,更無法成就完美婚姻;從心理層面來說,婚姻沒有千篇一律的刻板真相,唯有自己的感受纔是真實的。

對於我們個人來說,瞭解婚姻的意義或真相,應該更多地遵從內心的感受,因爲我們自己纔是婚姻故事裏的最佳重述者。

這也是國內著名心理學家李子勳老師一直強調的觀點,他認爲,感受之外,沒有真相。

探尋婚姻的真相,應該是向內求,在自己身上尋找答案。

李子勳老師的這本《婚姻的真相》,就是從夫妻之間的溝通、二胎、冷暴力,以及家庭關係等多個婚姻痛點出發,以獨具特色的後現代心理治療方式(通過故事敘說、問題外化,讓當事人重新定義生活的意義,增強其自主性和改變的動力,以實現心理成長),讓我們在更開放的視角、更多元的可能性中感受自己的婚姻,而這個真實的、個人化的感受,纔是婚姻的真相。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從心理學中的"感受"這個角度來說說,如何經營好婚姻。

1.婚姻的交流中應多注重感受,少些理性

我們常說,法庭是講理的地方,家是講情的地方,夫妻吵架或鬧矛盾時不該太注重道理,或理性,而是要把注意力放在感受、感覺上,這樣纔有利於婚姻的經營。

李子勳老師在書中講到一個案例——老公認爲老婆在他們交流時總是無理取鬧,比如,他不知道老婆什麼時候是在開玩笑,什麼時候是認真的,而且會突然變臉色,本來好好的很開心,一下子就翻臉了,自己無法承受,只好選擇逃避;而老婆覺得老公不尊重自己,因爲她想和老公商量什麼事,老公不說話,弄得自己不知道他在想什麼,感覺他總是在敷衍自己。

相信這樣的場景在婚姻生活中很常見,夫妻交流時很難達成默契,還會因此產生衝突。

李老師在"一起聊聊"這部分提問到"老婆心裏對老公的態度,和你通過語言表達的態度是一致嗎?追問的背後是什麼期待?"

這時的妻子意識到,自己說話雖然有些蠻不講理,但她只是想撒嬌、耍賴,並非真的想指責對方什麼。因爲她會在親朋好友面前稱讚老公。

正是李老師的提問,讓老婆明白自己說話的方式存在問題,以後再溝通時,應該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不應過多地期待和要求對方,自己直接表達真實想法,這樣就可以避免很多誤解。

而老公也知道了自己和老婆交流時,不該用理性邏輯,而是該在感性層面和她交流。因爲他太在意對方說話的合理性,自己分析不出來,纔會逃避。

當夫妻雙方把注意力都放在說話內容的邏輯上時,就很容易忽視語言之外的意思,更多時候,"言外之意"纔是真正要表達的意思,所以,我們要學會懂得伴侶的"話外音"。

正如知名心理諮詢師陳海賢老師說的:"在親密關係的溝通中,人們一直在傳遞兩個層面的信息:內容的信息和關係的信息,而溝通的內容都是在問對方到底愛不愛自己,在不在意自己。"

就像前面說到的書中例子,老婆看到一個電視劇裏的女主角家世、背景、長相都非常好,劇中的兩個男主角爲了她爭來爭去,然後問老公"是不是男的都喜歡這樣女的呀",老公隨口說了句"應該是吧",老婆又開玩笑說老公公司裏有個女的長得很像那個女主角,肯定喜歡老公,其實這時老婆的"話外音"就是在確認對方自己是否愛自己,是否在意自己,只是老公當時沒有聽懂,纔出現了矛盾。

可見,婚姻的溝通中,夫妻雙方要聽懂彼此的"言外之意",多關注彼此的感受,這樣不僅能夠做到有效溝通,還會增進彼此的感情。

2.在處理與原生家庭的關係時,不要忽略對方的感受

人們常說,愛情是兩個人的事,婚姻是三個家庭的事(夫妻雙方的原生家庭和新建的小家庭),而夫妻雙方處理和原生家庭的關係時,不要忽略對方的感受,因爲夫妻關係是第一位的。

李老師在書中講了一個例子——老婆認爲老公在公公婆婆來了之後,變回了孩子,且忘記了和自己交流,覺得很委屈、受傷。

老婆的委屈在於公公婆婆的到來是計劃外的,還帶來了5歲的小外甥,他們突然造訪,不僅迫使自己取消去雲南旅行的計劃,還要花時間和精力安排他們一家老小的喫喝玩樂;受傷在於老公不僅不幫忙,整天像個孩子一樣和父母膩味着,還對自己不管不問。

而老公本來在父母走後想好好謝謝老婆的,結果沒等感謝,老婆因爲老公說的"等父母退休,就讓他們來跟我們一起生活吧,這種家的感覺多好呀"這句話,把臉拉得老長。

其實,很多夫妻和自己父母在一起時,會有退行的表現,因爲自己無論多大都是父母的孩子。但問題在於,結婚後,當我們和原生家庭產生關聯的時候,一定要意識到,夫妻關係是第一位的,更要懂得維護另一半的重要性。

所以李老師站在諮詢師的角度問道老公"假如,我們在意識層面和語言層面,把自己的伴侶放在第一位,內心深度卻依然和父母緊密相連,聽上去,會有不同嗎",老公領會到,"會的,如果男人總在口頭上把父母放在第一位或者在妻子和父母中間徘徊,家庭關係中的衝突一定會變成一場拉鋸戰"。

其實,很多夫妻關係出現問題,就是因爲沒有做到和原生家庭"分離",還認爲自己和父母是一家人,把父母放在第一位,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和做法。

分離,說的是我們要從原生家庭的關係中分離出來,跳出來,然後再進入自己的關係中。當然,這裏說的分離並不是要我們與自己的父母斷絕關係,而是說,我們要擺脫對他們的依賴,以承擔起對配偶的責任。

電影《消失的愛人》中就有這樣一個場景,男主角尼克在沒有和妻子艾米協商的情況下,私自決定搬到父母家裏。尼克和父母一起快樂地生活,而艾米當時的感受則是,自己像尼克拿錯的一件衣服,如有必要,丟掉也無妨,即便消失了,他也不會在意,而這種感受就是"被忽視"。

婚姻中,當兩個人的交流越來越少,心就會慢慢疏遠,彼此很少爲對方着想,也不願意知道對方在想什麼,感覺如何,那麼,婚姻危機就會出現。

所以,無論是夫妻哪一方,在和父母相處時,不要忽視對方的感受,更重要的是,要意識到,夫妻之間的關係是需要一起經營的。

正如李老師說的:"父母和子女的關係是渾然天成的,而夫妻關係是後天形成的。親子關係本身是非常深厚的,多數時候不會受到挑戰,但夫妻之間的關係可能更需要刻意地經營。"

這裏,有人或許會有顧慮,擔心自己在父母面前維護伴侶,會引起父母的不愉快。其實這樣的擔憂大可不必,因爲,每位愛子女的父母都希望子女擁有美好的婚姻關係。

3.婚姻中的鬥爭,需要讓對方感受到愛來化解

親密關係專家克里斯多福·孟在《親密關係》一書中強調,親密關係會由甜蜜期進入幻滅期,即在這個階段,我們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對伴侶的改造計劃又不起作用,就會做出一些"偏差行爲",包括引起注意、權力鬥爭、報復心理,以及自我放逐。

其中主要的就是權力鬥爭

李老師在書中也提到了婚姻中的鬥爭問題。比如,夫妻交流時總愛翻舊賬,還能感受到愛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爲愛翻舊賬,就是在記仇,而記仇在李老師看來,是沒出息的表現,特別是老公記老婆的仇,因爲那意味着一個男人不能在妻子那裏喫虧,多少有些以自我爲中心。

當然,這麼說並不意味着夫妻雙方不可以說出對方的過錯,只是在指出錯誤時的態度需要注意,不能用諷刺的語言來揪住對方的錯不放,那是一件非常不划算的事情。

因爲一,總翻舊賬,看起來自己掌握了"正確"這個大權,但那意味着彼此都沒好好關注當下,一直活在錯誤的過去裏;

原因二,用諷刺的話來翻舊賬,讓對方感受到的是"我不夠好",而這種不夠寬容的做法導致的結果只能是讓對方逐漸遠離,因爲誰都不願總是被否定,被指責。

正如電影《消失的愛人》裏的主角夫妻,他們之間的關係變糟就是從尼克開始翻舊賬開始的。當時,艾米剛剛下班,看到正在打遊戲的尼克說了句"還買遊戲?那買這筆記本幹什麼?"尼克回答說:"用,我算明白了,你能在不和我商量的前提下借你父母八十萬還債,而我未經你允許買款遊戲就犯了天條了?"

之後,艾米說:"你怎麼又拿這事來說理?"尼克說:"我本來就佔理!"

接着兩個人便進入了冷戰階段。

我們看到,尼克翻舊賬的目的就是在權力鬥爭,想證明"你錯了,我對了",更重要的是,他說話的語氣夾雜着批評和諷刺等不友善的語言,這是溝通的禁忌,即"末日四騎士"。

"末日四騎士"是美國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提出的,包括批評、蔑視、防禦和築牆(冷戰),它們被看作是婚姻的殺手。

可見,總翻舊帳或相互指責的夫妻,會忽略當下生活的美好,對婚姻的經營是極爲不利的。

其實,婚姻像生命一樣,在不同階段會呈現出不同的樣子,酸甜苦辣都會經歷,但我們可以從衝突和煩惱中,獲得滋養,其關鍵就是讓對方感受到愛,即把那些指責和批評的話語轉換成愛的語言,嘗試用非暴力溝通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學會正確吵架,纔是正確的做法。

寫在最後:

婚姻是一種雙人舞蹈,和諧的方式有很多,一種是兩個人的舞步相同,姿態相似,夫妻同心,跳得像一個人似得,但這並不是婚姻的最高境界,因爲跳舞的時候,兩個人並不自由,無法全身心地享受,那是在表演。另一種是夫妻舞步可以不同,姿態也不一樣,但節奏一致,呈現出來的舞蹈是內在和諧,剛柔相濟,相得益彰,這樣的相互配合纔是婚姻的最高境界。

可以說,好的婚姻是相互配合的結果。

而想要配合得好,就需要雙方各自內在和諧。

從這個角度來說,婚姻是一場自我修行。

正如李老師強調的:"深入地想,婚姻其實是一個人的的婚姻,因爲人對婚姻的感覺完全在於自己。生命是一條自我完善之途,婚姻是我們生命中的修行。"

尊重自己的感覺,捧出自己的心,用自己的真心觸碰對方的真心,以達到情緒上的同步,進而呈現心靈上的相通,這時在婚姻中跳舞的兩個人,都將是充滿力量、智慧和快樂的真實自我,而這便是《婚姻的真相》這本書要表達的主旨—感受,纔是婚姻的真相。

另外,《婚姻的真相》這本書的寫作方式很獨特,值得關注,採用的是案例式講解,尤其在"一起聊聊"部分中,李子勳老師以自己善用的敘事、提問技術爲基礎,將每個涉及婚姻的現實話題,深化爲個案對話形式的自療之旅。每個案例中夫妻的名字都是以東東、西西指代,其實他們到底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所處的婚姻關係情景。

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本書可以讓我們在讀別人的故事時,看清自己的真實,讓我們在文字中深深地體會到被理解、被觸動和被支持,以真正踏上創痛療愈和穿越之旅。

同時,書中李老師重視直覺和感受、敘事和提問的諮詢技術,也值得想從事心理諮詢行業,或希望提升諮詢技術的人學習。

本文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