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悟(摘)

氣韻生動,被認爲是中國藝術的根本大法

北宋藝術理論家郭若虛說:“六法精論,萬古不移。然而‘骨法用筆’以下五法可學,如其氣韻,必在生知,固不可以巧密得,復不可以歲月到,默契神會,不知然而然也。”

六法”中,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和傳移模寫屬於技巧方面,可以通過學習達到,而氣韻不可學。

繪畫必以微茫慘澹爲妙境,非性靈澄徹者,未易證入。所謂氣韻在於生知,正在此虛澹中所含意多耳。

明末董其昌說:“《畫史》雲‘若其氣韻,必在生知’,可爲篤論矣。”

畫有‘六法’,若其氣韻,必在生知,轉工轉遠”。氣韻不是通過知識的累積就可以達到的,必須“一超直入如來地”——通過妙悟方能達到。

孔子“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

孔子一生重“學”,然其“學”包括知識的積累和境界的提升兩個方面。子貢學識深,顏回不及,然孔子認爲其門下顏回爲最“好學”之人,而以“器也”評子貢。他認爲,人的一生都是學的過程,境界的提升比知識的積累更重要。他的“生而知之者,上也”,顯然落腳在生命根性上的把握,而不是先天就具有。這生命根性的把握,需要“生知”——就是妙悟。

南宋嚴羽說:“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陽學力下韓退之遠甚,而其詩獨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爲當行,乃爲本色。”

觀畫看氣象,藝術的高妙在形式之外。

在中國藝術哲學中,妙悟既不是先天賦予的,也不是一種神祕的體驗過程,它由人的整體生命發出,既是一種能力,又是一種修養,是認識世界的手段,又是融入世界的智慧;它雖屬於認識論範疇,然其本質上則應歸於功夫論。

中國哲學是一種“成人之學”,重品是其基本特徵。

傳統藝術哲學將人品與藝術聯繫起來,品,不光是道德的功課,還包括領悟力、洞察力等,也就是生命體驗的能力。藝術是人心靈境界的外顯形式,有一等之心靈境界,方有一等之藝術。心靈境界的提升,僅通過知識的學習是無法獲得的,必訴諸精神的養練和培植。

悟性,是心靈境界的凝結;妙悟,由心靈境界釋放而出。就像石濤所說:“嘔血十鬥,不如齧雪一團。”嘔血十鬥,是知識的積累,技巧的滿足;齧雪一團,則是精神的超升。技巧當然是作畫之必備,但藝術創造不能停留在技巧上;知識的積累固然重要,但更爲重要的是心靈的氣象和格局。中國藝術強調的是“心印”,養得一片寬快悅適的心靈,就像石濤所說,吞下一團潔白的雪,以冰雪的心靈——毫無塵染的高曠澄明之心——去作畫,才能自創佳構。

妙悟,並不意味對知識的排斥。傳統藝術哲學並非將境界與知識對立起來,知識的積累是基礎,境界的提升是導引。不是說境界的提升必須通過知識的積累方能達到,而是強調,知識的積累往往可充當境界提升之助力。董其昌說:“畫家六法,一氣韻生動。氣韻不可學,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學得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立成鄞鄂。隨手寫出,皆爲山水傳神矣。”他既主張“氣韻不可學”,必鬚根源於心靈的妙悟,同時又強調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知識積累,他甚至認爲“不讀書,不足與之言畫”。學和養二者不偏廢,方爲“學養”。心靈的涵泳,是整體靈魂的功課,包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知識和經驗積累,而不是排斥之。

  惟具有高朗的氣象、開闊的心胸,具有獨特的“悟性”,才能更好地運用知識、控制知識。

作爲傳統藝術後期發展最爲重要的理論家,董其昌說:“知之一字,衆妙之門;知之一字,衆禍之門。”他認爲,對於藝術創造而言,知識既是力量,也是障礙。將知識變成藝術創造的動能而不是羈絆的力量,是藝道成功之關鍵。氣韻不可學的命題,乃是一個警惕知識的命題,一個以悟性統率知識的命題。

夫習禪人惟尚理觀,觸處心融,暗於名相,一句不識,誦文者守株,情通者妙悟。”

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兩忘,離形去智。”

妙悟者不在多言,善學者還從規矩。”北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六雲:“藝必以妙悟精能取重於世。”北宋末年鄧椿《畫繼·序》雲:“自昔妙悟精能,取重於世者,必愷之、探微、摩詰、道子等輩。”而在書法界,陸游說:“思陵妙悟八法,留神古雅。”。

在文學領域,南宋嚴羽雲:“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陽學力下韓退之遠甚,而其詩獨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爲當行,乃爲本色。然悟有淺深,有分限,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詞得屈子之纏綿悱惻,又須得莊子之超曠空靈。蓋莊子之文,純是寄言,詞能寄言,則如鏡中花,如水中月,有神無跡,色相俱空,此惟在妙悟而已。嚴滄浪雲:“惟悟乃爲當行,乃爲本色。

悟”在漢以後主要用來表現特殊的心理體驗過程,即妙悟、體悟。“悟”之語義從一般的認識、理解而上升爲一種獨特的超驗能力,多指對形而上對象的把握。

  於是,“悟”不僅是一種認識,更是一種內在修養;“悟”的對象不僅是知識,更是智慧的發現;“悟”的過程被認爲是不涉及知識不關乎概念的直覺體驗活動。

中國哲學的基本理路是,與其關心外在的真實,倒不如去關心那個超越於感性世界的內在真實,那個無處不在的形而上的“道”

作爲體悟意義的“悟”,有以下四個重要義項:

  一、吾之心。正像“悟”這個字所標示的,“悟”是吾之心。這有兩層意思:一是由外在感覺轉入心的體味。

山水質有而趣靈”。“質有”是形式,“趣靈”是內蘊,山水即道,對於這一趣靈,不能以一般認識方式去認識,必須徇耳目而內通。

應目”“會心”到“爲(合)理”,這樣才能目亦俱會,心亦同應,應會感神,神超理得。不同的認識對象,決定了認識方式的變化。如唐孟浩然詩云:“棄象玄應悟,忘言理必該。靜中何所得,吟詠也徒哉。”悟就是由外轉內的體驗。

二是由他人之心歸於吾之心。

心在我身體之內,何言他人之心?因人尋常之知識受到習慣、權威等的影響,此心雖在我身體之內,也可以說在身體之外,它不是人的真實心靈。

          二、悟即覺。悟含有讓真實生命醒來的意思。悟和覺可以對勘,悟即覺,覺即悟,合而爲覺悟。

佛教認爲,人有本覺,因爲迷妄所遮,故而不覺,通過妙悟,歸於本覺,本覺是對心源之覺,所以又叫究竟覺。妙悟就是覺,是人的本性的醒來。

在傳統藝術哲學中,悟中含有的“覺”的思想,與悟性學說有關。它強調妙悟活動不由知性發動,而由悟性發動,妙悟活動不是一般的認知活動,而是對靈魂中悟性的覺知,喚醒那生命深層的力量,以生命所發出的光芒去照徹無邊世界。

          三、悟即契。悟的同義詞又有參、證、契等,悟有入的意思,所謂悟入、證入、契悟等等。這也是妙悟的重要特性之一。

“參禪須透祖師關,妙悟要窮心路絕。” “參得一句透,千句萬句一時透。”所謂“參禪”有參入禪道的意思。

悟在中國古代又稱“證”,所謂“證驗”“體證”,即妙悟體驗。

悟就是不執不滯,放棄虛妄的認識,玄同物我,心體自亮,迴歸原初,所謂“澄源領本”

            四、悟即修。妙悟活動有體認和修心雙重功能。妙悟,本質上是修心,心靈的修養是妙悟的前提,不修清淨心,便無透徹悟。

“修多好句枉工夫,返本還源是大愚。祖佛不從修證得,縱行玄路也崎嶇。”此一思想在傳統藝術哲學的妙悟學說中也有體現,它反映出傳統藝術哲學的妙悟理論不僅是一種審美認識活動,更是一種性靈脩養活動,在修養中妙悟,在妙悟中得到修養。這與西方的審美直覺理論有明顯不同。

以上四層意思,悟在我心,自明自覺;識自本然,迴歸生命;冥合二元,等同物我;修心煉志,自在證得,可以見出傳統藝術哲學的妙悟理論大致思維路向。它突出妙悟學說兩個重要特點,一屬於認識方式,一屬於境界提升。前者是認識論的範疇,後者則是功夫論的範疇。侷限於認識論的範疇把握妙悟學說,是片面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