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樊登讀書《內在動機》20201129

週日早上,陰涼天氣,一邊跑步一邊聽書,是很喜歡的狀態。慢慢跑,靜心聽。聽的也正好是我所喜歡的心理類書籍。能聽懂,能入心。

《內在動機:自主掌控人生的力量》。對人生的掌控,力量的提升,單靠看或聽一本兩本書,自然是不夠的。但,一本好書,對力量的提升,也還是有用處的。只是最後最終,需要歸結到行動上。

聽書,聽樊登講書,也是讓我知曉,原來那麼多人,都處於那樣的矛盾糾結自我懷疑沒有價值沒有意義的灰暗之中,就像看李笑來的《把時間當做朋友》時候的那句“你並不孤獨”。真是讓人想笑又想哭。但,那種重擔重壓的感覺,終究是消散不少。

不孤獨。有同伴。

內在動機。

疏離與沉浸。

疏離與沉浸。這一對詞特別打動我。我經常有疏離的感覺,感覺自己不屬於,不屬於這裏,不屬於任何一處。沒有歸屬感,沒有安全感,有時甚至包括家鄉,都沒有這些感覺。有時又有沉浸的感覺,在閱讀的時候,在觀影的時候,尤其是小時候的閱讀經歷,真是全身心的沉浸,從沉浸中出來的時候,有恍如隔世之感。對閱讀和觀影的沉浸,也是一種想要生活在別處的嚮往吧。

疏離與沉浸。

外在動機與內在動機。

虛假自我與真實自我。

自主。勝任。聯結。

選擇的權力。自由選擇的權力。

接納自己。愛自己。


摘錄樊登文字講稿:

所以,所有改變的起點在哪兒呢?在於接納你自己。這一點很重要。

我們講過很多本書,我還做過《我有一個問題》回答大家很多提問。很多人的問題都是:我爲什麼改不了?我總是這樣,但是我改不了。

我的回答總是說:別老批評自己,越批評自己越改不了。因爲你的自尊水平在不斷地下降。你已經耗費了大量的力氣在批評自己這件事上,所以,你就沒有力氣去改變了。

你要真的想改變,第一步,接納。雖然我是一個有缺點的人,雖然我是一個犯過錯的人,雖然我是一個曾經傷害過別人的人,但是我依然愛自己,我願意接納自己,我可以做得更好。

你看,當你接納了自己以後,你才能夠產生自主的情緒,才能夠有自我的選擇。有了自我的選擇,才能夠把事一步一步地做好,所以,這裏邊說改變的起點,是接納自己。

最後,我們說,追求自主的意義是什麼?

首先我們知道,這個社會上大多人都在追求個人目標的自由。

什麼叫個人目標的自由?我要追求財富自由,我要追求買房自由,我要追求買公司自由,各種各樣的個人目標的自由,無窮無盡。甚至你有幾千億,幾萬億的人,還老覺得自己的錢不夠花,還需要更多的錢。這種個人目標的自由,導致我們放棄了大部分的個人自由。

這話聽起來像繞口令一樣——因爲你需要追求很多個人目標,所以導致你放棄了很多個人自由。你去做了很多你不願意做的事情,

而真正的自由是什麼?最後這一篇就跟我們在討論,什麼是真正的自由。我覺得,這個話題很值得我們認真地研究一下。

作者說:“自由意味着真正的自主。它意味着以一種不受內攝、僵化的內部體系、使人麻痹的自我批評,以及否認限制的力量的約束而行事。自由意味着有自主的意願,意味着人們在行動中被真正的自我所掌控。”這就是他對於自由的定義。

社會環境的確會造成很多約束,會影響人們個人自由的這種程度。但是,它不能夠決定自由的程度,就是社會環境只能夠影響我們的自由度,但是它不能夠決定我們的自由度。

怎麼樣能夠評判一個人是不是自由?你看,“假如某個人進入某一情境並立即開始指揮周圍的人,那他就不是自主的。”

“因爲真正的自主與聯結相伴相隨,還涉及尊重他人。那些一開始就對身邊的人發號施令的人們,無疑是感受到了來自內部或外部的壓力,從而試圖控制他人,這只是壓力的一種表現。如果一個人是自主的,他會首先接納環境,然後立即嘗試改變它。”

所以,作者說,真正自由的人是不會一到一個地方就馬上指手畫腳去“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的。他應該首先是觀察,然後接納,融入。接着,大家相互保持尊重,一起來解決問題,而不是想用控制的方法。

極大的控制慾,代表着極強的不安全感。他沒有找到自主的感覺。自主的感覺是發自內心的。

這本書的每一篇真的值得大家好好讀一讀。雖然這麼薄,但是這是心理學上的經典書。

最後,因爲我知道你們聽完這本書,會覺得挺難的。這個道理我現在聽懂了,覺得自主真的很重要,讓孩子自主也很重要,但是我還是想控制,我覺得很難。這種話說多了,對自己沒有任何幫助。

所以,作者在最後說:“與此同時,人的弱點是顯而易見的,並且能從本質上限制人的自由,存在主義的立場給我們每個人都帶來了重大挑戰。它告訴我們,我們確實要對自己負責,它要求我們接受這一責任,而不是屈服於混亂和控制的力量。

作者能夠理解大家的不容易,能夠理解人性的弱點,能夠理解我們特別容易去控制,特別想要去控制別人。但是,你得相信,雖然外部的世界有這麼多的混亂和控制,但是我們自己必須得承擔起我們的責任。我們得自己做出自主的選擇,得重新理解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和方法,才能夠改變我們自己,進而影響我們的孩子,影響我們周圍身邊的人。

希望這本書能夠提醒大家,內部動機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夠生活在心流之中。你每天至少得有那麼幾次處在心流的感受當中,能夠感受到自己沉浸地和周圍的生活融合在一起,而不是疏離地、痛苦地生活。

這本書裏有幾個詞,我希望大家能夠記住:內攝是不好的,自我捲入是不好的,疏離是不好的。那什麼是好的呢?整合是好的,真實是好的,自主是好的。希望大家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