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能有人懂你的手忙腳亂?

        最近又發現了我的一個新毛病:一着急就會手忙腳亂,思緒紛飛。

        而且這裏的思緒紛飛,還是什麼都想,又什麼都不想的那種。簡單來說,就是不知道在想什麼,總之腦子裏好像一團漿糊。

        比方說剛纔來了顧客買東西,稀裏糊塗的能把41+35=56,少收了20元。我承認我數學不好,所以電腦算的同時我身邊又放了一個計算器算,還是給弄錯了。只是顧客說着急,我就能這樣馬馬虎虎的算錯賬。這時候我對自己的譴責,就好像小時候因爲一個不應該錯,卻因爲馬虎而做錯了的題被家人說的感覺一樣。

        好好反思一下,我已經在這個地方不是出了一次錯誤,也不是頭一次對自己的做法感覺應該受到譴責了,但是家人們並沒有再說我什麼,可能是因爲我已經不是那時候那個小孩子了。

        我想,在面對這件事上,我還是活在了家人從小給我設置的條條框框裏了,就像我之前有文章寫過:你說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就是什麼樣的人。打個比方,在一定的情況下,如果你說我今天早上是五點起的,實則是八點起的,但如果別人都認真的以爲你說五點起是真的,那你心中一定會產生一個我一定要五點起的概念,哪怕你第二天還是沒有五點起,至少不會是八點起了。

        這樣,你就會慢慢的向你所說的那種人靠近,或者說,你會慢慢向別人所認爲的模樣靠近。《魔童降世》的哪吒在電影中也完美的詮釋了這樣的理論,本來我就是一個正常的孩子,你們不是說我是小妖怪嗎?那我就搗亂,當一個小妖怪讓你們看看!

        我經常看到很小的孩子家長總是會因爲孩子的某個馬虎的小毛病而小題大做,沒錯,細節決定成敗沒錯,但是教育是要講究方法的,如果只是一味的跟孩子說你怎麼能在這個地方錯了呢?太馬虎了!那孩子一定會在無意間靠近“馬虎”這個詞,跳進你給他設置的條條框框很簡單,但跳出來卻很難很難。

        如果你跟孩子說:“做的真挺好的,考試考得也很理想,那你覺得自己哪是需要補充的嗎?有沒有什麼不該錯但是錯了的地方?”同樣的意思,但是效果卻截然不同。

        只是在我所知的範圍內,很多家長是不懂孩子的,所以纔會造就很多長大以後有些可避免的缺點的人。

        所以,有人能懂你嗎?如果你也像我一樣很大的人了,還是會犯那些曾經被家長定義爲馬馬虎虎造成的錯誤嗎?是否能有人懂你的手忙腳亂?是否能有人理解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