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了很多知識碎片,卻不知道怎麼用?這本書告訴你答案!

不得不承認,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都是填鴨式的,老師在課堂上不停的講述,我們在下面認真的記錄筆記。

但是作爲從這樣的教育體制裏走出來的孩子,我發現自己幾乎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高中開始文理分科,可是我完全不知道怎麼選,有的同學家長有文化有見識,可以給出很好的建議。

但是對於像我這種父母一輩子沒離開過黃土地的農村孩子來說,選擇就沒那麼容易了,最後還是跟着要好的同學,隨大流選擇的理科,自然大學也是跟理科相關的。

現在的我已經大學畢業10年,而工作10年後竟然發現,自己非常喜歡讀書和寫作,甚至在我的職業生涯測評裏,我的語文能力是最高分,這個時候我才明白,爲什麼我在高中的時候看完雜誌和小說以後會覺得開心,那是我天生的一種能力。

但是在高中的我,並沒有思考的能力,去發掘自己的真正興趣所在。

所以我特別想把思考力這件事情跟大家分享一下,不管我們現在在什麼階段,都應該去提高自己的思考力,讓自己的人生過的明白。

如果我們已經爲人父母,那就更應該把思考力早早的教會給孩子,讓他們不再走我們的老路,而是早點想明白自己要過的人生,在往後的日子裏奮力前行。

我自己已然如此,我更希望我的孩子能夠早早的就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做選擇的時候,思考方方面面,做出自己認可而不後悔的選擇。

那麼,思考力能不能鍛鍊呢?當然能!

《思考的整理學》就是這樣一本教我們提高思考力的書籍,書中講述了多種方法來收集我們碎片化的思考或者靈感,將這些靈感孵化成我們的思考,變成我們的創意。而隨着思考力的提升,我們的表達也變的越來越有深度,不再是零散的沒有主題,只是浮於表面的表達了。


《思考的整理學》的作者是日本的思考大師外山滋比古教授,他是日本百萬暢銷書作家,而且在大學任教幾十年,對於如何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而這本《思考的整理學》1986年第一次出版以來,時隔30多年,仍然是日本大學生必讀的書目,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可見外山滋比古教授的觀點是多麼的具有價值。

01到底什麼是思考的整理

那麼思考到底應該怎麼整理呢?書中也給出了明確的定義。

“思考的整理,就是讓處於初級階段的思考爬山抽象的梯子,讓他不斷前進。如果思考只停留在第一階段,那麼無論時間怎樣流逝,也只是膚淺的想法罷了。”

簡單的說,思考的整理,不像我們整理物品那樣,留下重要的或者有用的東西,丟棄或者合併不需要的東西,這只是物理的整理。

思考的整理更像是量變產生質變,將你的比較初級的想法、知識等等進行升級,成爲更高級別的思想,甚至是普世化的道理。

要想做到思考的整理沒有那麼容易,但是也沒有那麼難,有一些簡單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儘可能的做到思考的整理。

02 隨時收集散落的信息和靈感

當我們要進行某一個項目或者主題的研究時,最先需要做的就是收集各種信息。

但是這些信息不會一下子就跑到了我們的面前,而是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過程中持續的留心去收集。

書中推薦了三種方法收集信息和靈感,分別是剪報法、卡片法、筆記法,其實根本來講,三種方法的基本原則都是隨時隨地的收集和記錄。

剪報法,顧名思義就是在你看到的報紙雜誌裏,有你覺得需要收集起來的文章或者信息,就剪下來,放進自己的剪報本里。

如果需求比較簡單,比如都是和工作相關的剪報,那就全部放進一個本子裏就好,如果還要做區分,則要用不同的本子進行分類了。

卡片法和筆記法有點類似,都是在讀書過程中,覺得書中有觸動自己的地方,及時的記錄下來,包括書中的內容以及你的感受。

此外,還有你隨時隨地冒出來的一些想法,也可以寫作卡片或者你的筆記本里。

但是這三種收集方法都面臨着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收集的資料越來越多,該如何安放這些剪報本、卡片和筆記呢?

其實在讀到這個方法的時候,我有些疑慮,如今電子產品如此盛行,我們還需要做這樣的剪報本、卡片嗎?

最後我想明白了,這些方法可以隨着時代的發展進行迭代。

作者工作的年代,連複印機都很匱乏,更別提我們現在應用的各種電子工具了,所以他只能採用這樣比較原始的方法。

但是這是他人生經驗的總結,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根據我們的需要,將這套方法的邏輯,搬到電子化時代。

比如當我們看到一些自己特別喜歡的自媒體文章時,可以隨手將文章轉存到雲筆記本里,並且根據這篇文章的內容以及你關注的點進行標籤化管理。

我們讀到的雜誌或者報紙,可以拍照傳到我們的雲筆記裏,註明出自哪裏以及頁數等信息。

這些就是傳統剪報法的升級。

讀書的時候,我們看到了一些片段,讓我們深有感觸,也可以隨時記錄到雲筆記裏。

還有隨時隨地冒出的一些靈感、想法,都可以隨時隨地的記錄到雲筆記裏。

這就是卡片法和筆記法的電子化升級。

而且雲筆記本都可以爲每篇筆記做多個標籤,如果出現了收集的信息隸屬於不同的交叉領域的情況,我們就可以在同一個筆記下標記多個標籤,便於我們的管理。


隨着我們收集的信息越來越多,我們又該怎麼去整理這些信息呢,這就是我們下面要說的事情,用遺忘法發酵這些信息,做第一次思考的升級。


03遺忘法發酵初級想法

我們從小到大都非常不喜歡“遺忘”這件事,但是《思考的整理學》卻告訴我們遺忘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它在幫助我們根據價值觀,在頭腦裏留下重要的事情,忘記不重要的信息。


我們現在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的頭腦每天接受着各種各樣的信息或者知識。

如果把我們的頭腦比作一個倉庫,接受的這些信息或者知識,就是在向倉庫裏不停的堆積東西,倉庫的東西越來越多,最後什麼都放不下了。

是遺忘幫助我們清理了一些我們潛意識裏認爲不重要的東西,才能讓我們的大腦倉庫能夠有空間容納新的東西。

而這個清理的過程,就是我們收集到的各種信息的初步發酵。

此外我們還收集了很多信息到我們的系統裏,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剪報本、卡片和筆記,當然也可以是你自己的雲筆記。

這些信息,需要我們定期去查看和整理。

當我們第二次查看這些信息的時候,發現有些信息我們似乎沒有興趣了,而有一些信息,看到以後會激發我們有更多的想法。

那麼我們沒有興趣的那些信息,就是要被我們第二次淘汰的信息。

因爲經過一段時間的沉睡以後,我們遺忘了當時收集他們的感覺,淡忘了爲什麼收集這些信息,所以他們對我們不重要了。

這是遺忘帶給我們的第二次發酵,讓那些能夠經受住時間考驗的,我們真正感興趣的東西浮現到我們的面前,而那些看似重要,實則我們潛意識裏並不在意的東西,在這個過程中也逐漸淡出了了我們的視線。

第二次發酵後的想法,我們要怎麼處理呢,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講的筆記法,用思考筆記來完善我們的思想,完成思考的進一步整理。


04筆記法完善想法,成爲自己的思考

我們還是先按照書中作者的介紹,給大家介紹這個方法的邏輯思路,然後再根據我們現在的電子化手段,把這個方法迭代升級一下。

我們將上一步經過時間沉澱後的想法,整理到筆記本里,作者稱之爲遞進筆記本,整理的過程,要把原筆記下的所有想法都謄抄過來,然後在謄抄的筆記下,再加上自己最新的想法或者收集到的信息,甚至可以加上一些剪報等信息。

這樣整理過後,你的想法會更加的成熟和完善,而且記錄到遞進筆記本里的東西,一定是你長時間內都非常有興趣的內容,這些內容,你可以自己整理成文章,甚至是專欄,來做更加深入的研究,不停的輸入和輸出。

遞進筆記本的方法,也是找到自己內心真正想做的事情的一個方法,長期堅持這個方法,一定讓自己受益匪淺的。


接下來,我們把這個方法迭代一下,升級到電子化如何操作。

其實也比較簡單,操作方法與前面說的一樣,只不過把操作的過程放到了你的雲筆記上,我們可以建立一個筆記本組,在這個筆記本組裏,按照一定的規則分好類,然後建立筆記,把你再次看到之後仍然興趣濃厚的信息和主題拷貝過來,再加上自己最新的想法以及最新收集的信息,並且可以在以後都可以隨時增減信息。

這樣的方式比紙質的遞進筆記本更靈活,更方便。


思考的整理並不是簡單的物理整理,也就是扔掉不需要的,保留你認爲重要的,而是思想的昇華,將你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的一些零散想法,收集起來,然後經歷遺忘和沉睡,留下你內心真正有興趣的想法,這些想法再經歷時間和潛意識的作用,升級到更加完善的想法。

所以思考的整理,是我們思想的升級迭代的過程,是讓我們更加清楚自己的方向,清晰自己的興趣所在的一個過程,對我們每個人都是非常有用的。

如果對思考力有興趣,大家可以讀一讀這本日本思考力大師外山滋比古教授的《思考的整理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