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在焉”症 你有嗎?

文/英歌h

天冷泡泡腳,邊泡邊看手機。水涼,隨手拎過旁邊的壺加點熱水。

泡前燒開的水,這時沒80度也得有79度,衝着盆沿上的左腳傾瀉而下。怕被王兄笑話,沒敢響。他泡腳時,我再三叮囑他加熱水別燙着。

王兄說他絕不會幹這種蠢事,但他絕想不到,這種蠢事我替他幹了。

死豬纔不怕開水燙,人家是水做的女人,腳面細皮嫩肉的,怎禁得起這一燙?很快火辣辣痛徹皮肉骨髓,痛得涕淚橫飛。好在早有防備,一伸手從冰箱裏取出效果超好的燙傷膏,厚厚抹上兩層。

偏不巧,王兄出來抽菸,正見我狼狽相。在確認無大礙後,自然少不了一通教訓。

在他看來,我腦子是有問題的。以往樁樁件件蠢事,完全不像我這種高學歷高智商的人幹出來的。

比如拿單方精油當眼霜,直接往下眼瞼上抹,拿洗面奶往牙齒上刷,坐車坐過站,或車都開走了,我還坐在站臺等。

比如我隔三岔五上班時電話他:“我早上的藥吃了沒?”

“你藥喫沒喫,我怎麼知道?”

“你去看看我杯子裏的水,還有沒有?有就是忘吃了!”我用最笨的辦法驗證。

王兄對我的批評,我深感委屈。

“只有你老婆蠢嗎?告訴你,女人沒有最蠢,只好更蠢。”然後我就會給他舉出例子,比如我認識的誰誰誰、誰誰誰幹過哪些蠢事。

其實,我心如明鏡,我知道自己得的是什麼病,得這種病的人還不少,輕重緩急而已,而且這種病無醫可治、無藥可醫,因爲這是一種“心”病,“心”病只有心藥醫,自己想治,它就能好;自己不想治,那就越來越嚴重。

我給這種“病”起了個名字,叫“心不在焉”症。

這種病症,由來已久,早在2500多年前,古人就描述了其表現:“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禮記·大學》)

多麼直白的表述,因爲心不在這裏,注意力不集中,所以看了也沒看見,聽了也沒聽到,吃了也不知啥味道。比如王兄批評得多了,我根本沒聽他說什麼;比如飯喫完了,我忘了喫的啥菜,因爲我邊喫邊看手機。

每次只做一件事,每天晚上早點睡,是不是都覺得有點浪費時間?洗臉刷牙如廁,不翻開手機刷刷朋友圈,是不是感覺錯過了很多精彩?如果你有同感有共鳴,恭喜你找到“同病相憐“組織了!

與“心不在焉”語意相近的詞很多,比如心猿意馬、三心二意、漫不經心、心神恍惚......而語意相反的詞,有全心全意、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心神專注......

後面的這組反義詞,正是醫治“心不在焉”的良方。每次只做一件事,當下只做當下事,聚精會神,方可保萬無一失。

你看我說起來,頭頭是道,很清醒很理智的樣子。可是現實中,臣妾做不到哇!

我儘量、我努力,一點點治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