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海

冬日的海,纔是海的本原。喧囂退去,冷清迴歸,所有雜亂的腳印,一一抹除。

生活的海,時而波濤洶湧,時而風平浪靜,看海的人,永遠無法深刻體味,那片海的寂寞,與哀愁!

海在印象中,一直以寬廣、雄渾的樣子存在,如曹操《觀滄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又如夏日清涼的風,裹着嬉戲奔跑的笑聲,存儲在記憶,時而,不經意間翻動。

那年到企業採訪,午飯安排在了一家臨海漁餐館。餐廳建在海邊高處,透過大大的玻璃窗,大海一覽無餘。那日的海面,出奇平靜,黝黑色的海面,缺少了想象中的生機。這完全不是想要的大海,驚濤駭浪的場景,遠遠地躲到深處。

餐後,推卻了企業主動相送的一番好意,獨自一人,沿着長長的海岸線,吹着鹹腥的海風,細細端詳,這片冬日的海。

遠方平靜的海面,看似無浪,但海底湧動的洋流,讓海面如綢緞般波動。不斷湧動的力量,碰觸到岸邊的礁岩,拍打出白色的浪花。拍打,退去,接着又湧動而來。遠處海平面上的貨輪,似大海的孤兒,鳴着長笛,想似要引起海的注意。

沙灘上,偶爾看到僵死的魚蝦,躺在淺灘上。是它們拋棄了大海,還是大海送它們上岸?不知道它們經歷了什麼,這個冰冷的冬日海邊,似乎在舉行着一場葬禮。

這種透徹心底的涼意,讓自己想起幼時寒冷的冬晨。那時小學校建在鄰村,冬日天不明,就早早起牀趕往學校晨讀。有天放學,學校周邊一間廢棄的房子裏,住進一位滿身髒兮兮的乞討者。同學好奇,都圍在房子外面圍觀,議論紛紛。乞討者是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頭髮花白,焦枯,久不梳理,粘粘着草棒,面無表情。有好心村人捧來麥秸,讓其鋪在身下,並拿來稀粥,饅頭供其食用。村人問其從哪裏來,家裏有什麼人?附近村子有無親戚?無論怎麼問,始終默不作聲。後村人不再追問,自我解嘲說,應該是一個聾啞人。

就這樣一連多日,每天都有村裏好心人送飯過來,還有同學一早從家裏帶饅頭,煮紅薯,也放一些在其身邊的碗裏。廢棄的房子,沒有門窗,有村人擔心夜晚寒冷,便找了一些舊棉被,棉大衣送他禦寒。

那日,颳了一天的北風,溫度驟降,第二天一早上學,就發現大雪早已封堵了門窗。那年的雪,出奇大。

下雪了,同村一起上學的小夥伴都玩瘋了,相互追逐打鬧朝學校趕。還沒到學校,遠遠就看到那間廢棄的房子前圍滿了人。“該不會是要飯的凍死了吧!”,大家猜測着,等跑到房前,看到老年乞討者,背靠着牆,兩腿直挺挺地坐在地上,腳上的鞋子也不見了,腳板腫的厚厚的,凍裂的地方還流着膿血。這一夜,不知他是如何熬過來的。

後村裏人怕再這樣下去,要出人命,幾個好心人商量後,用板車將其拉到鎮上,交給了公家。至於老年乞討者後續怎樣了,再也沒有聽人提起過。就如一片落葉,歸於泥土,曾經的翠綠、枯黃,都消散於茫茫歷史煙雲。

冬日的海,讓浮躁的生命,歸到零點。

沒有千帆競渡、沒有密密匝匝,熙熙攘攘的人羣、沒有悠揚讚美的樂曲,一個本真的自我,不知疲憊,日夜拍打着堅硬的礁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