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六十四)


《語文課程標準》對於學段是有要求的,把握好學段的連續性,首先需要有學段的意識,明確學段的基本教學目標,低年級在大量閱讀中,需要完成兩個任務,一是積累詞彙,二是培養語感。下面談自己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在大量閱讀中積累詞彙

小學低段的學生,特別是剛入學的孩子,先從識字學詞開始,然後進入閱讀階段。教材中已經安排了較多的生字和新詞,需要學生在課堂上認真學習,有所收穫。不過,這只是教材的基本要求,對於孩子的識字學詞來說,教材中的字和詞也是基本保底的,也是必須學好的。

語文主題學習實驗項目的課型基本明確,沒有在低段的學生中安排“單元預習課”,主要是基於兩點,一是教材中的生字和新詞的量就比較多,如果按照“單元預習課”來上,再增加生字新詞的量,低段的孩子是很難學完生字和新詞的。二是要明確課型與課時的關係。爲了讓孩子學好本篇課文中的生字和新詞,有時一篇課文的生字和新詞還需要安排兩個課時來學,更談不上單元預習了。

教材中的生字和新詞,對於低段的學生來說非常重要,一定要學好。關於識字學詞的方法也非常重要,廣大教師一定會按照學段識字學詞的策略進行的,有自主識字、集中識字、對比識字、圖片識字、組詞識字、還有歸類識字、字理識字等。                比如歸類識字,部編版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美妙的詩歌和童謠》中的《拍手歌》,雖然是“集中識字課”,但我們仍然可以進行歸類識字,可以把“鳥類”歸爲一組,有孔雀、錦雞等;還可以把“獸類”歸爲一組,有猛虎、熊貓等。爲了激發孩子學習生字和新詞的趣味性,相應的學習策略就可以採用“我爲動物朋友找到家”等。不管怎樣,都是讓孩子積累詞彙的。

大量閱讀更是讓孩子積累詞語的,鏈接閱讀叢書中的《拍手歌》。閱讀策略:1、自由讀兒歌《拍手歌》,藉助拼音讀準每個字的字音;2、默讀兒歌,圈出文中鳥類朋友的名字,並想一想:這些鳥兒有什麼特點?

在叢書文章《拍手歌》中,出現了兩種情況,一種是教材中有的鳥類的名字,比如:大雁、孔雀、黃鸝等;一類是叢書中出現的鳥類的名字,比如:鴨子、小雞、天鵝、鴛鴦、喜鵲等。對於叢書出現的鳥類的名字,孩子能記住多少算多少,記住一個也算是積累的詞彙了。

二、在大量閱讀中培養語感

學生在小學階段就是讀書和寫字。小學低段的學生讀書尤爲重要。《語文課程標準》關於讀書已經建構了一個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讀書體系:“第一學段,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學段,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三學段,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小學低段學生的讀書,第一是模仿。示範讀書非常重要,孩子是在模仿中學習讀書的,因爲,一開始,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讀就好,所以,要模仿着讀。老師的聲情並茂,孩子看得很清楚。

    小學低段學生的讀書,第二是斷句。模仿是找到讀書的感覺,有節奏讀書可能需要自己去嘗試了,斷句則是好的讀書實踐活動。兒歌、詩歌的節奏是有規律的,而很多文章文句長短不一,除了按照標點符號要求外,它的斷句則需要根據字詞在文中的文意而確定。有了文意,則有了畫面。比如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葡萄溝》中原句是:“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劃出節奏爲:“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

小學低段學生的讀書,第三是多讀。多讀是培養語感的關鍵所在。找到了讀書的感覺,有了文意的畫面感。一邊讀就有一邊讀的語感,有了語感,而且會讀得越來越好。

小學低段學生的讀書,第四是想象。書讀百遍,其意自現。低段的學生對於文意理不理解,因爲是低段,不會用語言表達出來,所以,低段孩子對文意的理解是讀出來的。在讀中賦予想象,語感自然而發。孩子沒有語感,即使讓其扮演某種角色,去表演讀,語言是直白的,動作也是僵硬的。還比如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葡萄溝》中這樣一句:“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讀書策略:1、斷好詞語讀。“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2、想象畫面讀。3、流露神態讀。

鏈接閱讀叢書文章《雪的盛宴(節選)》,語感就會逐步找到。

    對於文章的理解,低段的學生是“體會”不出來的。許多教師說只會教中、高年級,面對低段的孩子就束手無策,那是學段的越位,策略的缺位。

總之,培養語感的策略十分重要,關鍵是教師要設計好層層讀書的活動方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