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對話》課後反思

上週六晚上,用了差不多三個小時的時間,和大家分享了《論對話》課程中比較重要的概念“論對話”與“思維假定”。通過課後加倍速看回放,有以下反思:

1.課程準備內容充分,但不夠精細化。準備這個分享課件差不多是一個晚上(連續四個多小時),後期因爲時間不充分,沒有修改完善,因此顯得比較粗糙。

但是準備這節課卻用了很長時間——再次通讀了這本書,反覆閱讀文本與郝老師的批註。閱讀的時,想的最多的是:如何能夠把書上的理論、概念與實踐打通,能夠讓大家在實際生活中找到論對話的本質和思維假定的 “影子”,尤其是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如何借用論對話與思維假定的理論基礎,借力指導教學?用什麼樣的案例能讓大家產生共鳴?用哪種方式能讓老師們理解起來更輕鬆,並能看到本次“對話”的價值與本質?如何讓老師聚焦文本,但能跳出文本與自我對話?

帶着這些思考製作課件,並做“如果我是聽分享的老師,我需要什麼樣的解讀才能深入理解核心概念”這樣的預設,這樣一來,就容易說的多,導致課程兩個小時40分鐘,在某種意義上,效果是會打折扣的。還有一點,因爲時間緣故,最後有關思維假定某些概念,想要舉的例子沒有表達出來,覺得是一個缺憾。

2.課堂展開了對話,但是,對話的單向性很強。

什麼意思呢?在這次課分享之前,我把自己的講稿以公衆號推文的形式發到羣裏,供大家閱讀預習。但是通過我在後臺看到的閱讀量,數字並不樂觀,說明相當一部分老師根本沒有閱讀預習。這樣在課堂上,每當我提出一個問題,有些老師不能聚焦問題本質,反而會被表面現象牽着走。同時,大部分老師都在做表達,很少傾聽他人發言,也許很多人的思維假定是“講師的觀點更準確”,其實也未必。當代信息化時代,“生不必不如師,師不必高於生”是每個人都應有的態度。

因爲發言重複性強,同伴之間相互傾聽少,彼此觀點借鑑不多。這種情況,在某種意義上,屬於學員和講師的單向式對話,在修正學員“前概念”方面,具有思維侷限性與狹隘性。

3.分享中,儘管關注了每個人的發言,但對大家的發言,尤其是異向的發言,直接點撥解釋多,追問較少。這樣的結果就是,大家只能機械記憶或表層理解,不能深度挖掘知識的內涵。出現這種情況,有兩個原因,一是趕時間(像平常趕進度一樣),恐怕準備的內容講不完;二是水平有限,不能向更高更深處引領。

4.聽課率低,課程沒有得到應有的效應。2000多人的羣,參加直播人數最多時只有400多人。中間因爲網絡問題(其實這點我一直很迷惑,網絡滿格,但是卻斷網,不知道爲什麼?),人數降到200多,300多。這樣的聽課率,在一定程度上是影響分享的,心中一種自卑的聲音是剛開始的400多人,可能因爲部分人覺得講的不太理想,就不再聽了。這也說明了需要提升心理素養。內心不夠強大的時候,什麼問題都好像是自己的問題。看回放時,甚至對自己的聲音也不滿意。

反思反饋是一個人培養元認知能力很好的途徑,能夠調控自己以後的行爲,優化認知系統。本來是當天晚上就要做反思的,但是因爲手頭有着學校的事情要做,一直推到今天晚上,直到此刻,完成了反思,才覺得“論對話”這節分享課告了一段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