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秋,長江之歌(33):天下第二泉

長篇散文遊記·連載


10月11日(3):江蘇無錫·錫惠公園

        下午,遊覽錫惠公園。這個也是慕名而去的好地方,因瞎子阿炳的《二泉印月》,而更加名噪海內的“天下第二泉”,就在惠山。公園就在惠山橫路、惠山直路與河惠路相交的夾角內。

        錫惠公園依錫、惠二山而建。惠山九峯蜿蜒,形似游龍;錫山風景秀麗,猶如明珠,故有“游龍戲珠”之稱。早在戰國時期,無錫一帶屬於楚公子春申君黃歇的封地,據傳惠山春申澗就是黃歇當年放馬飲水的地方。


        進古華山門,即爲惠山寺,始建於南北朝,前身爲南朝劉宋年間司徒右長使湛挺的"歷山草堂"。劉宋景平元年,草堂改作僧舍,稱"華山精舍"。梁大同三年,華山精舍改爲慧山寺。在大雄寶殿旁,有兩物頗爲引人注目,一是“聽松石牀”,二是銀杏古樹。


       聽松石牀長約六尺,表面平坦,可偃臥休息,故稱石牀,又名偃人石。石牀前端,刻有唐代著名書法家李陽冰篆書“聽松”二字。唐代詩人皮日休曾有詩《惠山聽松庵》讚道:“千葉蓮花舊有香,半山金剎照方塘。殿前日暮高風起,松子聲聲打石牀。”想想這情境,聽着松濤,望着雲霓,心念無窮,有多迷人!

         銀杏樹乃活化石,稱之爲參天蔽日,不爲其過,且有“不識銀杏真面目,只緣身在此樹下”(注:此句爲本文作者戲說)的意境呢。這株銀杏種植於明洪武年間,距今已有六百餘年,樹高21米,胸徑1.91米,需四人合抱。最奇的是,此銀杏爲雄性之樹,只開花不結果,而樹上附生的一株薜荔卻四季常青,夏日碩果累累。清秦琳有詩讚雲:“大雄殿下綠苔滋,銀杏濃蔭覆石犀。笑指樹頭新結子,青青都在寄生枝。”哈哈,異樹相配,其子當爲“混血兒”吧。


        當深秋如約而至,惠山秋色也是那般嫵媚動人,只是我們來時尚早,不能一飽眼福,只能在圖片中聊以自慰了:


        在惠山寺的左側,我們穿牆越廊而過,便到了載譽天下的“天下第二泉”。二泉,其原名爲惠山泉,相傳是唐朝代宗大曆末年(779)無錫縣令敬澄所鑿。後經唐代茶神陸羽評天下水品二十等,惠山泉被列爲“天下第二泉”。唐朝武宗時,身居相位的李德裕嗜飲二泉水,他要地方官吏通過驛站把二泉水送到長安,供之煮茗。這和揚貴妃要嶺南通過驛站送鮮荔枝到長安,一樣令人憤慨。唐代詩人皮日休曾爲此寫過一首諷刺詩:“丞相常思煮茗時,郡候催發只嫌遲;吳關去國三千里,莫笑楊妃愛荔枝。”後世緊隨,宋徽宗時,此泉水終成爲宮廷貢品。

        二泉經陸羽評定,又有了別名“陸子泉”,泉水甘潤可口。二泉分爲上、中、下三池。上池呈八角形,水色透明,甘冽清甜,其質最好。環顧四望,松高邀雲,附近有明亮寬敞、窗明几淨、建造雅緻的景徽堂、漪瀾堂,有遊客品茗、觀魚,自得其樂。細觀品茗者,無不注目杯口茶水隆起而不溢出之奇觀,這是由於泉水含礦物質較多,表面張力大之故。宋代蘇東坡深通"泉美茶香異"之理,他於熙寧年間,"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他品飲之後,連聲贊妙,並把泉水比作乳水,告訴人們說"乳水君當饗惠泉"。在景徽堂的照壁上,嵌有乾隆皇帝的“御碑”題刻:“惠泉畫麓東,冰洞噴乳糜。江南稱第二,盛名實能副……”漪瀾堂建於宋代,明代邵寶在《惠山雜歌》中如實記錄了當年二泉之盛況:“漪瀾堂下水長流,暮暮朝朝客未休。”

        中池,方形,水質較差。南宋第一位皇帝趙構,在金軍追擊下被迫南逃途經無錫時,仍有雅興"幸"惠山泉品茗。泉旁的二泉亭,就是當年地方官吏爲迎接趙構所建。元代翰林學士、大書法家趙孟頫號稱“松雪道人”,遊歷過許多名山大川,遊覽二泉勝境後讚美不已,專爲惠山泉——在二泉亭內石碑上——書寫(刻)了”天下第二泉"五個大字。

        下池,最大,長方形。泉水由漪瀾堂前的螭口注入方池,潺潺不絕。這螭首,乃古代傳說中一種似龍非龍的動物,由明代場離雕刻於池壁上。下池內養着各色鯉魚,悠然沉浮,活潑可愛。


        泉亭一側,前綴假山的白壁上,刻有桌面大小且字體粗壯的五個大字——“天下第二泉”。此字爲清雍正五年(1727)吏部員外郎王澍所書。


        惠山泉還孕育了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家阿炳,以及他蜚聲海內外的名曲《二泉映月》。阿炳常於靜夜時,摸到泉邊,聽那泉聲,用二胡抒發內心憂憤和人間疾苦,創作了節奏明快鮮明,旋律清越動人的名曲《二泉映月》。


        作詩一首:

             《二泉》

        沸沸揚揚湧清泉,

        品茗天下拜惠山;

        若把月光灑泉池,

        二胡悠悠述江南。


        (待續)



        注:此文(原標題《1983·秋,長江召喚,我們出發……》,爲了標題更具時代背景,也更加含蓄和洗練,故改之)是記敘散文體裁中的遊記,且是沿着時間場景順序,以日記形式和場景變換爲行文結構(進行連載);同時,爲了使內容更加豐富,採取“時空疊加”的方式,加入了同一空間的不同時段的內容。

        本文爲作者斷續歷時11年於1994年底完成,然後壓箱底25年;2019年第一次修改,增強了文中歷史事實、時代特徵、地理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史料性與真實性,儘可能做到顧言而見貌,即字而知時;2020年6~11月第二次修改,對第一次增改再次補進文史地情內容,進一步加強了行遊中從感受到感悟的內心演進,並修辭潤色完善;全稿約8~9萬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