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爲什麼是窮人——《財務自由之路:7年賺到你的第一個1000萬》

原創首發公衆號【閱讀之後】,歡迎關注,與我一起讀書、讀劇、讀人、讀事。


其實最初起這個題目的時候,主語只是“我”而已,但是隨着文字的增多,我一邊回憶往事、回憶身邊的人,我一邊意識到,“窮人”這個概念並不侷限在我身上,我的身邊窮人很多。

或者說,我是窮人,我也生活在窮人的社交圈子裏。

感慨嘛,肯定的!感慨來自於今天想要聊的書,《財務自由之路》。這書名看上去並沒有那麼打眼,但是它的副標題卻很讓人動心——《7年賺到你的第一個1000萬》。

7年,是個什麼概念?

我今年30歲,現在是7月份。我2013年大學畢業,截止今年7月,整整工作7年!

但是我現在的積蓄——倒也有一點兒——距離1000萬實在太遙遠,遙遠到我覺得我一生可能都不會賺到1000萬。

我先打住了,我不能繼續感慨了,再繼續下去,可能剛剛讀完書那一點兒衝動的勁頭又會消失。

那麼我讀完本書,我產生了什麼樣的衝動的勁頭呢?

無外乎賺錢、攢錢、錢生錢罷了。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例子的主人公曾經負債累累,爲了重新過上好日子,他規定自己每天只能花銷20元錢,這些錢包括他的衣食住行。對於這個例子中的主人公的節約計劃,我不想擅自發表觀點,但是我想說:我實在很難辦到,可能請客2次600元就花出去了,那卻是人家1個月的生活費。

當然,這個主人公的結局還是可以的,前期的節儉積累了原始財富併成功地讓他獲得了更多的資本。

但攢錢的多少大多取決於賺錢能力的大小——一個月只能賺600元,那不過是勉強度日;一個月賺6000元那就可以攢下9/10的財富;一個月賺6萬元,那基本離財務自由不遠了——即使你不怎麼攢錢。

歸根結底我們可能還是賺的少,所以導致我們一如既往的窮。所以當今時代,大家對攢錢沒有那麼熱衷,網絡上、現實中也總有一些聲音:錢是越花越多、不是越攢越多。再配合逐年貨幣貶值,這種言論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推崇。

然而實際上呢,我們太多人都是沿襲老一輩的無產階級的祖輩的思想,我們既沒有接受過言傳身教的理財知識、也沒有在學校和社會上獲得過科學的理財能力,所以最終我們的確花了錢,卻也僅僅是花了錢。

既不會賺錢、還不努力攢錢,這種情況下,我,也應該就是個窮人。


《財務自由之路:7年賺到你的第一個1000萬》

(理財/【德】博多·舍費爾/2010)

本書中,作者首先給讀者做了一個個人財務分析,之後介紹了夢想、目標、價值觀和策略四大致富支柱,指導讀者轉變理財觀念,運用有效的投資理財策略,在保證財務安全的前提下,實現財務自由,是一本適合中國希望走上富裕之路階層的理財指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