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 | 使賢者皆當路在勢

讀曾國藩,一般都是奔向其“成事方法”的,我倒是以爲,其“思想方法”更有魅力——讓人有多方面的受教獲益。對於曾公的“思想方法”,我的體味是“慎思明辨”的特色。也就是說,是爲一種鮮明而獨特的慎思明辨思維方式,也因此纔有了他的成事之法,正可謂思維決定作爲。下面,我們擇取其《原才》中的一段文字,略加分析而以爲例證。

“先王之治天下,使賢者皆當路在勢,其風民也皆以義,故道一而俗同。”這無疑是慎思明辨的一種歷史思維。同時,也彰顯了“治世”“用賢”的“同一律”——治世(治事)非得選用賢能不可!其中,頗有趣味或耐人尋味的是“當路在勢”,用現代語言說則是擔任重要的職務“當路”最是讓人聯想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進而讓人想到的是“庸人當路,誰能耐何”?當今的企業用人治事,不是在這一點上最爲引人深思嗎?“在勢”無疑是“執掌實權”,卓越傑出的人才在企業中若沒有實質性權力在手,能爲企業的發展做出非凡貢獻嗎?

另一個關鍵詞則是“風民”。一個“風”字,足見曾公對社會人生的透視。“風”作爲動詞,是爲賢能者的影響力所在。“風民也皆以義”是說賢能者以“義”而非“利”影響世風民俗,因而“道一而俗同”——社會道德是規範的,民風習俗是良好的。

綜合上述,我們可以見出,治世(事)貴在選賢任能,選賢任能的根本所在即是形成良好的社會風範——人人想幹事、個個能幹事、事事能幹好的社會生態良好秩序。微觀而思之,不就是組織機構(企業)的領導幹部之工作作風最爲緊要和關鍵嗎?

爲了強調上述言論的重要性和關鍵作用,曾文正公接着又進一步講了下面一番話:

“世教既衰,所謂一二(賢)人者不盡在位,彼其心之所向,不能不騰爲口說而播爲聲氣。而衆人者,勢不能不聽命而蒸爲習尚。於是乎徒黨蔚起,而一時之人才出焉。有以仁義倡者,其徒黨亦死仁義而不顧;有以功利倡者,其徒黨亦死功利而不返。水流溼,火就燥,無感不不讎,所從來久矣。”

曾公此番言論,就把選賢任能以形成良好道德風俗(作風)的問題引向了深入和深刻。“世教既衰”——良好的社會道德風範爲什麼會衰落呢?“一二人者不盡在位”——賢能的人沒有“當路在勢”是爲根本原因。“其心之所向,不能不騰爲口說而播爲聲氣”,這是講,賢能者對社會風俗的影響就只能是口說言傳了,缺少了“當路在勢”的實質性影響力量。那麼百姓呢?“勢不能不聽命而蒸爲習尚”,亦即也就不能實質性地接受賢能的影響而化爲良好的社會風俗了。這就說明:無論卓越者怎樣卓越傑出,若沒有站在能夠發揮作用的平臺上,那麼,對社會對組織的影響力都是微乎其微的,也即不能發揮自己應有的影響力作用。

“世教既衰”的必然邏輯就是“徒黨蔚起”“有以仁義倡者”“有以功利倡者”,天下既成“義利之爭”,“死仁義而不顧”者有之,“死功利而不返”者亦有之,主流何在?這就成了問題。我以爲,曾公這段話所表達的思想與邏輯,最是可以作爲當世觀的,尤其針對“精緻的利己主義”思潮與作爲。

在這段文字中,有一個充滿自然哲學與社會哲學相統一的話語,非常值得我們深長思之,這就是:“水流溼,火就燥,無感不不讎,所從來久矣。”水,流向低溼的地方;火,燒向乾燥的地方。這是無可辯駁的自然律。社會的人呢?不是“無感不不讎”——沒有感召就沒有響應的規律?至此,曾公的內心呼喚就凸現了——社會道德風俗的不斷走向崇高,不能沒有聖賢之人的引領和廣泛的影響力——聖賢之人“當路在勢”至爲關鍵與要害。公司的治理,企業的發展,不也是這樣的邏輯?

讀至最後,我的思想中還有一個疑問:曾國藩的這個言論是“英雄史觀”嗎?我只能說,能夠解決現實的問題就是正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