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是基於當下的建構”,故事木已成舟,但如何提取是當下需要

單位的電梯裏,近來反覆播放城市推介以及科技強國節目,拍攝精緻,寓意深刻,好看也耐看。

視頻自動播放有規律,打開電梯就停止播放,關上電梯就繼續播放。如果一直在電梯裏,即便反覆開關電梯,也不影響觀看效果。

今天乘電梯,聽到同事打趣說,“好巧,好幾次看到這裏想繼續看下去,就不得不下電梯了”。

我記得回覆說,“那就多乘坐幾層電梯唄”。

我們要討論的是,真的是每次都看到這裏嘛,真的如此嗎。

其實,心理學視野下,可能是如此,也可能並非如此,但是一定反應了當下積極愉快的心情,說明了對視頻節目的認可,否則哪裏顧得上欣賞節目呢!

換個說法,我們所有的言行以及回憶,說的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都反應了當下的情緒態度和人際關係狀態。


新陽光心理研究所連載的母愛救贖日記,有一天主題就是如何看待孩子抱怨這個事情。

求助者說被女兒氣壞了的時候,忍不住發狠說了一個當年事實:當初知道懷的是女兒,一家人商量後曾打算打胎,折騰一番無果,最後還是生下來了。

於是,這更加激怒了女兒,女兒反擊說原來當初就如此被對待的,怪不得多少年來自己過的不好云云,親子關係更加糟糕。

過去的這個事情發生在過去,已經成爲事實,可是這個回憶以及感受是真實的嗎!

顯然不是這回事兒,要不看看李克富教授的假設:

如果做母親的你和正處於青春期的女兒關係尚好,可以嚴肅地跟她開個玩笑:“當時知道你是女兒全家一致同意打胎,我就不應該一意孤行,把你生下來。不生你,我也不用受那麼多罪!”

你覺得女兒會怎麼迴應?

一位女兒聽完,反問道:“媽,你現在知道當年受那麼多罪多麼有價值了吧?”

另一位氣乎乎地說:“如果不生我,現在你遭的罪更多!”

還有一位女兒說話很乾脆:“跟我說這些,你是不是瘋了!”

可見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聽者有意在於當下的心態,以及人際關係狀態。

再舉個例子。

多子女的大家庭,孩子小時候,做女兒都在家幹活,兒子們都被支持上學。成年後子女姊妹聚在一起,對着父母議論紛紛。

有的說,“當年不讓俺上學,老是讓幹農活”。

有的說,“學習不好還不贊同複習,要是聽了父母的,現在可就慘了。”

有的則是說,“自己高考要是考不好,就打算不上學了,留在家幹活呢。”

父母一一回應,比如在家也好啊,都打算給買拖拉機了,比如說那時候都上學上不起啊。

這時候可想而知,所有迴應都是基於當下的狀態,所有記憶的提取也是基於當下的建構。

故事就是過去的事情,過去的事情木已成舟,但是提取出來卻是當下的需要。

今天你過得好,就把過去悲慘經歷都當做寶貝,“把挫折當存摺”“把煩惱當菩提”。今天你過得難受,就把過去好的經歷視作沒有鍛鍊機會,抱怨指責不滿意。

所有的發生都是發生在當下,所有的美好都是當下的美好,如此而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