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難道僅僅就是爲了滿足一己之私慾?】* 雜談

在這個人性大幅度覺醒和解放的幾乎無所不能的時代,人們生存的空間空前廣闊,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姿多彩,對個人預期的選擇和獲取可能性日益增強,生活品質大幅度躍遷,可爲什麼幸福度反而每況愈下了呢?不僅僅是“幸福度”,其它諸如人們的倫理道德意識和精神世界的純潔度豐盈度以及人的信念、信仰和審美品位等等程度不同的都處於危機、下滑和墮落狀態,更不用說生存的安全感以及追求更高級的層級和境界了。

人們的務實意識和消費享受心態及其衍生的貪婪欲求反倒是越來越扭曲膨脹了。

試問,難道我們來之不易的生活僅僅不過是爲了最大限度地滿足膚淺的一己之私嗎?或者妄想躲藏在自以爲是的幻想迷夢之中樂不思蜀,或者說無非是醉生夢死?或者說最低限度也是陶醉於“喫喝拉撒睡”或“坐喫等死”嗎?如果不是,那到底還是爲了什麼呢?或者說,縱然是有幸獲得了什麼,到最後,還能剩下些什麼呢?

而現實生活是複雜多樣的。所以,總是會有人執迷於一己認知,固執己見,“有什麼呢?很多人認定,還不是‘人生一世,草生一秋’麼,及時行樂纔是頂重要的”。

哦,我這麼提出問題,可能顯得相當的淺顯、稚嫩和狹隘。其實不然。因爲,這可能是切入問題的重要截面或最佳路徑。

表面上看來,我們的生活就是生而爲了能夠實實在在且很好地活着,儘可能地攫取、佔據和揮霍物質性利好。看上去這的確是人類生活的“基石”,不可以輕易抽而去之。可能有人會說了,“活都不能活着,還能以妄談其餘?芸芸衆生,尤其是我們人,不過白駒過隙”。

是的;然而,無論如何,我們的生活也絕不可能僅僅停留或侷限於此(喫喝拉撒玩樂睡什麼的,或者說是如馬斯洛所謂的最低層次的生活需求?)吧。也就是說,我們是人,總是有無限的好奇心和慾壑難填的貪圖,或者說是有其它高遠和高貴的夢想,所以,總是要在獲取基本需求的基礎上千方百計地拓展擴大我們的生存空間尤其是生活內容的深度、廣度和優質度。而且還要不斷地淘汰、清除和摒棄舊有的生活習性和方式。

然而,無情的殘酷現實顯示,沒有誰會長期和持續地“關注”(關愛、關懷之類的)誰或者被誰長期持續地“關注”(關愛、關懷之類的);無論誰自以爲是多麼多麼的優秀;或者說原本的確就是非常非常的優秀。人海洶湧的浪潮澎湃喧囂,奔騰而去,勢不可擋。

試問,誰能夠有那麼強大的生命力不會被隨時隨地地捲走和吞噬呢?哪怕其真的是“天之驕子”或者“人中龍鳳”,或者說是“人類金字塔頂上的各類精英”。即使是俊男美女,也必然不可逃脫年老色衰、臃腫變形,疾病纏身和腐敗毀滅之結局的。那些企圖青春永駐長生不老的夢想其實不過是神話傳說裏的笑話而已。

即令如此,我們也總是不甘被命運之手或別人任意宰割、屠戮和毀滅,眼巴巴絕望地看着誰誰墮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啊,總是要作千方百計的抵抗的。

怎麼辦?“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唯有依憑個人或羣體的力量,去頑強拼搏,就如同貝多芬所說的那樣,“扼住命運的喉嚨”?而問題在於,我們絕大多數的人並不是如貝多芬或尼采等等那樣意志堅韌心性強大的人,而是資質平庸的大衆。

怎麼辦?難道我們就只能甘居平庸,樂天安命,或者甘當命運之神的奴隸或者階下囚不成?不成。

怎麼辦?沒有退路,只能繼續跋涉趲行,儘可能地充實我們的內生動力,拓展我們的生存空間,提升我們的生活品位,創造屬於人類的高尚事業。

而且,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怎麼樣去克服自身的劣質和短板,清除心靈淤積的殘渣餘孽,冶煉我們的意志和品性,問題還在於採取什麼樣的人生信念,採取什麼樣的生活態度,確立什麼樣的人生目標,選擇什麼樣的人生之路,儘可能頑強地與各類邪惡力量作殊死的搏鬥,儘可能地趨吉避凶,規避人生之路上的藩籬、陷阱和斷崖,儘可能地掌控自己的命運之舵,儘可能地駛向人生的終極彼岸,而不是僅僅閾於狹隘的一己之私的“藩籬之內”,無可奈何地打發窩窩囊囊一文不名的草莽一生。                                                                        古藍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