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想自律就越焦慮

我們爲什麼會焦慮?

1.急於求成

在決定練字後,認認真真練了一個月,最後發現還是沒有明顯的進步,就停筆不練;

寫文章的時候,每次寫了開頭後覺得寫得不好,就不寫了。於是寫了一個月也沒寫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2.想得多做得少

我想寫一篇高質量的影評、書評,想做一個有內涵的人,想博覽羣書。

想法很多,卻沒有切實可行的計劃,晚上下班回去,準備看一個小時手機就去看書,練筆。可是等準備放下手機時,才發現已經十點了。

日復一日,在玩的同時,內心也越來越自責。

3.沒有規劃,盲目努力

《禮記·中庸》裏說道:"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

在做一件事之前,要制定好計劃,明確做這件事的目的,過程與方法,最終要達到什麼樣的程度。

切忌想一出是一出,盲目努力。


如何擺脫焦慮

1.不要陷入自律的怪圈

自律不是目標,而是一個過程。規律的生活,在某種層次上來說,是一種重複。

我們是要通過規律的作息,來完成每天的任務。就算某天的任務沒完成,也不要自責,把當天的任務分幾部分,在之後的三天內完成。

2.有明確的目標和規劃

三年內工作規劃,一年後要成爲什麼樣的人,要有多少存款。

有了目標纔有努力的方向。碌碌無爲的感覺,最讓人無能爲力。

3.堅持覆盤

每週,每月,留下一天的時間來複盤。這一段時間都做了什麼,有沒有達到預期目標。還有哪些做的不好的地方。

然後規劃下一階段的任務,明確具體的改進方法。


我爲什麼會想自律

看着一個個三年過去,我還是當初的那個自己。總是在後悔,爲什麼當初焦慮的時候,自己不能沉下心,做出改變。

我還記得在大四實習的那一年,下班從公司出來,坐在七點的公交車上時,我在網易雲動態裏寫道:本就沒有棱角,又何苦埋怨這生活。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大到讓你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可我們還是要生活。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完這一生,我們就不比誰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