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互聯網:完美拼圖的另一塊

文/孟永輝


以B端爲主要用戶和改造對象的全新時代正在來臨,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產業互聯網的概念便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的。


儘管B端時代被稱作“產業互聯網”,但是,它的底層驅動力似乎早已與互聯網技術無關,單單看看玩家們對於以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爲代表的新技術的佈局,我們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既然產業互聯網與“互聯網”本身並沒有太多的聯繫,那麼,爲什麼產業互聯網的概念當中依然有“互聯網”的影子呢?


按照我的理解,這主要是與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本身與互聯網技術之間的某種承繼關係有關。


我們看到的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其實都是建立在互聯網時代的數據積累之上的,而區塊鏈技術則是以互聯網技術爲改造對象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與其把產業互聯網看成是一個獨立的存在,不如將產業互聯網看成是消費互聯網的深入和進化。


這其實是符合行業的發展規律的。


因爲無論是一個行業來講,還是一個社會也罷,人們總是會選擇最容易切入的地方投身其中,而後再去解決那些比較難解決的痛點和難題。


從消費互聯網時代向產業互聯網的進化便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出現的。


儘管產業互聯網的內在邏輯、驅動技術和商業模式都已經與消費互聯網時代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但是,我們依然要客觀、理性地看待消費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之間的關係,以此來找到適合產業互聯網發展的正確方式。


正視消費互聯網,產業互聯網的新開始


當以新零售爲代表的產業互聯網的概念被提出,我們最爲直接的一個感受就是參與者們都在極力撇清它們與消費互聯網之間的關係,從而確立自身在產業互聯網上的戰略制高點。


如果需要在資本市場上重新去講述一個新故事的話,這種割裂消費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之間聯繫的做法是適合的。


如果真正進入到產業互聯網的發展時區,我們首先要做的或許並不是割裂與消費互聯網之間的關係,而是要正視它與產業互聯網之間的關係。


產業互聯網,消費互聯網的再進化。筆者始終認爲,所謂的產業互聯網並不是一個憑空出現的概念,更不是一個與PC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時代沒有任何聯繫的存在,從本質上來看,產業互聯網是消費互聯網的再進化。


當消費互聯網時代的發展進行到一定階段之後,產業互聯網的萌芽纔會出現。


所謂的消費互聯網時代發展到一定階段,其實就是當支撐消費互聯網時代發展的流量和資本紅利見頂之後,產業互聯網纔會出現。


的確,經過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之後,驅動消費互聯網時代發展的流量和資本紅利基本上已經被消耗殆盡,我們看到的以電商、互聯網金融、在線教育、共享單車爲代表的互聯網模式遭遇困境便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的。


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尋找破解這些互聯網模式發展困境的方式和方法,以產業互聯網爲代表的全新模式便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的。


所謂的產業互聯網其實就是需要尋找消費互聯網之外的全新發展模式,通過這種全新的發展模式來達到實現新發展的目的。


這種發展模式並不是與消費互聯網毫不相關,而是以消費互聯網爲起點,以消費互聯網爲樣板,是對消費互聯網的再進化。


比如,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以阿里、騰訊和京東爲代表的產業互聯網的玩家都在消費互聯網時代完成了原始積累,以保證他們在產業互聯網時代有足夠的實力參與其中,我們看到的很多產業互聯網的賦能者多半都是經過消費互聯網的探索的,在消費互聯網時代他們探索的是建構在流量和資本爲主導的發展模式上,而在產業互聯網時代,他們探索的是建立在賦能和改造爲主導的發展模式上。


正是因爲如此,所謂的產業互聯網並不是憑空出現的,它是消費互聯網的再進化,消費互聯網不僅提供了產業互聯網時代所需要的能量,而且還爲產業互聯網提供了成長的沃土。


產業互聯網,消費互聯網的補充與完善。如果我們把行業與社會的互聯網化的過程看成是一個“圓”的話,消費互聯網時代僅僅只是完成了這個“圓”的一半,只有真正完成了這個“圓”的另外一半,行業和社會的發展纔算是真正完整。


產業互聯網便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的,可以說,它是消費互聯網的補充和完善。


以改造對象爲例,在消費互聯網時代,我們通過建構平臺、營銷運營的方式改變的是以C端用戶爲主要對象的生活與消費方式。


我們看到的“互聯網+”模式便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的,同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變遷的。經過了PC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之後,以C端爲主要改造對象的發展紅利基本上已經見頂,人們的生活與消費方式基本上已經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


時至今日,人們的喫穿住用行各個方面幾乎都與互聯網產生了密不可分的聯繫。


消費升級便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的。


當消費互聯網的發展方式因流量和資本的紅利見頂而遭遇困境的時候,我們需要對產業端進行升級,以達成供求兩端的再度對接,於是,產業互聯網的概念便被提出。


所以,產業互聯網是消費互聯網的補充和完善,它關注的是消費互聯網時代被忽略的,甚至是來不及做的工作,從而讓行業和社會的發展更加完美。


我們現在看到的新制造、新金融、新零售等產業互聯網的概念,其實都是在補充和完善消費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模式,以達成行業和社會發展的全面與完整。


可見,一味地割裂消費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之間的聯繫,甚至將產業互聯網看成是一個孤立存在的做法非但無法讓產業互聯網獲得領先,反而還會讓產業互聯網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最終失去絕佳的發展機會。


正視消費互聯網,並且真正理順它與產業互聯網之間的關係,才能真正讓產業互聯網的發展有破有立,持續進化。


以消費互聯網爲鑑,產業互聯網的着力點在哪?


站在消費互聯網的角度,我們才能找到產業互聯網的發展新方向。


可喜的是,經歷了早期的野蠻生長和盲目加持之後,產業互聯網的發展開始步入正軌。


越來越多的玩家開始放棄以資本和流量爲主導的發展模式,通過深度介入與賦能的方式投身到產業互聯網的發展過程當中。


那麼,以消費互聯網爲鑑,產業互聯網的着力點在哪呢?


B端,產業互聯網的新藍海。在消費互聯網時代,得流量者得天下是贏得市場的金科玉律,即使是處於頭部的互聯網平臺都是如此。


正是因爲如此,我們看到幾乎所有的消費互聯網玩家都將發展的生命線聚焦在了流量上,建構龐大的流量池成爲他們追求的主題。


但凡是在消費互聯網時代能夠生存下來的玩家,都是那些掌握了海量流量,並且可以對流量進行收割的玩家。


到了產業互聯網時代,B端用戶取代C端用戶成爲新的改造對象。


同消費互聯網時代通過燒錢補貼的方式來獲得流量不同,在產業互聯網時代,B端用戶更加關注的是產業互聯網的大S們對於自身的生產和供應流程的深度改造。


在這個大背景下,B端用戶,成爲產業互聯網的新藍海。


儘管B端用戶在數量上並不如C端用戶那樣龐大,但是,B端用戶在縱向上的需求卻是C端用戶無法比擬的。


如何從縱向上着手對B端用戶進行一次全流程、多角度的深度賦能和改造,成爲產業互聯網時代的玩家們必然要思考的重要課題。


基於深度賦能和改造爲發端的全新發展給我們帶來的想象力絲毫不比消費互聯網時代差,因此,發力B端,找到深度賦能和改造B端的正確方式和方法,成爲產業互聯網時代的全新藍海。


承繼於互聯網的新技術,產業互聯網的新動能。無可否認的是,新技術是產業互聯網時代的主要驅動力。我們看到的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爲代表的新技術幾乎都是產業互聯網時代的新動能。


須知,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爲代表的新技術並不是憑空產生的,它建立在互聯網的基礎之上,拋開了互聯網,片面地談新技術,其實是毫無裨益的。


因此,承繼於互聯網之上的新技術,纔是產業互聯網的新動能。


站在消費互聯網的角度來尋找產業互聯網的着力點的話,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尋找互聯網技術與新技術之間的關係,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讓互聯網技術的功能和作用發揮到最大,而且可以讓新技術少走彎路,以更快的速度發展。


由此,承繼於互聯網的新技術,纔是產業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新動能。


既然是承繼於互聯網,那麼,我們就要找到互聯網技術與新技術之間的聯繫。


在這個時候,互聯網技術不僅是新技術成長的土壤,而且甚至還會扮演新技術的改造對象的角色。


理順了這樣一種關係,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動能纔會是有所繼承,有所創新的,產業互聯網的發展纔會是有所突破的。


結語


當產業互聯網的風口成爲不爭的事實,我們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投身其中。


爲了凸顯產業互聯網與消費互聯網之間的不同,很多人開始有意無意地割裂消費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之間的聯繫,以繼續延續他們在資本市場上所講述的美好故事。


事實上,這種方式非但無法彰顯產業互聯網的特殊性,甚至還會將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帶入到發展的死衚衕。


正視消費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之間的關係,並且找到產業互聯網發展的真正着力點,才能真正讓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帶入到全新的發展階段,最終消費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才能拼就行業發展的完美拼圖。


—完—

 

作者:孟永輝,資深撰稿人,專欄作家,特約評論員,行業研究專家長期專注行業研究,累計發表財經科技文章超400萬字支持保留作者來源的分享,轉載請保留作者版權信息,違者必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