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腳下,弘毅樂學!


弘毅樂學書院的每一個週末的“雲例會”,都按期舉行。自五月初書院建立到昨天,已經有將近三十次例會了。

真心感恩這個時代,感恩發明高科技手段的人,讓遠在天邊的我與祖國的志同道合的良師益友、還有北美的女兒——可以近在眼前的線上親切交流。

不過,每一次會議前,自己的心都會有一些異樣感,甚至是心潮起伏,糾結於自己思路可能不夠清晰,也擔心自己的情緒或許不能於理性思維,所以,昨天傍晚,如同之前的大多數情況一般,提前一個小時,走到附近的大河邊,讓心靜下來,看着彼岸的落日,聽着流淌的波濤,思忖着心內心外之事……

在別人的眼裏和口中,這個書院也許是一個不足掛齒的、小得不能再小的“小項目”,可我還是覺得她象一座山壓在自己心上;雖然才半年多,但不論線上、還是線下,從無到有,從有到大,其成長速度和規模都超過了初期的預判和期望,我在問自己:是不是應該踩一腳剎車了?

誠然,真心地感謝身邊的良師益友們,他們言行一致,儘自己所能,全力的支持和聲援;她們傾心投入、付出和創造,近兩百多天,日拱一卒,日日精進!

作爲策劃者和參與者之一,我面對着線下活動之如火如荼的熱鬧和旁人對於線上讀經典的潮水般的嘉評,於心裏依然是十五個水桶——七上八下,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古代傳說中的著名文化人,有的在此年紀早就掛了,即使是活着的也自稱“老人家”了。比如,曹操寫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時,也已經功成名就,魏武揮鞭、北方稱雄,實際上也就是一個甲子的年華上下;相比之下,吾輩乃末生草芥,已經“耳順”之年,雖並無甚大建樹,但倘若還把名、利等身外之物依然作爲人生主要目標選項的話,那真是可悲可嘆,白在人生走一遭了。

本來,退休生活可以安享晚年,悠哉遊哉,但還是與同道們一起,張羅讀書沙龍、建立網上書院、組織線下游學,究竟是爲了啥?

這個問題,被別人問過多次,之前沒有正式地回答和系統地解釋過,然而,在心底不是沒有明確答案,只不過被問來問去,原初的答案好像顯得拿不出手、說不出口了,只得逼迫自己於深層次反覆拷問自己,爲什麼要做這個事?

於幾十年職場生涯(full time全職)之同時,堅持讀書和教書(part time兼職),獲得了真實、充實和快樂,因此,我願意把同樣努力工作、並愛好讀書教書的職場人士和同道們,拉到一起,聚攏起來,增進彼此交流和分享的頻率,加強互相點撥和增益的力度。

古人云:“吾生也有涯,學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這句話對於目前大多數讀書人而言,雖然依然重要,但好像已經不太緊要了,因爲,“以有涯待無涯”的讀書研究和追索究竟的人生價值樣式,似乎已經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了。

然而,正如常言所謂——按下葫蘆起了瓢。現實的問題已經演變成另一個偏離,若把“殆矣”的帽子——冠之以當下的另一種失衡和偏頗的現象與誤區,則比較實事求是,即是對於讀書學習的有限內涵已經遠遠應付不了現實生活之外延的挑戰了!

怎麼辦,路在何方?

若簡單直白地回答,無非是一個老掉牙了的答案:路在腳下!可是,說者易,做着難,雖然人人生活中都有知與行、行與知的不斷交替的相似內容和模式,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知行合一的呢?所以,行路難,知道難,兩個難再合一處,可謂難上加難。

佛教文化的經典中,揭示了娑婆世界的兩個本質性特點,其一是苦,其二是無常。這個話頭,至少是告誡衆生,生活本身是不盡人意的,是具有不確定性的。不過現實世界雖然是這樣骨感,人類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無論古今中外,還是流傳下來了一部又一部的經典,那是指向人生豐滿之路的錦囊妙計之集合;而且,更給衆生矗立了一個又一個的榜樣——即便是孟夫子所說的那樣——“五百年纔出現一個聖人”,也畢竟是有聖人曾經蒞臨人間。

儘管位居“五經”之首的【易經】,都被孔夫子評價爲“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以爲典要”,意思是說萬事萬物變化無常,沒有恆定的模式,陽剛與陰柔交替變化,不可以因經典而固化人的思維,而是要適應其變化;但我覺得恰恰於此處,體驗和尋找到了以【易經】爲代表的儒釋道經典內中所具備的指引價值的、可確定性的答案,所以,假如人生有一條成功的捷徑可以選擇的話,一邊趕路前行、一邊讀書思考——就像一位偉人揭示的那樣——從實踐到理論再返回實踐中驗證理論、並用正確理論指導實踐,這或許正是一條被無數人和事已經證明了的、可行的路徑。

從幾十年職場的體驗中,也許象書上說的那樣——人生就是一場不得不去面對的考驗,而且要求每一個人給出何去何從的答案,沒有人可以逃避這個問題,即使放棄選擇,也是主觀選擇的一種答案;換言之,人生就是迎接一個又一個持續不斷的挑戰。

作爲一個生命個體,我們離開了原生家庭,離開了父母家人的支持,離開了學校老師的指點,冒冒失失地撞進了成年人的社會,而後獨闖天涯,歷經坎坷,以致身心疲憊,迷離彷徨,甚至產生沮喪感絕望;當熬過青蔥歲月的第一個坎坷,邁過了所謂心理“斷乳期”的門檻,而後的幾年、十幾年、幾十年,從底層逐級攀緣,或許始終未及事業成功的天花板,或許是僥倖鯉魚跳了龍門,當每個過來人於閒暇之餘,歷數身上和心靈留下的傷痕,大多數人恐怕做不到在走向人生終點之前——徹底擺脫心底的迷茫。

也曾自己質疑自己——想這麼多幹嘛,有多少人會在意這些東西,這不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嗎?

讓屬於自己的生命得到快樂和幸福,而且持續不斷,終其一生,還要延續子孫,這是每一個人生來就有的願望,只不過可能會被幹擾、被壓抑,但這個願望是不應該泯滅的。

我是追求心靈愉悅感的人,而且也認爲通過讀經典能夠與聖賢對話,通過主動接觸良師益友亦可以增加內心的力量,所以,我願意堅守自己的信念,也願意幫助他人,自己的收穫分享給別人。我是幸運的,遇到了一羣與自己志趣相投的同道,於是,弘毅樂學書院就這樣從無到有——從線下到線上,又回到線下,在書院裏衆兄弟姐妹的共同努力下,平平穩穩地走過了大半年了。

做成、做好一個事情——尤其是爲別人的精神生活質量和方向擔責任的事情——哪裏會一帆風順,豈能有半點兒疏忽和差錯?

離腳下的沙灘不遠處,河中矗立着幾塊外貌粗糙、堅硬和樸素的礁石,時隱時現,潮汐大小決定了它們的出鏡率,但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大河轟鳴着、奔流到海不回頭,而這幾塊黑黢黢的石頭卻一直靜默堅守、紋絲不離崗位!

每每看到這樣一個情景,總是很感慨!世間有亮有暗,有動有靜,各居其位,各守其則,也許道法自然是不是就應該這樣解讀——

道,原本就是這麼自自然然的,自具規律性的和順其自然的,並非矯揉造作和勉爲其難的!

每到這個情境,在腦海裏總能迴響起一位偉大的思想者和改革家說過的一句話:“摸着石頭過河”。

好吧,即使濤聲依舊,總有風浪,但路在前方,路在腳下,讓我們孤膽且並肩,勇敢而鎮靜地攜手前行吧——直到彼岸!

師大鐵陀寫於西澳2020.11.29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