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6《鋼琴的重量》【美國】克麗絲·坎德

前言:在多抓魚上淘書偶然發現的這本書,看着豆瓣評分8.2分還挺高,自己又計劃下學期學鋼琴,就淘了這本書進行拜讀。


正文:這本書主要圍繞卡佳和克拉拉兩個女性的故事展開,鋼琴的重量背後,是沉甸甸的人生故事。從列寧格勒的逃離,對猶太種族的歧視,從奧地利、意大利到美利堅共和國,卡佳帶着她的鋼琴沉浮人生,走進婚姻又重新遇到愛情,最終選擇殉情。這背後除了她本人的故事,也有文化的衝突和割捨不去的血緣之情。而克拉拉,原本和卡佳毫無關聯的一個女孩,卻因爲父親是卡佳的情人,然後父母爭議離婚從而導致葬身火災,只留下了這臺鋼琴給她。這臺鋼琴對克拉拉的意義更加沉重,不同於卡佳將這臺鋼琴視如生命,這臺笨重的鋼琴對幾乎不會彈琴的克拉拉來說簡直是個沉重的負擔,但卻是父親留給她唯一的禮物。她時常想捨棄卻無法推開,就像這該死的命運一樣,她害怕失去卻又無法逃離,也無法說服自己。她的命運和格里沙也是如此相似,格里沙,卡佳的兒子,他當然想不到會在機緣巧合後重新找到這臺鋼琴,他對這臺鋼琴同樣是愛得無力又沉重。最終他們把它推下了懸崖,鋼琴化爲一堆散落的骨架,而將不再束縛人生。這是一個看似有些悲傷的故事,但在鋼琴落下懸崖的那一刻,雖然感覺有些遺憾去也跟着主人公似乎擺脫了那沉重的命運而同樣感到解脫。

作者筆下的《鋼琴的重量》中的鋼琴指的是博蘭斯勒鋼琴,所謂的重量指的是這架鋼琴是卡佳的希望,是克拉拉懷念父親的寄託,是格萊戈對母愛的羈絆。這份重量是體現在圍繞鋼琴所發生的一系列故事中。一架博蘭斯勒鋼琴,是三個人交織的人生。

於卡佳而言,博蘭斯勒是童年的回憶、音樂的啓蒙,是她和故鄉和父母唯一的聯繫,是希望,是信仰,是她血肉的一部分。失去博蘭斯勒的14年裏,她如行屍走肉般活着,博蘭斯勒回來了,她才重新獲得生活的勇氣,並且開始了一段新的愛情。我想,如果她知道那場大火併沒有燒燬它的鋼琴,她或許不會選擇自盡,博蘭斯勒能給她希望和勇氣,去面對遍地荊棘的人生。

於克拉拉而言,博蘭斯勒是父親留給她的禮物,是她和已逝父母唯一的羈絆,是她逃脫孤單生活的寄託。14年裏,她不知不覺把博蘭斯勒當成等同於父親般的存在。她不會彈琴,但到哪都帶着它,並在每次搬運後都會找人來調音。遇見格萊戈後,她終於意識到博蘭斯勒對她而言,既是牽絆,也是束縛,她把博蘭斯勒推下懸崖的那一刻,她終於放下了對過去的執念,擁抱新生。

于格萊戈而言,博蘭斯勒是對母親的回憶,是他對母親深切的愛。爲了保護母親,他被父親打斷了腿,餘生只能跛腳行走,而母親卻在一年後自殺了,這成爲他心中難以抹平的傷痛。幸好,在他32歲的那年,遇見了克拉拉,他們會一起放下過去,走向新的人生。

鋼琴本身的重量是實實在在的重量,它也承載了三個人幾十年來沉重的感情和寄託,在它被推下懸崖的那一刻,一切的生離死別、愛恨情仇都慢慢消散,幸好,克拉拉和格萊戈沒有繼續上一輩的悲劇,而選擇放下過去,擁抱新的未來。小說中描寫了多場感情戲。越長大越發現,感情是複雜的,沒辦法用單一的規則去鑑定。小說結局,是選擇放手,丟掉曾經的過往,執念也好,脆弱的寄託也罷,最重要是找到自己所想要的,不要迷失自己。

我們的行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我們過往的傷痛,童年時候由於內心世界和內在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建構起來,那些傷痕就會像刺一樣深深紮根。長大後,在和內心的對抗中,想要尋找到自我和解的出路,如果那些傷痕能夠釋放,我們才能更好的生活。

讀完了才明白腰封上那句話的含義:獻給所有渴望以音樂愉悅靈魂的人。我一直相信,音樂是有力量的。當我低落充滿負能量的時候,那些陽光的歌詞、有力的旋律或許就能鼓舞我;當我失眠或是爲論文焦頭爛額的時候,純音或許能讓我浮躁的心平靜下來;犯困卻又不能睡的時候,是慷慨激昂的音樂出場的時候了。

生命中有很多不能承受之重,不要勉強,你也許不一定要揹負它們,放下它們,也是放過自己。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次得到與失去,有些失去無足輕重,而有些失去卻讓我們難以釋懷。面對失去,我們能做的只有接受和釋然,願我們都有放下的能力和勇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