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y "Educated" | 這個世界有唯一的真相嗎?

這固然是一本一旦翻開便停不下來的好書。否則也不會得到奧巴馬、比爾蓋茨的親自推薦,並給予讚譽。

根據她的回憶錄,Educated(中文譯名,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Tara Westover,出生於美國愛達荷州山區一個摩門教的家庭,17歲前從未坐在過教室裏,生活在一個極度扭曲、自成一體的小世界——父親是個偏執、狂熱的survivalist, 不信任政府、醫療、教育等機構,因此父親禁止她上學、去醫院,開車沒有保險,家庭所有成員一概不繫安全帶。

從Tara七歲起,家裏就在爲“末日降臨”做準備、屯物資:數不盡的桃子罐頭、槍支彈藥,甚至金幣、汽油。母親是助產士、草藥師(沒有執照),她雖有自己的見解和力量,但時常搖擺,甘願屈服於父親的極度偏執。家裏有七個孩子,其中一個哥哥,有着暴力傾向。

他們從不去醫院,即便發生嚴重的車禍、事故。因爲父親的偏執,全家人不止一次地經歷車禍,母親爲此有了偏頭疼後遺症;在父親的廢料場裏,沒有任何安全措施,父親因爆炸而嚴重燒傷,哥哥們的腿被燒焦以及手指頭被切斷。

十歲那年的冬天,Tara爲父親的廢料場工作時,從掛車的箱子摔到鋼鐵廢墟上,膝蓋被鐵尖刺破……一手造成這一局面的父親沒有載她回家,更沒有載她去醫院,而是讓她走回家自己找媽媽去治療。

前一秒,哥哥Shawn是Tara最貼心的朋友、最溫暖的哥哥,下一秒他會拽着她的頭髮,把她的臉按進泛着黃的馬桶裏,強迫她承認自己是妓女;他也會把她的手腕折斷直到她屈服,他甚至威脅過要殺掉她……

媽媽看到過一切,但她沒有選擇保護Tara,視而不見,就像她會對自己的真正想法視而不見,一味附和她丈夫。

通過作者的描述,生活在現代文明世界的我們,覺得這一家人簡直是荒謬到令人髮指。我們視爲理所當然的一切,在那裏,不復存在。

然而17歲時,她進入楊百翰大學(BYU),最終獲得劍橋博士學位,並進入哈佛大學訪學。多年的反覆掙扎後,她終於選擇了逃離父親構造的狂熱世界、哥哥的暴力和母親的軟弱及搖擺。

這樣的逆轉,比小說情節還要激盪人心,不是嗎?尤其是當你想到,這確實發生在21世紀美國的某個角落。

兩天便看完這本近400頁的書,我首先感到的也是一種對作者人生大翻轉的暢快之感,並感到一種希望的揚升之感,可是second thought卻是,wait a minute, 這裏面還有一絲異樣的諷刺之感。

01.

關於

“真實世界”

除去爸爸的偏執和哥哥的暴力不說,Tara逃離出那樣的環境固然是好,可她一頭栽進的現實文明世界又是什麼?

進入大學後,Tara的認知逐漸迴歸“正常”,從不進醫院的她,也打了疫苗,並暗示到:她的家人竟然從來不相信疫苗,這不可理喻。

但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聲音表示,疫苗的安全性並未得以證實,甚至弊大於利,歸根結底,是利益機構掙錢的產物。人們不再順應大自然的循環與規律,而是肆意破壞,且瘋狂發展科技去“彌補”自然,殊不知我們離智慧和諧越來越遠罷了。

因此Tara一頭栽進的世界,不正是這麼多年來,接受過精英教育的我們發現這樣的人生行不通時,開始逃離出的世界嗎?

Tara的媽媽會草藥,接生,不倚賴現代醫療系統。迴歸“正常”社會後的Tara開始對母親用半邊蓮、美黃岑酊劑來止牙痛持着諷刺態度(雖然沒有明說),而喫下止痛藥。她不再相信來自大自然的草藥,像個現代人一樣,更相信見效快的西藥。可她忘了母親的草藥治好了爆炸引起的嚴重燒傷、因嚴重車禍產生的偏頭痛。如果說她的家人從來不去醫院,而她們一家九口人仍然健康,甚至常常死裏逃生,這不是更能說明一個有趣的事實嗎。

我從一個精英模式的世界——仰仗邏輯、科技卻犧牲自然、智慧——逃離,而tara則剛好逃進這個社會,不僅得到一席之地,獲得廣泛讚譽——她的經歷被視爲一則極爲勵志的故事,她接受了比爾蓋茨的採訪,奧巴馬在自己的facebook主頁上親自推薦這本書,她上了美國最有名的節目:艾倫秀和歐普拉秀。

這讓我想起《楚門的世界》。楚門最終看清虛假世界的破綻,頭也不回地要踏入新世界,人人都相信這是個美好大結局。我卻在想,楚門終於得以逃離那個以自己爲“玩偶”的虛假場景世界,一頭扎進大衆所在的“真實”世界。但是,這個所謂的“真實世界”到底有多真實?

有人問我,某個靈性老師所說的那一套是真的還是假的。我說,沒有絕對真實,看你在哪個層次。可對方依然不依不撓地問,那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我說,我沒有你頭腦想要的那個答案。我不覺得我們有繼續溝通的空間。

絕對的真實,不存在。帷幕之下,這正是地球遊樂場的最大特色。

02.

關於

記憶、故事與歷史

你或許覺得Tara的故事非常勵志,但她並不是第一個從家裏“逃離”的人,也不是最後一個。哥哥Tyler是第一個拿到學位的人,讀到博士,並結婚生子。最小的哥哥Richard也讀到博士。你會驚訝,這樣扭曲的家庭竟然出了三個博士生。但我們無法從Tara的回憶錄中得知,這兩位是如何逃離家庭“魔掌”的。

Tara選擇去參加ACT(美國大學入學考試),也是出於Tyler的鼓勵和幫助。Tara和家人決裂後,哥哥Tyler是唯一沒有捨棄她的家人。Tara這本書的題獻,寫着:獻給泰勒。可見這個哥哥在她心目中的分量。

然而,Tyler在Goodreads上公開表示過,他所經歷的故事版本和Tara所描述的有些出入,但他仍盡最大可能支持Tara。對於Tyler自己的教育,他提到,他之所以得以被本科學校錄取並獲得獎學金,以及後期同意接受offer到離家更遠的州攻讀博士,父親給予了支持和鼓勵,父親甚至給了他去大學的第一個理由。

當然,孰真孰假,遠隔千里的讀者是不可能搞清楚的。但其實這並不重要。

爲了迴應Tara的Educated, 媽媽寫了一本回憶錄,叫Educating. 當讀者指出她們兩人的版本如此不同時,"Memories are fickle things",媽媽在facebook上這樣回覆讀者。

回憶是不可靠的。記憶不僅有着偏差,也帶着個人的有色眼鏡。每個人仍可以講出自己視角的故事,只是不必過於捍衛自我視角的唯一真實性。

事實上,我們的所見、所聞、所感,都是帶着自己的獨特濾鏡來看世界。因此,每個人經歷的“事實”都不可能相同。

古羅馬皇帝Marcus Aurelius,也就是寫了《沉思錄》的這位,說:

Everything we hear is an opinion, not a fact.

Everything we see is a perspective, not the truth.

我們所聽到的,是個觀念,而非事實。

我們所看到的,是個視角,而非真相。

由此擴充到人類的歷史。自古以來,成者爲王敗者爲寇,歷史皆由“成者”來書寫,並定義。因此,我們讀到的歷史不過是成功者視角的故事罷了。

既然如此“混亂”,我們普通人又該如何過一生呢?找到平衡點,是一生的功課。

03.

關於

Where to draw the line?

對於事情的見解,什麼是中正?什麼是偏見?什麼是偏執?什麼又是妄想?

Where to draw the line?

記得在剛到美國的課堂上,老師每每提出一個問題,幾位同學回答提出自己的觀念後,我的筆仍然懸在空中——我等着老師說出標準答案,才落筆記錄。可結果往往是,老師們只是稍微點評同學們的回答,然後move on。留下錯愕的我,以及筆記本上的空白。我的內心在咆哮:那答案到底是什麼!

從小我們受到的教育是,問題都有一個標準答案,這是一個非黑即白的世界。但現在我知道,這是個沒有答案的世界,唯一的答案在你心中。

問題本身,永遠比答案更有價值。

04.

關於

內在的矛盾與和解

最後一次離開家,父、母、Tara心裏都明白,這是最終一別。父親給了她一個僵硬的擁抱說:“我愛你,你知道嗎?”

“知道。但那從來不是個問題。”這是她對父親講的最後一句話。

在很長一段痛苦的時間裏,Tara的內在矛盾在於:Tara的自我意志和新生活,與她的家人是對立的,只能二選一。Tara選擇前者而不得不與家人決裂後,她仍然痛苦且迷惑:如果我還愛着我的家人並想念他們,那是不是證明我的選擇是錯的?是不是有問題的是我自己?

最終,Tara找到了她的自洽:

You can love someone, and still choose to say goodbye to them.

You can misss a person every day, and still be glad that they are no longer in your life.

你可以愛着一個人,並依然選擇和他們說再見;

你可以每天想念一個人,並依然高興他們不再出現在你的生活中。

不再懷疑自己版本的故事(相對的),原諒和接受自己。沒有懷疑,只有接納,我想也是我們普通人得以自洽的方式。

書的扉頁,是維吉尼亞伍爾夫的話語:

過去總是美好的,因爲一個人從來都意識不到當時的情緒;它後來擴展開來,因此我們只對過去,而非現在,擁有完整的情緒。

作爲書來說,似乎有個完滿的大結局——作者逃離“桎梏”,不再懷疑自己,內在的困頓也找到答案,在物質世界有着一席之地。不過,生活從來不是happy ever after,而是活着的每時每刻。

你呢?也想要聽到你的聲音。

~The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