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懷不落幕,蝦米音樂尚未到終局 "蝦米效應"背後的舊時光 蝦米音樂的阿里時代,功過幾何? 情懷不落幕,蝦米音樂尚未到終局 先聲話題

作者 | 範志輝

"不行!我不同意!蝦米你不可以關閉!""五年8萬首歌,54組歌單,留下來。""蝦米見證了我的青春!"

11月29日,微博認證用戶(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相徵發布的一則關於"蝦米音樂明年1月份關閉"的微博,而據微博用戶@果殼放大燈 則稱,蝦米音樂有關高管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

雖然蝦米官方迴應"不予置評",但是憑藉蝦米多年的影響力,這一消息瞬間登上微博熱搜,並持續在各大社交媒體發酵,引發了持續數日的懷舊潮。他們中大多數的青春歲月都有着蝦米音樂的陪伴,還有人因爲蝦米走上了音樂道路,因爲這次關閉傳聞從而瞭解蝦米特點的00後也有不少。

那麼,爲什麼蝦米音樂關閉的消息會引發如此大規模的輿論震動?從2013年被阿里巴巴收購以來,蝦米音樂的命運又是如何被改變的?在騰訊音樂娛樂與網易雲音樂兩強格局下,蝦米音樂是否真的走到了終局?作爲蝦米音樂9年的老用戶和音樂泛娛樂產業的觀察者,我想試着談論一下這幾個論題。

"蝦米效應"背後的舊時光

蝦米音樂誕生於2006年,一羣愛音樂的人在杭州的一家小咖啡屋打算從零開始,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音樂人和聽衆的困境。

蝦米音樂在PC時代的載體是蝦米網,但最早的時候也不叫蝦米網,叫EMUMO,取的是EARN MUSIC&MONEY的意思。個人理解,這裏麪包括兩層含義:一是讓用戶能夠享受到好的音樂服務,二是通過提供音樂服務中能夠讓音樂人和平臺掙到錢。

2008年,蝦米音樂網正式上線,憑藉"最全的音樂分類,最多元的音樂庫,最具氣質的編輯",以及100%靠計算,不依靠標籤,沒有人工分類,真正靠算法的音樂推薦機制,蝦米音樂成功贏得了大批用戶的認可。有數據顯示,早在2013年的時候,蝦米已經擁有了近2000萬的註冊用戶。

創立之初,蝦米音樂通過用戶間建立"上傳分享——付費下載——版稅分成"的激勵機制,讓蝦米迅速積累起了大批高品質且多元化的音樂內容,很多其他平臺找不到的專輯都能在蝦米上聽到。可以說,蝦米音樂這座"音樂圖書館"的建立離不開廣大音樂愛好者"一磚一瓦"式的貢獻。

由於南瓜、朱七等創始人本身就是資深音樂者,這也深刻影響了蝦米音樂的產品理念和氣質,以一些可見或不可見的小細節,融入在蝦米音樂的血液裏。

比如,歌曲一定要按照專輯裏面的順序排列,而不是按智能順序或者是單純的播放熱度;歌單製作完畢後,用戶可以選擇在歌曲前面添加推薦語;推出橫屏卡帶模式,暫停與切歌兩項基本操作也可以通過點擊兩邊的旋鈕來實現……也就是這些看似雞肋的功能,以及平臺營造的音樂社區氛圍,真正成就了蝦米音樂在愛音樂羣體中的口碑和美譽。

除了曲庫資料的嚴謹,蝦米音樂精準的AI日推、驚喜感十足的"蝦米電臺",也都是用戶心心念唸的功能,很多人音樂品味的提升都離不開蝦米的幫助。但現實很殘酷,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隨着在版權市場的弱勢,用戶數據也肉眼可見地流失,蝦米音樂在國內在線音樂市場的競爭中逐漸掉隊了。

在這次懷舊潮前兩個月,我就與朋友探討過蝦米音樂當下尷尬處境的原因,歸結起來就是"英雄白頭,壯志難酬"。我們都記得蝦米音樂在播放歌單後AI推薦了一首新歌時內心的欣喜,也從蝦米音樂精細嚴謹1000+的曲風流派分類中受益良多,只不過它成爲了很多人心底的精神家園,彌足珍貴,卻並不會像以前那樣頻繁打開。

這是用戶的兩難抉擇,也是一個小而美產品在資本衝擊下的時代宿命。或許某天會有人感慨,我們都欠蝦米音樂一個會員。

蝦米音樂的阿里時代,功過幾何?

在蝦米音樂傳出關閉的消息以來,很多人習慣性地將之歸因爲阿里不懂文娛。但如果以2013年1月蝦米音樂被阿里收購爲節點,其實事情並非這麼簡單。

時間回到2013年。基於對未來數字音樂市場的預判,蝦米音樂選擇接受阿里巴巴的收購,蝦米創始人王皓曾就此做過說明:"數字音樂市場這兩年會有很多的變化,會有點類似早期的視頻網站,未來會是一個大資本進入巨頭遊戲的時代,蝦米作爲獨立音樂平臺會比較危險,跟一些大的集團、大的平臺在一起,會安全一些。"

事實上也是如此。

2015年7月國家版權局頒佈史上"最嚴版權令",責令各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截至當年7月31日,各大音樂服務商累計下線了220萬首音樂作品,一些小平臺當時就被洗牌出局。2018年,累計用戶數量超過4億的多米音樂也宣佈停運。某種意義上說,蝦米音樂選擇投入阿里巴巴的懷抱從戰略上並沒有問題,正如王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所說,"不賣當年就是死了"。

而在加入阿里巴巴後,蝦米音樂的氣質、調性和宗旨始終也沒有變過,依然服務於用戶多元化的視聽需求,幫助用戶發現好音樂。

比如,在加入阿里巴巴半年後,蝦米音樂就推出了"音樂人平臺",次年在國內首推音樂人扶持計劃"尋光計劃"第一季,近幾年蝦米音樂也先後推出蝦米趴間、AI電臺、極速試聽、番你街等功能,不斷在數字音樂領域進行探索和嘗試,用更多創新的產品功能滿足用戶更高階的視聽需求。

只不過,在全行業紛紛加緊佈局獨家版權的時間點,蝦米音樂在運營和戰略上處於被忽視的狀態。在錯過第一輪版權搶購潮後,在線音樂市場甚至出現了有錢也買不到版權的尷尬情況,即便國家版權局要求轉手率達到曲庫的99%,但1%的核心版權始終是牽制對手的王牌。

換句話說,在版權流失的同時也導致用戶了大量流失,蝦米音樂就這麼漸漸地失去行業主動權。而隨着音樂產業從播放器進入短視頻和泛音樂時代,專注小而美的蝦米音樂的落寞,其實也是有着時代的無奈。

情懷不落幕,蝦米音樂尚未到終局

對於全球的音樂從業者來說,音樂都是一個慢生意,無論是創作者、唱片公司還是音樂平臺,爲愛發電是常態。那麼,此次陷入關閉風波的蝦米音樂,最終將歸向何處?

接近蝦米的人士向音樂先聲透露,儘管蝦米音樂關閉尚未得到確認,但可以肯定是,蝦米音樂人業務一切正常,會繼續服務獨立音樂人及合作伙伴;而蝦米的曲庫中臺團隊會繼續服務阿里其他業務。

從這個信息中可以看出,阿里巴巴對於音樂領域的佈局方式或許有了新的規劃。考慮到在今年8月份阿里88VIP與網易雲音樂達成戰略合作,給予會員從蝦米音樂和網易雲音樂之間進行選擇的權利,以及去年9月阿里巴巴、雲鋒基金等以7億美元戰略投資網易雲音樂,或許蝦米音樂未來可能的存續形態將更多從to C轉向to B,爲天貓精靈爲代表的硬件產品和優酷、大麥等阿里文娛體系提供支持。也就是說,阿里音樂不會放棄音樂賽道,只是可能會以不同的形態參與。

當然,雖然蝦米音樂關閉與否並未得到最終確認,但音樂行業的長遠發展無疑需要蝦米這樣的產品。像蝦米這樣用音樂去傳遞的情懷、對塑造大衆音樂品味所做的貢獻,正是音樂產業不可或缺的,以長尾驅動市場的小而美情懷也不會落幕。

先聲話題

話題內容:從to C轉向to B,你是否看好蝦米音樂今後的發展?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觀點和看法,我們將會在本週發佈的文章推送內,從所有留言評論中,擇優挑選2位讀者,各送出先聲精選的好物一份。獲獎名單將在每週日的“先聲週報”欄目中公佈,請保持關注。

排版 | 安林

本文爲音樂先聲原創稿件,轉載及商務合作,請聯繫我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