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除3種思維迷霧,擁抱職場中的“黑天鵝”,讓明天比意外先來! 01、什麼是黑天鵝? 02、黑天鵝爲何無法避免? 03、如何擁抱“黑天鵝”? 結語:

​“銀行收入16000元!”

看着工資收入的短信提示,坐在小區花壇邊的他狠狠地抽了一口煙,有點嗆!

這的確是他的工資,但也是遣散費。

他沒有被辭退,只是公司卻倒閉了。

30多歲了,原本做得好好的,現在卻要重新找工作。

“也真是倒黴啊,咋就偏偏遇上這種黑天鵝事件呢!”

嘆息也沒用,他抽完最後一口煙,起身拿起揹包往家走去,背影有些佝僂。

01、什麼是黑天鵝?

黑天鵝,一開始,指的就是黑色的天鵝。

早在17世紀之前,歐洲人認爲天鵝都是白色的,“黑天鵝”肯定不存在。但是,隨着探險家到澳大利亞後,他們才驚訝地發現,這裏竟然有全身烏黑的天鵝。於是,原本不可能的事情變成了可能。

至此,“黑天鵝”這個詞,有了新的意義——指那些人們原本認爲不可能發生,卻偏偏發生了的事情。

因爲原本認爲不可能發生,所以“黑天鵝”事件註定是無法預測的,但《黑天鵝》一書的作者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卻成功預測了很多黑天鵝事件,並且在此書中給出了構成“黑天鵝”事件的三個必要條件。

1、事件具有意外性

只有意外的、不確定的事件纔有可能稱之爲“黑天鵝”事件。

也正是因爲這種意外性和不確定性,“黑天鵝”事件纔不可預測,甚至人們根本就不會往那個方面去想。

往大了說,比如2008年次貸危機,當時別說一般的民衆了,就算是那些金融巨鱷都沒有預料到會出現這樣慘烈的結果,因此導致了全球金融危機。

往小了說,比如好好運營的公司突然倒閉,很可能管理層甚至是老闆都沒有預料到這種情況的出現,更別提普通的員工了。當這種事情發生後,只能無奈接受現實。

而這種意外和不確定,不管是大還是小,纔算上“黑天鵝”事件。

2、事件的影響是巨大的

不是隨隨便便一件稀奇事都可以叫“黑天鵝”事件。

比如你走在回家的路上,撿到了10塊錢,這的確是意外的,但卻不能稱之爲“黑天鵝”事件。因爲,它太小了,小到不會對任何人產生影響。

塔勒布認爲,只有那些影響巨大、影響的人數衆多,甚至能改變歷史的事件才叫“黑天鵝”事件。就好比“日本大海嘯”、洪災、雪災等。

當然,從職場的角度來說,公司的突然倒閉或者某個行業的突然變故其實也可以勉強稱之爲“黑天鵝”。因爲它們同樣會產生不小的影響,而且會影響到不少的人。

3、事件發生後,是可以合理解釋的

“黑天鵝”事件在一開始是無法預測的,但事後分析的話,就會發現它的發生其實是在情理之中,是可以合理解釋的。

再拿2008年次貸危機來說,當事情發生後,當塵埃落定,很多經濟學家都對其進行了拆解分析,抽絲剝繭後很容易就找出了次貸危機發生的真正的原因,比如投資銀行的過度投機和高槓杆,比如過於寬鬆的監管機制,比如信用評級機構爲追逐利益而導致信用氾濫以至體系崩潰等。到這個時候,別說是那些專業的學者專家了,就連一些普通的投行人士都能說出個先說的“一二三”來。

職場中也是一樣。當你做得好好的,公司卻突然倒閉了,你除了接受失業的現實之外,別無它法。但是,數月之後,你再去收集信息,你或許就能發現真正的問題所在,可能是大環境使然,又或者是公司各種鏈條上的小問題持續發酵導致。

02、黑天鵝爲何無法避免?

既然“黑天鵝”事件發生後,我們可以解釋,那麼,爲什麼我們無法事前預料或者防備而只能任其發生呢?

在《黑天鵝》一書中,塔勒布給出了答案,他認爲之所以我們無法先知先覺,主要是因爲我們的思維在作祟,會被以下3重迷霧所遮掩。

1、假想的理解

假想的理解,說白了就是你以爲你知道,但其實你並不知道。

最直白的例子就是近幾年的那些非法集資的騙局。那些騙子打着理財的旗號,許給韭菜們一個美好的未來,用高收益來鼓動人們投資各種產品或者虛擬貨幣。

對於受騙者來說,他們不可能立刻信任對方,都會去儘可能瞭解更多的信息,直到他們認爲自己知道了、理解了。但真相是,他們只是以爲自己知道了,被自己假想的理解所騙,於是最終陷入了“黑天鵝”事件,虧得血本無歸。

2、總結的偏差

所謂總結的偏差,是指我們經常根據以前的信息或者結果來進行總結,從而得出某種規律。但是,這樣得到的規律,很可能不是唯一正確的答案,並不具有普適性。一旦大環境變了或者某個決定因素出了意外,這個規律就完全沒用了。

職場中,很多人對公司的認知就是這樣,完全靠着過往的經驗和結論來判斷公司和職業未來的發展,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會慘不忍睹。

就比如諾基亞!

“我們並沒有做錯什麼,但不知道爲什麼,我們輸了!”

當諾基亞被微軟收購時,諾基亞CEO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不知讓多少人爲之黯然神傷。

在此之前,諾基亞的業務甚至還在持續發展中,按照既往的經驗來說,他們不太可能會輸。可惜的是,大環境變了,安卓系統聲名鵲起,很多公司都與谷歌牽手,升級系統後對諾基亞進行了降維打擊,直接將其擊潰。

最終,諾基亞輸了,沒有輸給三星,沒有輸給HTC,但卻輸給了谷歌,一個做系統開發的公司。

3、過分看重已知信息的價值

我們的一生中,不管是判斷未來的某個事情,還是解決當下的問題,都是靠着已知信息來進行決策。但是,我們經常會過分看重已知信息的價值,從而導致會忽略一些新的信息和元素,以至於作出錯誤的判斷。

就比如最近沸沸揚揚的張一山版《鹿鼎記》,開播時,觀衆們毫不猶豫地祭出了手裏的一星評價,直言“毀原著”,導致的結果是該劇評分一度跌至2.5的低分,被全網羣嘲爲“猴戲”。

這種現象很好解釋,因爲張一山的確演得很誇張,像個“猴兒”!

但是,張一山對此也進行了解釋,說該劇的受衆羣體主要是小朋友,所以故意用這種偏向於“卡通風”的方式來演繹,表現得誇張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沒過幾天,這版新的《鹿鼎記》就迎來了口碑逆襲,並且呈現出好評如潮的趨勢,收視穩居第一,成了一個爆款熱播劇,網友的評論更是大型的“真香”現場。

這,就是已知信息對我們的影響!在新的事物出現之前,我們習慣性地過分看重已知信息的價值,排斥新的元素和因素,以至於經常會作出錯誤的判斷。

03、如何擁抱“黑天鵝”?

“黑天鵝”是好,還是壞?

凡事都有兩面性,“黑天鵝”也是如此。

既然“黑天鵝”事件無法避免,那麼我們只能防範壞的“黑天鵝”,擁抱好的“黑天鵝”。

要做到這一點,我們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從以下2個方面做到未雨綢繆。

1、設置好自己的“啞鈴策略”

在《黑天鵝》一書中,作者塔勒布關於“黑天鵝”事件給出了一個非常好的建議,那就是“啞鈴型投資”。

意思就是說,投資就像一個啞鈴,左邊是穩賺不賠但賺得少的方案,右邊是極端冒險、可能賺得多但也可能賠光的方案。這樣一來,右邊的方案若是賺了,我們就可以一飛沖天;而若是賠了,我們至少可以靠左邊維穩,不至於出現太大的問題。

職場中也是一樣,我們同樣要設置好自己的“啞鈴策略”。不管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有一個可以維穩的方案,以確保不會後院起火,這樣纔不會有後顧之憂。做好這一步,我們就不用太過畏首畏尾。當有機會來臨時,我們可以偶爾採取一些激進的策略或者方案,大膽擁抱可能的“黑天鵝”事件,衝擊人生更大的可能。

2、穩固核心競爭力,打造第二技能

所謂核心競爭力,就是指你獨一無二的、不可代替的能力。

職場中,只有我們具備足夠的核心競爭力,我們才能保證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也就是說,想要避免被“黑天鵝”事件所衝擊,我們一定要首先提升和穩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確保自己不會隨便被人代替,降低被淘汰的風險。

不過,僅僅如此還不夠,因爲誰也不知道大環境會不會突然變化,你的核心能力會不會某一天突然變得沒那麼有價值,到時,就算你依然可以堅挺立於職場之中,或許也沒法站得那麼穩了。

爲了預防這種情況的出現,我們就要致力於打造自己的第二技能或者發展一個可行性副業,這樣一來,就算是遇到再糟糕的“黑天鵝”事件,我們也可以有路可退。

結語:

“黑天鵝”,避無可避,總會出現。

既然無法擺脫,我們只能提前做好準備,未雨綢繆,以備不時之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