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元稹的《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

古往今来,菊花都是文人墨客的挚爱,吟咏菊花的诗作也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饮酒》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一句。自此以后,菊花在很多场合都与陶渊明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成为其精神的一种象征。

所以,在元稹这首《菊花》的第一句“秋丛绕舍似陶家”中,作者直接就用“陶家”来代指菊花。一个“绕”字即写出了菊花之多,也点出了环境的幽静雅致。元稹将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由此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文人,抛开人品不论,其性情之中也有纯洁高雅的一面。

第二句“遍绕篱边日渐斜”是写诗人专注看花的情景。诗人赏菊兴致浓烈,绕着东篱观赏,直至落日西斜。从诗作中,可以想见诗人赏菊时是多么悠闲自适。一个“遍绕”写出其爱菊之情,与五柳先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充满了对菊花的喜爱。

诗作后两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写出了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在这两句诗中,诗人先否定后肯定,一抑一扬,指出自己之所以钟爱菊花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因为在秋天,菊花是百花之中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了,便无花可以观赏了。

因此,后凋的菊花自然会得到诗人的珍爱。不过对于此种说法,也有诗词爱好者不以为然。甚至还有人批评元稹是胡说八道。菊花开后并非无花,事实上,至少还有梅花。对此,我们不必过于纠结,这不过是诗人对菊花的一种特殊爱好而已,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坚贞品格的赞美。在爱情上,元稹固然很渣,但不代表他就是个低俗的人。至少,他的审美水平还是挺高的。

“咏菊”本来是古典诗词中非常平常的一个题材,但是元稹此诗却发掘出了不平常的诗意,新颖自然,淡雅朴素,饶有趣味。与他那些缠绵悱恻的爱情诗相比,这首诗显得那么纯洁朴素,清新雅致,千百年来感动了很多文人。宋代诗人王安石就对它倾心不已,仿写了很多诗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