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人的讀書觀

     

    等到上小學能看課外書的時候,我便迷上了很多讀課外書,不過那時候的確沒有什麼適合我看的課外書。但是家裏有很多書迷,父親是50年代的高小畢業,雖然沒有上初中,但是在村裏也算個小秀才,他特別喜歡看評書,那時候主要是《楊家將》、《呼楊和兵》、《小五虎徵西》、《鎖五龍》、《明英烈》等等,大哥姐姐也是書迷,他們看的當時流行的小說,或者《大衆電影》《故事會》等雜誌。

      在父親心目中,學生就要好好學習,看這些書會耽誤學習的。可實際上,那時候的小學,除了課本,頂多老師佈置點作業,沒什麼輔導材料,也就沒有什麼課業負擔,所以課外書就是我最重要的愛好了。沒有書看,我就偷着看父親看的書。而父親爲了不讓我看到他看的書,他看完之後放在席子底下、放在枕頭底下等等找不到的地方。但是當他出去上地幹活的時候,回家做完作業的我就把它們翻出來,津津有味的看。看的時候又怕父親突然發現,就在房間的裏間裏邊,在光線很暗的地方,偷偷的看,有時候上面放着作業本。而這個裏間光線是很暗的,那還是舊式的窗櫺,窗櫺外邊用塑料紙或報紙蒙着。這樣的情況,裏邊可想而知了。長期在這樣的地方入迷的看書,我的眼睛從小學四年級就近視了。說真的,小學就那點東西,還是很容易學的,根本不用怎麼努力,我雖然不算學霸,但是的確沒有什麼用心,學習成績還是不錯的。

      農忙可以幫父母幹農活,如果不是農忙的時候,那麼看書成了我最愛做的事了。看這些書並沒有怎麼影響我升學,一路走來,小學讀評書,初中讀武俠,曾經爲了和同學搶一本金庸的武俠小說滿校園裏跑。高三了,寒假裏補課,還不忘把書放在桌洞偷看,那是一套《平凡的世界》。

     

    有了這樣的經歷,在我對待自己孩子讀書的問題上,就開明多了。在我有了兒子之後,到了可以看書的齡,我便買了很多課外書給他看,從幼兒園看《幼兒畫報》,到後來的《皮皮魯》系列,《湯姆索亞歷險記》、《昆蟲記》、高爾基自傳三部曲等等等等。他在完成作業之後,我便和他一起看、給他講,晚上也總是被纏着講幾個故事後肯睡覺。後來大一點了,他自己看,經常和我一起逛書店,遇到喜歡的便讓我給買下。讀書這習慣就是孩子那時候形成的。

    再大一點,他要讀金庸的武俠小說,我乾脆買了一整套30多本。但是給他提了個條件,只有在他做完作業之後才能看。

   

    就這樣,他的小學初中,沒少看課外書,有時候回老家也帶着書看,父親見了十分不解,雖然嘮叨,畢竟管不了了。等到高中了,需要看高端一點的書了。在高二的時候給買了一套《平凡的世界》讓他讀。這個年齡,讀這本書應該對他三觀的形成有所幫助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