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歷史:筷子趣談

中國人喫飯離不開筷子,咋看起來,筷子嘛,太簡單,太普通,不就是兩根棍棍嗎?

但是,細究一下,中國人發明的筷子真的不簡單,若是把筷子背後博大精深的文化搞清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曾獲諾貝爾獎的李政道博士這樣評價筷子:“如此簡單的兩根小細棍,卻高妙絕倫地應用了物理學上的槓桿原理,筷子是人類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筷子也能做,真是高明極了。”

我曾看到有人這樣解釋筷子:一頭圓一頭方表示天圓地方;筷子有兩根表示陰陽;五指拿筷表示五行;標準筷子長七寸六,這表示七情六慾……這些解釋,顯然是後人的牽強附會,老祖宗發明筷子的想法未必這樣複雜。

01

筷子是中國人發明的,這既有史料記載,更有出土文物的物證。

那麼筷子具體發明人是誰?傳說很多,其中,下面這個故事比較有趣,流傳甚廣。

傳說,商紂王的寵妃妲己,有一次服侍紂王喫飯,由於菜餚太燙,爲了不讓紂王等待,她急中生智,拔下頭髮上的兩支釵子,把菜餚夾了起來,放在嘴邊吹涼,然後送到紂王口中。紂王大喜,隨後便叫工匠打造了一對玉釵,專門讓妲己喂自己喫飯,於是,筷子就誕生了。

傳說畢竟只是傳說,不能當真,沒有真憑實據,筷子“發明權”還不能授予妲己。不過,將筷子與商紂王關聯,也不算完全的空穴來風。

據史料記載,商紂王是最早使用象牙筷子的君王。《韓非子·喻老》中有“昔者,紂爲象箸而箕子怖”的語句。司馬遷的《史記》雲:“紂爲象箸,箕子嘆曰:彼爲象箸,必爲玉杯;爲玉杯,則必思遠方珍怪之物而御之。輿馬宮室之漸自此始,不可振也。”

古代人管筷子叫“箸”,朝臣箕子,他從紂王使用象牙筷子推斷,紂王的宮廷生活一定是極其驕奢淫逸,因此爲國家命運擔憂。

精緻的筷子在商代出現,不僅僅是見於史料記載。上個世紀初發現的商朝故都安陽殷墟,曾出土了6支青銅箸頭(距今3000多年),這說明,最原始的筷子,比這還要早。果然,上個世紀90年代,高郵龍虯莊遺址挖掘出來42根骨箸,這距今已經有7000年的歷史了。

02

自漢代以後,有關筷子的記載在古文獻中比比皆是,出土文物中歷代各種各樣的筷子也越來越多。

古代關於筷子的故事中,人們印象最深的,一定是《三國演義》中,曹操與劉備論天下英雄那個情節,這一段,實際取材於正史《三國志》:“先主方食,失匕箸”,劉備吃了一驚,把手中喫飯的勺子與筷子掉到地上了。

《史記》中關於一代名將周亞夫被漢景帝所殺的故事,也與筷子有關。

周亞夫居功自傲,漢景帝看他不順眼。有一次,漢景帝在宮中賞賜膳食給周亞夫,他令人在一個大盤子中放置了一大塊肉,既沒有切開,“又不置箸”,也就是不給筷子。周亞夫不高興地向管事的要筷子,漢景帝笑着對他說:“莫非這還不能讓你高興嗎?”周亞夫羞憤不已,一氣之下就走了。漢景帝嘆息着說:“這種人怎麼能輔佐少主呢?”後來,漢景帝又抓住了周亞夫似是而非的過失,老將軍不堪被誣陷羞辱而自殺。

古人關於筷子的詩歌也比較多,例如李白《行路難》中的“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之句;杜甫《麗人行》中的“犀筋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犀筋”,指犀牛角制的筷箸);白居易《醉贈劉二十八使君》中的“爲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有兩首專門吟詠筷子的古詩通俗易懂,非常有趣。

宋代女詩人朱淑貞《詠箸》:

兩個娘子小身材,捏着腰兒腳便開。
若要嘗中滋味好,除非伸出舌頭來。

明代詩人程良規《詠竹箸》:

殷勤向竹箸,甘苦爾先嚐。
滋味他人好,爾空來去忙。

03

古人把筷子稱作“箸”,其實早期還有梜、筴等叫法,這些字都有“竹”或者“木”的偏旁,與製作筷子的原材料有關。

那麼,“箸”是什麼時候變成“筷子”呢?

明朝以前,在文獻中找不到“筷子”字樣的。到了明朝,陸容的《菽園雜記》說,呼箸爲筷,起源於江南水鄉。吳中一帶的船家“諱住諱翻”,而“箸”的發音是“住”,不吉利,於是稱爲“快子”,後來加上竹字頭,變成了“筷子”。由於吳蘇經濟發達,“筷子”稱呼就傳播開來了。

稱呼從“箸”演變爲“筷子”經歷了一個很長的歷史過渡。在明清小說中,兩種名稱是混搭的,例如《紅樓夢》就是如此。到民國時期,這種替代全面完成,魯迅以及茅盾等人的作品中,“箸”字幾乎見不到了。

04

如果按取食的不同方式分類,世界上的人羣可以劃分爲三大類:一是以筷子爲取食工具的,有中國、朝鮮、韓國、日本、越南、蒙古等國及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人;一是使用刀叉的西餐體系的歐美和拉丁美洲國家;一是使用手抓飯的國家,包括非洲、西亞、印度、以及東南亞的部分國家。

這三種取食方式,哪種最先進?在此,我只提及一個事實,其結論就不言自明瞭:無論是手抓飯,還是使用刀叉,這都是我們老祖宗早已經玩過的東西。

用手取食,源自動物的本能,因此,各人種起源之初,都要經歷這一過程。中國人也不例外。中國人手指的命名中,有根手指就叫“食指”。

用手取食,簡單方便,但隨着熟食出現,再用手抓就不大適宜,有被燙傷的危險。中國是用陶器、青銅器煮食最早、發展最成熟的國家,現在有考古成果認爲,筷子最初是用來夾食湯中的菜品。

筷子發明後,食物就可以切成絲切成丁而分別入味,從而使得烹飪手段更加豐富,飲食變得精細化了。

有個笑話。一個印度人來中國,怎麼也學不會用筷子,於是對中國朋友說,你們發明的東西多此一舉,我們印度人不用筷子,但是什麼都能喫。中國朋友笑着說,你們厲害,晚上我請你喫火鍋!

關於刀叉,中國人的祖先使用是非常早的。現在世界上最早發現的骨質餐具刀是在我國浙江河姆渡遺址,距今7000年。在我國西北齊家文化遺址中發現了一些骨制餐叉,距今至少4000年了。

在我國商代的一些遺址墓葬中也有出土刀叉餐具,表明商代時刀叉也是人們使用的主要餐具之一。有很多出土文物證明,刀叉的使用在我國一直持續到宋元時期,只不過是越來越成爲筷子文化的配角而已。

西方人使用刀叉作爲組合進食器具的歷史並不是很久遠。

古代希臘和羅馬喫飯是用手抓飯。到了中世紀,人們還是手抓飯喫。當時的教會認爲肉和其他食物都是上帝爲造福人類而恩賜的,用餐具接觸食物是對上帝的傲慢無禮和侮辱。

歷史學家雷亞·坦納希爾認爲:叉子起先曾在歐洲和近東使用過多年,但只是作爲廚房裏用的器具,廣泛使用叉子作爲餐具是從十世紀的拜占庭帝國時期開始的。

17 世紀晚期和18 世紀早期的歐洲刀叉,大致決定了現在歐美餐具的形式,19世紀的英國四尖齒的叉子後來成爲西方餐具的標準形式。

​與刀叉相比,筷子簡單、方便、造價低廉,功能更加完善。正如梁實秋在《雅舍談喫》裏面說的:“筷子運用起來可以靈活無比,能夾、能戳、能撮、能挑、能扒、能拿、能剝,凡是手指能做的動作,筷子都能。”所以,中國的進食方式進化選擇了筷子而不是刀叉。

中華文明無比厚重,從筷子文化就可窺見一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