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季 247|你能爲教育做什麼

你能爲教育做什麼?

教育不是例行公事,教育甚至不分場合,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說,沒有嚴格意義上的上下班,這便是教育;教育不是單純的流水線作業,教育需要愛心,也需要耐心,甚至要做很多無關緊要的工作。我們的努力也許不被看見,然而,即便這樣,我們也要爲教育做點什麼。

作爲普羅大衆中的一員,我爲自己成爲一名教師而感到驕傲,我們能做什麼呢?我們能做的其實有很多,比如:配合教育機構做一些實踐的調查研究,這樣制定出來的教育政策纔會更加通行實用。前些日子,還真有一家教育機構需要一些學生的實際數據,我想,以調研的方法收集學生的一些真實想法,也會更有利於以後教育教學的發展。於是,想都沒想,毅然承接了這項任務。毛澤東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調研要求的嚴謹度,足以說明主辦方對這項工作的重視,而不是簡單的論文陳述。我以爲作爲任何一名教育工作者,都會很樂意去做這件事,因爲這是爲了教育更加合理有序的發展,平時還沒有機會呢。於是趕緊聯繫了一所學校,還好校長一口就答應了,說到了週末不好安排,週一馬上安排。

多易必多難,事情剛開始進行得順利,並不是什麼好事。

今天,當我再次問校長:“問卷的事情怎麼樣了?”校長許久纔回復,說:“學生又不拿手機,得讓家長完成。”我說:“沒有那麼複雜,在信息課上,由老師指導完成就可以了,用時不超過二十分鐘。”校長說:“不是每節課都在等着你的問卷調查,以後別再安排這類事情了!”我一下子不知道說什麼纔好,趕緊給校長道歉:“給您添麻煩了,如果您覺得麻煩的話,不用做了,我再想辦法聯繫其他學校。”然後校長丟下一句:“別一天多管閒事”,再無下文。

殊不知我又犯了同一個錯誤,因爲之前覺得校長說話爽快,在沒有收到校長回覆之前,將12月份資助一名學生的事情也讓校長代爲辦理,其實也很簡單,就是轉交助學金,然後收取孩子領取助學金的證明。我以爲資助的事情,人人樂意去做,贈人玫瑰,手余余香,雖是代爲傳達,但至少我們也算愛心傳遞路上的一個環節。結果,當校長把孩子收取助學金的證明給我發過來的時候,說:“現代科技發達了,既然資助人能給得起孩子資助,何苦還要孩子收到助學金的證明?”我馬上解釋:“這是資助方的要求,我沒有直接對接資助人,再說無條件接受助學金,讓孩子打個收據,這不算大麻煩吧?再說,孩子因爲資助生活條件會相對改善一些,我們應該爲孩子感到高興呀!”校長說:“又是證明,又是拍照,麻煩死了!虛僞——”我連忙道歉:“給您帶來麻煩,對不起!這樣的事情,以後保證再也不會發生了。”結果收到校長的回覆是:“謝謝!”一件高大上的愛心資助卻生生被校長說成虛僞,我心裏着實有些難過,感慨萬千。

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難道我們的職責僅僅是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田嗎?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可以在8小時之內幹好分內的所有工作,下班時間到了的時候,可以雄糾糾氣昂昂地走出校門。在假期,我也可以橫躺着從白天到黑夜,從黑夜到白天地追劇,這樣說來,我這些年所有的努力不都是走在“傻子”的路線上嗎?教育的事情,在教室裏我就可以做的得很好,何必在走路、週末、假期的時候,還不斷外出學習提升自己呢?何必在無關緊要得時刻,還想着教育的事情呢?工作嘛,完成任務就行,我還何苦做那些資助學生的事呢?何苦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帶領人們開展一系列公益讀書活動呢?

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我完全可以讓自己很輕鬆,何苦要讀那麼多書,寫那麼多關於教育的文字呢?但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無法說服自己不去這麼做,我覺得做這些事情,就是我的職責,是老天降於我的責任,不可推卸。

我常常納悶,一個區域爲什麼那麼多人一起來推動教育,可教育還是無動於衷呢?今天,我明白了原因。在教育這份崗位上,更多老師甚至校長把自己的職業純粹當作例行共事而費力應付。

前一段時間,兒子跟班裏的一位小朋友發生了一些爭執,放學的時候我們兩位家長找到老師協商處理,老師說:“以後自己把自己家的孩子管好,我們也有上下班時間。”上下班時間,也許對於業務人員來說有明確的上下班的界限,但教育職業的特殊性,上下班在某種程度上並沒有嚴格的界限,即使下班,也不過是將“教育”這件事轉換了地方而已,教育依舊在發生,教育豈是能用上下班衡量清楚?按時上下班,也許對於其他行業來說算是一種優秀的衡量,但在教育這個職業中,能夠按時上下班,絕對做不出好的教育。

教育,如果沒有滿腔的熱情,對於孩子又何來的愛心呢?如果凡事嫌麻煩,那麼世間上還有什麼事不麻煩呢?

眼下教育問題日益凸顯,雖然改變不了大的格局,但我一直要求自己儘可能做一些事情來爲教育做點什麼?也許,在別人眼裏,是多管閒事,是不可理喻,甚至有些“神經質”,但只要是對教育有益的事情,我還是願意無償去做。以前,我總是無法理解別人對我“異樣”的眼光,今天,我似乎明白了什麼。有的人,把教育當作例行公事,也就是拿多少工資,幹多少工作,而我似乎從來沒有想過教育能讓我大富大貴。我早已把教育融入了生命,我以爲這條路上,同行的人會有很多,直到今天才發現,這條路上的人並不多,甚至掮客居多。

李鎮西老師面對喜歡抱怨的老師,告訴他們三句話:如果你對職業不滿意,只有兩種選擇:要麼改變職業,要麼改變職業心態。其實,當人們發出這種抱怨的時候,很少能夠做到改變,他們不過是以“例行公事”一般的方式對待自己的職業。我也就理解了教育如蝸牛般的行走速度了,教育需要很多人一起去推動,然而,這並非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意願。以前,我不明白國家爲什麼總是要強調“師德師風”建設,原來一切事出有因,我們不能用自己來衡量所有人。

我對教育有些擔心,然而我能做的卻很有限。

正如李鎮西老師說:“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回到教育樸素的起點,遵循教育常識,面對我們眼前的一個又一個孩子,堅守良知,我知道我的這些聲音,很不合現在的‘主旋律’,我也不可能改變別人的看法和做法。沒關係,我從來沒有想過要改變世界,我只是努力不讓世界改變我,僅此而已。”

我們能爲教育做得很多,心心念唸的是教育;我們能爲教育做得很少,只能做好自己而已。如果未來教育需要我做什麼,我還是會義無反顧地衝上去,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因爲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

2020年11月30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