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療法:基礎與應用》01概述和基本原則

書名:《認知療法:基礎與應用》(第二版)

作者:(美)貝克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年06月

01 全書概述

認知行爲療法基本上是現在西方最主流的心理治療方式,也是在實證研究裏面,效果最顯著的心理治療方法。Judith Beck博士的這本《認知療法:基礎與應用》,基本上可以說是最權威和易讀的入門書籍了,它囊括了作者豐富的臨牀治療、教學和督導經驗,以及15年來認知行爲療法的研究進展。

作者Judith Beck博士,不僅是美國認知治療學會的開創者之一,擔任了美國貝克認知行爲治療研究所主任,她還是認知療法之父阿倫·貝克的女兒,所以她算得上是一脈相承、非常正宗的學派代表人了。

主要分爲五個主題,包括:第一,認知行爲療法概述;第二,如何發展治療關係;第三,認知行爲療法的個案概念化;第四,認知行爲療法的評估;第五,認知行爲療法的核心技術與方法(兩節)。

02 認知行爲療法概述

認知行爲療法,顧名思義就是以人的認知爲核心的一種療法。認知行爲流派的治療師,在諮詢過程中,會着重去理解,他的每一個來訪者的特殊的認知信念和行爲模式,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尋求各種方法,來幫助來訪者去進行這個認知上的改變,通過矯正來訪者的想法和信念系統,進而帶來情緒和行爲上持久的、正向的改變。

認知行爲療法的形式是有很多種的,我們經常聽到的,比如,DBT辯證療法,ACT接納承諾療法,以及ECT療法,這些其實都是這個認知行爲療法的分支體系。它們與貝克的這個認知行爲療法,有非常多相似的本源的特徵。但對於想要入門認知行爲療法的朋友們來講,貝克的這個體系應該是最實用和適用範圍最廣的。

目前國內的心理治療領域,看起來好像是使用精神分析心理動力學的治療方式比較多。但是認知行爲療法是一個切實有效的,聚焦現實問題的,能在相對較短的時間裏面,比較有效地改善來訪者的很多現實問題的心理學技能。

雖然在心理治療過程中,很多時候需要更深入的挖掘,比如,探索童年創傷啊,成長的模式啊,這樣的一些問題,但即使是這樣,也是需要在來訪者對現實的焦慮和壓力有所緩解的前提下,纔會有這樣一個比較好的狀態,去實現這樣一些深入分析和內在成長。這也是我認爲,大家需要對認知行爲療法有基本掌握的一個重要原因。

03 認知、情緒和行爲三齒輪

那麼,具體該怎麼運用認知行爲療法進行工作呢?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的是,人的認知、情緒和行爲這三個部分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它們就像齒輪一樣卡在一起,只要其中的一個動了,另外兩個也一定會跟着一起動。

所以心理治療中很多不同的流派,它們的不同,其實就在於選擇這三個齒輪中的哪一個,去進行工作。比如說,情緒聚焦療法EFT,就是去跟情緒這個齒輪進行工作,用情緒這個齒輪去撥動人的認知和行爲這兩個齒輪;而認知療法呢,就是先去跟認知這個部分去工作,然後再去轉動情緒和行爲這兩個齒輪。

我們人作爲一種智慧動物,雖然可能不能說我們就是比其他動物更優越的,但是人的確與其他動物有很大的不同之處,那就是我們擁有一套更復雜的、幫助認知這個世界和自己的邏輯系統。這套系統是高於我們動物本能的,就是所謂的爬蟲腦的,那個更原始的動物性的情緒和本能,它是深刻影響我們行爲和感受的一套系統。

比如,一隻小鹿,它不小心跑到高速路上之後,看到高速路上飛行而來的車的燈光,他的爬蟲腦,他的杏仁核,做出的本能的反應就是,它會被嚇呆了,它呆在路的中間,然後它可能就被車撞了。但其實,以它的身體能力、跳躍能力,它是可以逃跑的,是可以不被車撞到的。但是呢,鹿的認知能力,可能沒有辦法讓它瞭解到,在那一瞬間它有這樣的選擇。

而我們作爲人,是可以通過自己大腦的能力和後天的學習,對自己認知的反饋、邏輯的思考,從而有能力達到,在這樣的瞬間,做出更合理的選擇。這個過程,可能本質上就是認知行爲療法的,矯正認知模式功能不良的過程。

總的來說,認知模式的功能不良,從而影響患者的情緒和行爲的狀況,在所有的心理障礙中都是最常見的。認知行爲療法可以幫助人們學會用更現實,和順應性良好的方法,來評價自己的思維。在這個基礎上,他們的情緒、狀態和行爲,都會有一些改善。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你在銀行遇到了一些手續上的問題,就會讓你覺得非常麻煩,然後你可能會有一個自動思維,這個想法可能是在無意識之間就跳過你是腦海,就是這都是我的問題,我什麼都做不好。那這個想法可能會引發之後一系列的反應,比如說你會感到非常傷心,並且只想回家躺在牀上。但如果過一會兒,你去檢驗一下你想法的正確性,就會意識到,剛纔你是在以偏概全,事實上你可以做好很多其他的事情,這只是生活中的一個小誤差。

所以,認知行爲療法呢,其實就是在更深的層面上,對於這一些信念,一些認知進行工作,從而幫助來訪者持久的改善自己的情緒和行爲。如同剛纔我們舉的那個例子,有可能你有一個潛在的核心信念是,我是無能的,這可能是你小時候某一個老師告訴你的,或者是曾經發生的一些事情,讓你產生了這樣的誤解。但這種信念會生出很多的控制,會影響你生活中普遍的行爲和對事物的反應。所以對這樣的一些核心性的矯正,可能是認知行爲療法裏面最主要的一個部分。

我們剛纔提到認知行爲療法的適用性和普適性是非常大的。但其實它不僅對我們常見的一些心理障礙和問題有幫助,比如這個抑鬱、焦慮症,驚恐障礙,社交障礙,強迫症等等,還對很多的軀體症狀,比如說癌症疼痛,慢性疼痛,偏頭痛,耳鳴,失眠啊;以及一些人際關係,比如說婚姻家庭關係,賭博,複雜性的哀傷等等還有持久性的人格障礙,在所有這些方面,認知行爲療法都會有幫助。

04 認知行爲的基本原則

接下來,我們再來講一講,認知行爲療法裏面,幾個非常重要的治療的基本原則。這些原則對於我們理解認知行爲療法,和在實操中是理解個案、判斷情況,都是有着指南針、風向標一樣的作用。

首先第1個原則就是,認知行爲療法會在諮詢過程當中,不斷地幫助來訪者使用認知行爲的術語,去解釋他自己的行爲、信念和情緒等。

舉個例子,比如我遇到過一個來訪者,我發現她在一些情景下很容易感到傷心。經過較爲深入的瞭解後,發現她背後的這個信念是,我是一個失敗者,我做什麼都不對,我永遠不會幸福。而在這個信念的基礎上,會導致她有一些問題行爲,比如說,鼓勵自己去迴避和他人交往等等。

那因爲這樣的一些功能不良的思維,導致了她一些功能不良的行爲,然後這樣一些功能不良的行爲,又反過來加強了這些功能不良的思維,出現一個惡性循環的一個過程。那這是我們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要去幫助來訪者識別的,並且要讓她自己能夠去用語言解釋和辨識這個過程。

第2個原則就是,認知行爲療法需要一個良好的治療聯盟。這個其實不只是針對認知行爲療法,不管什麼流派,什麼取向的心理諮詢,一定都是良好的諮詢關係和治療聯盟爲基礎。那麼這就要求我們,在諮詢過程當中,要有一些基本的建立關係的能力和素質,去表達我們是熱情的、共情的、可以無條件積極關注來訪者的,同時,還要讓來訪者感到,我們是能夠尊重和傾聽他們的,這是建立良好治療聯盟的基礎。

第3個原則是,認知行爲療法是一種目標導向的,聚焦於問題的療法。也就是說,我們每一次見到來訪者,重點要去討論的,都是他當時當下最重要的、最關注的問題。

比如說,有一個來訪者,他的問題是,他感到自己的社交關係不是很好,朋友好像都不想和他來往,他自己也覺得每天都很累,不想出去和朋友社交。那麼可能在一些其他的取向的心理諮詢當中,比如說精神分析,這個流派的諮詢師在工作當中,可能就會去探索,他小時候的家庭關係,或者一些重要的人際關係裏面發生了什麼?

但是呢,認知行爲療法的重點在於當時當下,可能就直接針對這樣的一個問題,去工作。比如說,通過尋找證據的方式,來評估他的這種信念,他的朋友不想跟他一起出去的這樣一個信念的正確性。然後這個來訪者可能會用一些行爲實驗的方式,比如主動去邀請跟朋友出行的方法,去檢驗這些想法。而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可能就可以去識別,並且糾正歪曲的思維,然後直接從問題解決中來獲益,來減少他的孤獨感。

這可能是認知行爲療法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它的特色就是從當下的問題開始,檢驗認知,改變行爲,去了解來訪者的信念,對他行爲的影響。

那麼認知行爲療法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認知行爲療法有一種起教育作用的目標,在於教育來訪者,成爲自己的諮詢師,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從而預防復發。

認知行爲療法會非常公開坦誠地和來訪者討論,諮詢師到底在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幫助他們識別、評估自己的思維和行爲,以及這之間的聯繫。認知行爲療法的諮詢師,會明確的幫助來訪者去認識自己的認知模型,他不僅幫助來訪者,去制定目標,識別和評價他自己的信念,計劃行爲改變等等,還會教他自己如何去做這件事情。

比如說,會鼓勵來訪者去記錄自己的諮詢治療筆記,去複習在諮詢中談到的,對他有幫助的這些認知方式,以及改變行爲的方式,這樣才能讓他在諮詢結束之後,能夠自己持續地獲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