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努力還遠遠不夠

      一直以爲自己還算是人羣中比較努力的,併爲此還曾沾沾自喜 ,認爲自己沒有虛度人生。今天看到朋友圈裏別人發的東西,突然覺得很慚愧。原來你以爲的有時還真的僅僅是你以爲而已。間歇性地努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導致你離自己的目標還很遙遠。行動力不夠,很多想法止步於想,沒有去做。

      總是在心裏告訴自己,我明天就去做,或者後天……一旦抱有這種想法的時候,實際上也許明年都不會着手去做。而你心裏還在自欺欺人:總有那麼一天,我會……我想……應該……可能……會吧。

      明顯地底氣不足。

      今天中午在辦公室,原本想像以前那樣,利用中午時間不午休可以做一些事,後來看了一篇文章,覺得中午適當午休一下可以保證下午精力旺盛,從而提高做事效率。果然那午休的四十來分鐘使我下午精神狀態比較好,回到家,翻開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那本大部頭的書——《霍亂時期的愛情》,看了大約幾十頁的內容。

      作家以一貫以之的語調敘述那些紛繁複雜甚至瑣碎的人物生活內容,就像打開後院,讀者即是鄰居,無需步入內庭也可以清晰地目睹人物的生老病死。那對老年夫妻之間的沉悶生活,無聊得像一部黑白片,令人昏然欲睡,根本提不起精神去一探究竟,他們相依爲命,相互折磨,又何以難分難捨。根本不是讀者想要去探究的,但是任何故事都放在一個歷史背景之下去看,此中生意如同開頭的苦杏般的愛情般令人慾罷不能,馬爾克斯娓娓道來,總有一股力量要牽着讀者走到最後。從讀他的《百年孤獨》,我就知道,即便沒有“草灰蛇線”般的線索,讀者還是會走下去,邊讀又時常會覺得實在讀不下去。(那些地域性很強的歷史,如果不是歷史學家,或專門研究的人,恐怕味同嚼蠟,一上來直接跳過。)  但是有一些細膩的敘述,又讓你覺得這的確是一本傑作。

      所以說一本大部頭的傑作和庸作之間,有共性和不同性。共性是都成了作品,爲完成狀態。不同點在於,大部頭真的很大,比如這本《霍亂時期的愛情》,很厚很厚,有很多歷史元素,寫人物真實,於細水長流中可以看到其中的“鵝卵石”——總有一些打動人的地方。

      開頭,苦杏味,死亡,下棋,爭吵……今天所看還不多。明天繼續。

      最好能早起。佈置一下工作上的事, 再抽點時間看馬爾克斯。雖然冬天很冷,但是在寂靜中閱讀也頗有一番滋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