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立長立賢論

議立長立賢論

.中國古代嫡長子繼承製,雖不是最科學,卻也是行之有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穩定人心的作用。長幼之序一目瞭然,但賢與不賢卻是個很難判定的標準。論語中說,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有詩曰,周公恐懼留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假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僞有誰知。大家都說賢也不代表真賢,大家都說不賢也有可能賢。只有面臨誘惑和選擇或危機重要關頭才能真實反應。從佛法角度,發心最重要。但好的發心不一定代表有好的結果。況且,同一件事,對一部分人有利,這一部分人便認爲賢。對另一部分人有害,則認爲不賢。然而,又是同一件事,在當時有害,於後世卻有功。在當時有功於社稷,卻不想又遺害於萬年。又說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擇其善者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人人皆有賢與不賢處。人人皆有擅長或不擅長的地方。所謂賢與不賢其實是立場,角度不同。與佛法看發心不同,世間人只看結果。但是初心才最能決定結果。而做爲統治者最重要的是識人之明,察萬物之明而物盡其用。觀察,瞭解每個人並把他們安排在合適的位置發揮他們的優點。因此,棄長幼之序而立″賢″,會使國家更亂。有才有能之人必然自傲,不甘人下。所以此人並非真賢,有才無德,以下犯上纔是國之大憂。若庶子真賢,便不會以一人之私而不顧天下蒼生性命,長幼尊卑秩序,做出反叛之事。而是以己之能,扶佐兄長。但聖人,賢人不是天生的。是教育,成長起來的。言傳身教最爲重要。所以,除了培養治國濤略,縱橫帝王之術,等等之外,還應加強德育與仁教。以仁義教之,法制束之,以身效之,王霸之道雜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