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天性》推薦序和前言

相約讀書打卡第493天,我是來自山西太原的史文霞,今天的讀書內容是。彼得·布朗、亨利·羅迪格三世、馬克·麥克丹尼爾所著的《認知天性》|推薦序

1.宗旨:

掌握認知天性,讓學習自發進行,使知識牢牢黏住。

2.價值:

這本書是11位認知心理學家10年的科研心血。以羅迪克教授爲主要負責人的團隊,在項目上投入了10年時間,提出人類認知規律和學習之間的緊密聯繫,透徹解讀人類普遍的學習規律,根據腦神經科學研究成果,推導出了有利於大腦的簡單學習法則。

亞馬遜年度暢銷書,至今人高居心理認知榜單Top1

全球前沿認知發現,“複雜時代”的科學學習方法。

125年科研史上正式系統應用心理學成果指導學習方法。

3.在這本書中,你將掌握學習領域的終極規律。

爲什麼說天性懶惰孕育了認知規律和心智模式?

只需一次自測,一週後回憶率從28%躍遷爲39%。

知識是平面的,複合型知識是立體的。

哪些“良性干擾”能提升學習效果。

別在無法克服的學習困難上浪費時間。

如何打造適合自己的心智模式?

掌握幾個適合自己的記憶技巧,會事半功倍。

這本書案例豐富,由故事作家彼得·布朗用講故事的方式向人們介紹。如何掌握複雜的知識與技能,論點權威,是一本不容錯過的認知科普讀物。

推薦序一《輕鬆的學習是無效的》

——樊登讀書會創始人——樊登

樊登老師從不相信自己有什麼天賦,因爲學習真的不容易,但他特別愛考試。每次大考之前他不會一遍遍的看書看筆記,而是拿出一張大紙靠自己的回憶,把這學期學習的公式重點單詞,生詞,詩詞都默寫一遍。遇到想不起來,就使勁想一會,實在想不起來,才查書補充完善這學期的知識圖譜。

今天這種有效的方法,被心理學家用很長時間做實驗,統計分析總結出關於如何學習的研究成果。

學習好不是靠天賦,而是有正確的方法。

爲什麼靠記筆記和劃線不能取得好成績,因爲那些方法並沒有給大腦帶來挑戰,沒法起到鞏固的作用,只會讓人誤以爲自己已經掌握了。人們都不喜歡挑戰自己,也不喜歡挫敗感。相比較而言,一遍一遍的劃線要輕鬆得多。可惜,輕鬆的學習是無效的。

推薦序二《學習不止技巧》

——葉富華—— Ted演講,中國引進人,TedtoChina項目聯合創始人。

常規的記憶單詞的方法,效率極爲低下。

認知心理學研究早就發現人們在學習一個概念的時候,花費越多的心思,嘗試用自己的話語去重新演繹它,或者是嘗試理解這個概念,在不同語境下的不同意義,就能越牢固的掌握這個概念。《認知天性》這本書就是這些認知心理學發現在教育領域的一個總結。

人們真正需要的,是“生成性學習”。

對於一個反反覆覆出現的不熟悉的單詞,要去查這個單詞,就是在一個強語境的情況下了解這個單詞(因爲需要)。

更進一步,去豆瓣網搜一下,是否有與這個單詞相關的圖書,或者在網上搜索屬於這個單詞相關的視頻,甚至可以到電影劇本網去搜一下哪些美劇的對白,包含這個單詞,這樣一來你對這個單詞的認知,就從陌生變成熟悉了

可以用這個單詞來造句,再次強化你對這個單詞的理解,甚至還可以專門寫一篇博客……

相比只是單純的去記一個單詞的拼寫和讀音,花費5倍、10倍甚至更多功夫,這樣做的收穫不止5倍、10倍,如此堅持一個月,你就可以把單詞書扔掉了,因爲你會發現生活中的每個細節都可以成爲你的單詞書。要是能堅持一年半載,你就會發現記單詞也是一件樂事。

大多數人所知道的學習方法,只是通過口耳相傳來獲得,極少經過實證檢驗,這就有如生病了,聽路人說什麼藥有效就喫什麼藥,而不是去過問那種藥是不是經過臨牀測試,而且得到上市批准。

在過去很多年裏,無數人努力學習而無長進,原因往往在於方法不得當。

本詩作者亨利·羅迪克和馬克麥克丹尼均爲美國認知心理學家,以研究記憶的機制而著名。讓他們疑惑的是,爲何心理學對記憶之機制瞭解得這麼透徹,但是在教育領域似乎甚少有應用。有感於此,羅迪格教授開始以與教育心理學家合作,嘗試將實驗室研究發現,推廣至課堂。

《前言》

有關如何學習與記憶的實證研究顯示,被大衆奉爲圭臬的學習方法,多是無用的。

這本書儘量不堆砌研究成果,而是用講故事的方式向人們介紹如何掌握複雜的知識與技能。本書通過案例來闡明哪些是經過研究證明的高效學習原則,並由11位認知心理學家合作完成。目的是把認知心理學中有關學習的基礎知識應用到教育實踐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