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昂《導演的創作》

20世紀被稱爲導演的世紀,戲劇導演也被稱爲劇場藝術“新的創世主”。自從喬治梅寧根公爵在1874年於柏林創辦了梅寧根劇團,首次建立明確的導演中心制,追求以自然主義的態度再現歷史的真實。於是梅寧根就成爲了公認的世界上第一位真正的導演。

換個角度來看,梅寧根挺好的,他既沒有取其他劇院的名字,直接以自己名字作爲劇團的名字,源遠流長。在梅寧根之前的時代,戲劇通常被認爲是劇作家的語言,而舞臺只是在複製劇本,他主張要有一個人來全面控制一齣戲的上演,需要對每一個瞬間都進行有效的控制,並且對燈光、舞臺服飾、人物服裝都做出詳細的規定。其次,對於表演風格的控制,他要求演員和佈景設計師要服從整體的藝術創作,不能獨斷專行。並且要求演員要用大量的時間來排練,按照規定要求來完成舞臺任務,而不是像以前一樣隨意表演。對於羣衆演員,梅寧根要求他們要表現得像現實生活一樣,羣演只能看着他們講話的演員表演,而不能看觀衆。在舞臺上,每一個人物的位置都有固定的規定,在演出時通過一個人的手勢就可以制止羣衆的喧鬧。

之後法國安圖昂在1887年於巴黎創辦了自由劇場。安德烈安圖昂看到了法國當時的程式化的佳構劇,故而大膽打破法蘭西戲劇傳統,廢棄當時大劇院的生產方式,強調戲劇探索與戲劇實驗,所創辦的“自由劇場”開啓了與傳統戲劇不一樣路線的劇場戲劇。正如德國導演奧托·布拉姆指出:“對人的刻畫應該是其首要的始終一貫的的職責;只能通過表現其形體的和精神的特徵以區分其最細微的天性差異,從而刻畫豐富發展了的個性。”於是導演奧托·布拉姆視自然主義爲先進藝術的代表,參考自由劇場的方式,導演奧托·布拉姆創造了自由舞臺、倫敦獨立劇院等。遵循以左拉爲首的自然主義文學流派的美學風格。

隨後1898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聶米羅維奇丹欽科創辦了莫斯科藝術劇院,以普希金“在假定情境中的熱情的真實和情感的逼真,這便是我們的智慧所要求於劇作家的東西。”作爲戲劇美學指引。

我們對於演員需要具備兩點,一需要演員有賦予角色喜怒哀樂的情感,其次就是演員有創造角色的巨大的熱情。太理性的人很難做好演員,因爲他們沒有太多的激情和熱情。有時候我們會發現,演員調度準確,但是臺詞沒有生命力,沒有感染力。我們的演員往往缺乏熱情。有專家說,演員是“情緒運動員”,這個詞恰如其分,因爲就好像運動員那樣,一聲令下,就要跑起來,馬上加速。演員就是這樣的,情緒要很快,不能慢慢醞釀。

所以如何在訓練排練中讓演員具有創作熱情,是我們導演所要面對的最大的問題。

作者:盧昂
出版社:上海百家出版社
出版年:2010
定價:45
裝幀:平裝
ISBN:9787547500583

學習導演學,不能不知道以下幾位著名導演。這些導演因爲他們一直在追問“戲劇是什麼?”所以才逐漸形成自己的一套系統,一套自己的理論,所以才能成爲大師。

梅耶荷德,俄國導演,演員,戲劇理論家。1874年2月9日生於奔撒城,日耳曼後裔家庭,1940年2月2日殉難,蘇共二十大後平反。1913年他的論著《論戲劇》問世,提出了與寫實主義戲劇分庭抗禮的假定性戲劇理論(假定性的現實主義就是我的口號,有些導演千萬百計把舞臺搞的和真的一樣就很愚蠢,戲劇就其本質而言,就是跟真的不一樣)。梅耶荷德的戲劇革新理論還表現在戲劇觀念的開放性上。他認爲戲劇可以向包括電影在內的姊妹藝術(舞蹈、雜技等)借鑑有益的藝術表現手段。在表演藝術方面,梅耶荷德在20年代初提出了“有機造型術”(ьиомеханика)的理論。他在《演員的角色類型》中指出:“演員的創作是一種空間造型形式的創作,演員必須通曉自身的力學,”演員的舞臺動作不應是自然主義的動作,而是給人以一種美感的“形體造型”。在《梅耶荷德談話錄》中,有着充滿哲學思想的記錄,比如當我們要說“藝術與生活的關係”,我們有可能需要長篇大論,或者說很多東西,然而這本書裏就一句話,“藝術和生活的關係就是葡萄酒和葡萄的關係”。用簡單的一句話就把深邃的理念概括化了。

歐根·貝托爾特·弗里德里希·布萊希特(德語:Eugen Bertholt Friedrich Brecht,1898年2月10日-1956年8月14日)德國戲劇家、詩人。他的劇作在世界各地上演。布萊希特創立並置換了敘事戲劇,或曰“辯證戲劇”的觀念。貝爾託·布萊希特生於德國巴伐利亞奧格斯堡,年青時曾任劇院編劇和導演,並投身左翼工人運動。1933年後因納粹黨上臺而被迫流亡歐洲大陸。1941年經蘇聯去美國,但戰後又在美國遭到反共迫害,不得不於1947年返回歐洲,並自次年起定居東柏林。1951年因對戲劇的貢獻而獲國家獎金,1955年獲列寧和平獎。 1956年8月14日布萊希特逝世於東柏林。我們對他的認知是熟悉的“間離效果”,對現實始終保持理性的審視與批判的態度。布萊希特從倡導歌劇改革入手,在理論和實踐上進行敘事劇(史詩劇場)實驗,特別吸收中國戲曲藝術經驗,形成了獨特的表演方法,並提出了間離效果理論。亞里斯多德在《詩學》中將敘事分爲:歷史、史詩、與戲劇,並定義戲劇爲“對人類行動的模仿……以引發觀衆的憐憫與遺憾之洗滌”,亞里斯多德認爲戲劇優於史詩。布萊希特所主張的史詩劇場理論反對這種美學傳統,他認爲劇場應該要破除虛構的現實,並且引發觀衆對社會現況的理性思考,以取代戲劇幻覺帶來的情緒宣泄。他主張的間離(陌生化)效果便是刻意打斷觀衆沈浸於戲劇幻覺。

安託南·阿爾託(Antonin Artaud,法語發音:[aʁto]),全名安託南·馬裏·約瑟夫·保羅·阿爾託(Antoine Marie Joseph Paul Artaud),1896年9月4日生於馬賽,1948年3月4日卒於塞納河畔伊夫裏,是法國詩人、演員和戲劇理論家。阿爾託在其理論著作《戲劇及其重影》提出了殘酷戲劇的概念,試圖改變文學、戲劇和電影的基本元素。通過詩歌、藥物、朝聖、繪畫和廣播劇,他一直將這些活動作爲逃避現實的工具。他通過不斷注射藥物來擺脫幾十年來一直困擾他的慢性頭痛。這種無處不在的疼痛會影響其創作。他曾在精神病院待了近九年,頻繁使用電擊治療。他的戲劇是很純淨的,人性都有惡的東西,戲劇就是讓人純淨的聖堂,但是他在舞臺上往往用殘酷的手段,讓人去釋放,人們在劇場在這樣被釋放之後,被淨化了,那麼人性就能純淨一些,所以他的戲劇有着暴力、血腥的特徵。阿爾託是後現代戲劇的標誌人物,他對後面的格洛托夫斯基、謝克納等等都有很大的影響。

格洛托夫斯基(1933~1999)Jerzy Grotowski,波蘭導演,戲劇家。曾在克拉科夫戲劇學院學習,畢業後赴莫斯科戲劇學院表演系進修。回波蘭後曾在克拉科夫老劇院和波茲南波蘭劇院擔任導演。格洛托夫斯基認爲大量運用燈光、服裝、化妝、佈景的演出形態實際上扼殺了劇場最重要的元素:人與人的直接面對。相對於他所稱之於Rich Theatre,格洛托夫斯基提出“貧窮劇場”的原則,捨棄遮蓋演員軀體的裝飾,試圖透過身體技藝的訓練來展現人的本來面目(他將戲劇當作手術刀,向觀衆赤裸裸地剖析人的精神與意識)。在他的劇場訓練中,運用了各個古老傳統文化戲劇的演出技巧,但並非僅止於學習陳套的模式,而是希望藉由演練先人累積傳承的世代記憶,用身體知覺來重現表演時的狀態。這是一種還原互爲主體的過程,透過身體經驗,來了解他人的心理狀態,格洛托夫斯基稱這樣的方法爲“負面之道”(via negativa),運用削減的方法,剝除行爲中虛假的花樣和僞裝,來實現真正的行動,探討主體性的本質。

彼得·布魯克,CH,CBE(英語:Peter Stephen Paul Brook,1925年3月21日-),英國戲劇和電影導演,二十世紀重要國際劇場導演,後現代主義戲劇導演的先驅,代表作有《空的空間》。彼得·布魯克把戲劇分成以下四種:僵化的戲劇、神聖的戲劇、粗俗的戲劇、直接的戲劇。他一生與僵化的戲劇做鬥爭,戲劇是一種自我摧殘的藝術,每一種形式一經誕生便註定要滅亡。在戲劇中我們才能從我們日常生活的公認的形式中解放出來,使戲劇成爲一塊神聖的場所,在那裏有可能找到更多的現實。

理查·謝克納(1934年—),美國紐約大學戲劇系著名教授,是當今世界最有影響的戲劇導演兼理論家,被譽爲是繼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萊希特、梅蘭芳之後,第四位20世紀享譽世界的表演學理論研究大師。他所創建的“人類表演學”,是近年來國際上發展最快的人文新學科之一,迅速滲透了社會學、心理學、文學、歷史等學科中。他也是著名的環境戲劇的倡導者。謝克納認爲:戲劇的定義不再建立在傳統對生活與藝術的區分上,演出空間可在任何地方,所有演出空間爲表演所用,也爲觀衆所用;演出的焦點多,演員可成爲多元素;劇本不必成爲演出的出發點,也不必是最終目的,也許根本沒有文學本。從理查·謝克納開始,我們開始關注“偶發戲劇”,沒有太多舞臺上編排的東西,是即興的、演員參與的大型的儀式。他強調演員下意識,觀衆的直接參與。如果按照以前的說法,演員在觀衆席上看,定義爲1,那麼生活是0的話,這個偶發戲劇,就是無限接近0,但它不是0。因爲達到0的話,就是生活,觀衆分不清楚我是在看戲,還是生活就這樣了。

尤金尼奧·巴爾巴(格洛托夫斯基四大弟子之一),歐洲戲劇大師、戲劇導演、演員訓練者、作家。1961年與耶日·格洛托夫斯基 (Jerzy Grotowski)從事戲劇創作,1964年在挪威奧斯陸創立歐丁劇團(Odin Teatret),1966年遷到丹麥的霍爾斯特布羅(Holstebro),北歐戲劇實驗室(Nordisk Teaterlaboratorium)創始人。尤金尼奧·巴爾巴在格洛托夫斯基身邊作爲助手工作了三年。1963年,他前往印度研究當時在西方不爲人所知的舞臺藝術形式,卡塔卡利。自1974年以來,巴爾巴在歐丁劇團已摸索出與衆不同的訓練方法,以物易物,即與一些特定羣體實踐文化承載形式的交換,構建成一種整合性的跨文化表演。

諸如此類的導演,很多很多,就不一一舉例了。然而說這些導演的意義和目的,是想告訴大家,自20世紀有如此璀璨的文化,就是因爲導演。那麼我們同樣也引出了一個問題“導演是什麼?”

導演以戲劇作爲認識世界的方法和工具,通過演出形象直觀地從精神層面與觀衆交融與作用,共同探索人性的本質和意義。

導演首先應該是一個哲學家,對世界,對人性有自己獨特的認識。一層層的剝開,對人對事物對世界的觀察以及分析能力,要一層層的剝開。一個戲的好壞,都需要見地,需要有思想,需要“感同身受”,這種“感同身受”,不是純理性層面的。導演有着宗教的情懷,但他不是教父(直接告訴你應該怎麼樣,不應該怎麼樣)。是一種通過故事情節藝術展現一點點逐步讓觀衆、觀者受到啓示或者是啓發。所以導演不純粹是一個哲學家,他帶有一些詩人意味的哲學。

其次,導演應該是演出形象的設計師。舞臺演出通過形象去展示的,這種形象是一個綜合藝術。要什麼樣的樣式,要什麼樣的形象,需要導演從文本里煥發想象。導演不是直接創造形象,是通過與其他別的部門的合作中彙總出一個形象。大到舞臺樣式,小到一個道具,一個服裝都是要十分的細膩。最後,導演應該是演出藝術創造的工程師。他不僅僅是設計,還要施工。作者寫完劇本,就是一個劇本,人不在了本子還在。導演把構思寫好了之後,不排演就是白搭。導演要直接指導各個部門的藝術創作,並且做到整合。

導演最重要的素質是,激發和整合。

根據剛纔的導演應該具備的能力,那麼導演需要具備三大素養與能力:1)敏銳分析與深刻開掘的思辨能力;2)獨特演出樣式的構思與創造能力;3)全面整合各個藝術部門創作的整合能力。

導演藝術創作途徑:劇本分析、導演闡述、與演員一起研磨戲劇人物和劇本、執導排練、劇場的合成及彩排演出。

導演工作步驟:劇本分析。其中有分場分步法、結構主義分析法、動作分析法。……把劇本名字,每一段戲定義清楚,把每一段戲的動作定義清晰,用動詞定義,那麼你排練會很清晰,對劇本也很清楚。導演闡述,需要把導演對於獨特的美學思想寫下來,指導各個部門爲之工作。

作爲一名導演需要有的特殊的戲劇美學。1)重拾古典戲曲之古風遺制;2)迴歸古典戲曲之自由精神;3)彰顯梨園古戲之本體特色;4)弘揚古典藝術之時尚品格。

在排練過程中,導演整合各個藝術部門創造的能力,最主要體現在對錶演的精通和指導上。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話來說,導演應該死在演員身上而復生。我們不應該把演員當成傀儡,創造鮮活、獨特的人物形象始終是導演藝術創作的核心內容。

如果一個導演能夠善於把戲劇的心理現實主義的體驗、性格化的技巧與歌舞戲曲的外部表現手段柔和,那麼你按照這種方法塑造的演員,就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演員。

中國傳統戲曲的獨特價值:1)演出結構高度嚴謹的音樂性與舞蹈性;2)舞臺時空超然而自由的虛擬性與開放性;3)表演手段豐富而高超的綜合性與技巧性;4)觀演關係積極而熱烈的劇場性與參與性。

……

排完《唯不忘相思》後,其實帶有很多的疑慮和疑惑,翻開這些資料和內容,重新溫習一下,有了不一樣的看法,比如古典戲曲中有很多元素是有考究的,傳承百年、千年,但我們都隨隨便便就放棄了,實在是有問題的。所謂的創新並沒有對原本的樣式有過深入的瞭解,就憑空出現了一個東西,這不叫創新。

至少在看完盧昂的《董生》和《補天》之後,我突然一閃而過,明白我自己的戲曲音樂劇缺在哪裏了,知道哪裏有問題了。我自己的戲缺乏的就是傳承性,一味的創新,用各種元素的雜糅,其實並不能讓這部戲帶給我新的東西,它只是一個實驗,僅此而已。比如落地在劇本里,《董生》開場,是兩個小姑娘,提着燈籠,緩緩從上下場口走出來,然後在走回去。就簡單的一個開場,我就明白兩部戲之間的差異/差別在哪了,實在是自嘆不如。一個簡單的場面,就體現導演的能力。而《董生》這部戲是基於梨園傳統的樣式而來,有着極強的傳承與創新的融合。而我的《唯不忘相思》僅僅是我自己的想象,並沒有什麼傳承傳統的東西。

本書的內容及其中的影像資料,實在讓人有很大的啓發。特別是那些想從戲曲紮根,尋找傳統文化出路的人而言,是有極大的啓發的。就導演創作而言,也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和理性方法,這些理性方法,需要加以實踐,結合個人體會纔能有所成效。

本書有諸多知識點,在讀的過程中,皆有感悟,總之看完後,收穫很大。

感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