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何夕:冬月以爲馮夕是奸佞,百般防範,卻不料終究是她錯了

文/薇芥子

關注薇芥子,俗世紅塵中,與你共同品味情感故事。

《今夕何夕》改編自時久的小說《玉昭詞》,電視劇由衛翰韜執導,孫怡、金瀚主演,講述了女將軍冬月和“奸臣”馮夕之間的愛情故事,冬月在七年戰亂後死亡,卻在爾玉的幫助下,借一縷殘魂,以蓮藕爲身,造出一幅身軀,回到了八年前,也是戰亂開始的前一年。

經歷七年戰火紛飛,百姓塗炭,冬月發現自己回到和平的時光,分外珍惜,她要阻止戰亂開始,讓這太平盛世延續。其中的關鍵就是殺了禍首定遠侯陸遠潼,但是遇到了馮夕,卻讓這場刺殺變數多了起來。

在冬月的記憶中,馮夕是與陸遠潼勾結的大奸臣,所以,當她重生後,得知眼前的人是馮夕後,她便如同看到陸遠潼一樣,想要除之而後快。恢復了部分記憶後,冬月已經忘記那溫馨的一幕,兩人並肩與刺客廝殺後,馮夕見花前月下,冬青花開,爲她取名冬月。

冬月的武功在馮夕面前不過是平平,很快就被打敗。馮夕或許很喜歡她,並未爲難,還放她離開。

冬月卻執意要殺陸遠潼,又遇到了去接陸遠潼的馮夕,馮夕有重大謀劃,自然不允許冬月破壞,冬月挾持馮夕之時,說出了馮靖當天會死在竹鳴驛,馮夕也會在一年後被陸遠潼殺死,但是馮夕如何會信一個陌生人的話,一劍刺在冬月胸口,命人將她扔進水中。

至此,冬月與馮夕已是生死之仇,但是沒想到,他們之後在刺殺陸遠潼一事上屢有交集,冬月也慢慢發現馮夕並非大奸臣,她對馮夕也開始有了好感。

馮靖死後,馮夕意識到冬月並非普通女子,處處想要保護她,爲己所用,也開始對她產生了愛意。

馮夕除掉安侯時,將冬月牽扯進來,卻不料左相利用婢女明珠,誣陷冬月假造讖語,陷害安侯,馮夕爲救冬月,不惜自傷手臂,對皇上說,冬月是半仙之體,他打了冬月幾鞭,手臂就爛了,半仙之體不容冒犯,皇帝最是相信這些,立即命人放了冬月。與此同時,太史令也幫助冬月解釋海沉木的來歷,替她洗清了嫌疑。

冬月本來以爲是三皇子幫助她,後來看到馮夕手臂上的傷,才知道真的是馮夕救了她。

冬月回到太史局後,升任少監,卻因爲馮夕罰她寫十年的卷宗而錯過了祭祀,也錯過了又一次刺殺陸遠潼的好機會。

冬月對馮夕剛剛有的一絲好感也消失殆盡。

不久,冬月爲皇上求籤時,被馮夕換成下下籤,害得她被貶,趕出太史局。原本在京城無依無靠,好在有太史局棲身,如今又無家可歸了。

盧川受馮夕所託,假稱親戚有套空房,給她暫居,冬月猜到是馮夕的房子,再三詢問,盧川也不承認,便只得作罷。

女兒嘉嬪誕下皇子,陸遠潼原本要離京回封地,被皇帝一道旨意留下來,陸遠潼得知有刺客,正中下懷,藉此機會遁走。而冬月則迷暈道樂,準備刺殺陸遠潼。陸遠潼老奸巨猾,怎麼會輕易被她刺殺?冬月果然中計且受傷,再一次被馮夕所救。

馮夕終於找到機會,向所有人宣稱冬月是他的女人,冬月有點抗拒,卻也慢慢開始接受與馮夕親密地逛街,她心中的那塊冰,在與馮夕接觸後,慢慢融化。

那塊冰還有個名字,叫做“成見”。

其實我們很多時候,難免對他人有一些固有的看法,有時候是從他人口中得知的事情,有時候是過去此人的行事產生的感覺,或許有幾分真實,又或許有很多誤解。這些都是很常見的情況,但是如果因爲成見,誤會他人的好意,或者拒人於千里之外,未免有些遺憾。

冬月以爲馮夕是奸臣,不過是從他人口中聽說,而她所在的時空中,馮夕位極人臣時被陸遠潼殺死,他只能被扣上一個“奸臣”的帽子,無人知曉其中真相。冬月不知其內情,也是情有可原。

當她親身與馮夕相處,才慢慢了解他的爲人,改變觀念,可見,很多事情,需要自己親自體會,才能看見真相,道聽途說,不過是霧裏看花,水中望月,畢竟不是真實的。

可惜的是,現實生活中的很多人並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們聽說某個人吹毛求疵難相處,卻不知或許說話的人自己犯錯,語氣因此偏頗,如果信以爲真,則可能錯失一個良師益友。

所以,當“聽說”對某些人或事的評價時候,不要人云亦云,特別是如今的網絡時代,常常某件事情出來,後續還有反轉再反轉,讓人們前一刻以爲的真相,下一秒就被打臉。

一個獨立的社會人,應該是一個有自主判斷,不隨波逐流,尊重事實,不偏激不隨意論斷的人。

冬月慢慢地戰勝了成見,發現馮夕的好,也說明冬月開始有自己的思考,不再拘泥於往日的固有看法,這正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END-

感謝閱讀,關注薇芥子,俗世紅塵中與你共同品味情感故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