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鬧市的九十九間半(十九)


說起中國的古畫,一般多是自然景物或個人畫像,風俗畫也有,不過似乎被提起的較少。

可一些反映社會生活習俗、生活氣息濃厚的畫作,雖談不上有多高雅,可由於充滿煙火氣,亦有種獨特的美。明代仇英所作的《南都繁會景物圖卷》(又名《南都繁會圖》),便是這樣的畫卷。

《南都繁會圖》的尺寸是寬44釐米,長350釐米,與《清明上河圖》(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一道都是歷史長畫卷中的佼佼者。

《南都繁會圖》因真實反映了明朝舊都南京市井情形,一直享有“南京本土的《清明上河圖》”之盛譽。該圖屬國家一級保護文物,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畫面多處損傷,模糊不清,一直藏之高閣。



爲開發南京秦淮河文化資源,南京的文化工作者們數次赴北京請國家博物館技術部拍照片剪輯掃描,才使我們一睹其“真容”。

《南都繁會圖》以全景式長卷方式描繪了晚明萬曆年間南京秦淮河兩岸的盛況,內容和形式都和《清明上河圖》很像,充滿了煙火氣,被稱作爲明代南京版的《清明上河圖》。

畫面生動再現了南京最繁華的臨水街區長幹裏,這裏商業繁榮,是著名商業區和貨物集散地。

乍一看上去,畫面上密密麻麻的都是人,人流如潮、摩肩接踵的場景真是熱鬧異常。



《南都繁會圖》要從右邊看起,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郊外的風景,有人或騎馬或坐轎行走在正道上,正向市區內行進。往前走,就漸漸地看見商鋪,越接近中心,人就越多,且街市縱橫,走不同的路,就有不同的風景……

將昔日《南都繁會圖》的盛景投射到今日的笪橋燈會上,可見設計者的用心良苦。

在千年古巷熙南里街區恢復“笪橋燈會”,旨在通過現代與傳統的共融,再現明清燈市的熱鬧輝煌,重現《南都繁會圖》描繪的盛景。

夜晚的“笪橋燈會”是燈的海洋,燈的世界。人頭攢動。街區將通過傳統秦淮燈綵與現場科技燈組的搭配組合,將傳統文化與城市風貌特色、商業公共空間完美融合,增強互動性和沉浸式體驗,讓民衆參與其中,盡享豐富多彩的文化大餐。

燈火璀璨,燈火闌珊,漫步於古樸又熱鬧的熙南里街區,記憶的河流彷彿緩緩流過,那些城南舊事、城南舊居,亦在時光交錯中,凝成了一個個時代的縮影,烙在了人們的心頭……

(待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