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下眼鏡之後

文|溫梓

今日事項

今天嘗試着把眼鏡摘下,讓自己把眼睛睜大一點。近視戴眼鏡的人有一個特點:一直在鏡框內看東西,很少睜大眼睛。

現在越來越發現自己的度數加深了,眼窩下陷,眼睛變小。今天摘下眼鏡出門喫飯,一路都是模糊的,五米左右就男女不分了,除了能看清衣服顏色的不同,別的一概看不清。

看不清楚真的會讓人很沒有安全感。

晚上,一個人去食堂喫飯。有很多大一大二的搞那種幫忙掃碼的,也不知道是兼職還是搞贊助。總之,我畏懼有人向我走來,跟我說到:小姐姐,請問你願意……。

表面看起來我是不近人情,其實我是看不清的,只能聽見聲音。拒絕倒並不是因爲不願意幫忙,主要是因爲看不清導致內心缺乏安全感,湊近去看略顯不雅,爲減少不必要的麻煩而省去了這種社交。

快四年了,各種APP註冊,類似掃碼的,我都幫的差不多了。說不定聊到最後還是徒勞,不如直接不給機會。


小學就開始近視了,早就不知道,不戴眼鏡也能看清東西是什麼感覺。所以現在提起要好好愛護眼睛,也不過是麻痹自己,警醒他人。但多半是聽不進去的,這是反人性的,因爲愛護眼睛需要拒絕的東西太多了。

當然啦,所有的東西都是兩面的。看不見,也就心不煩;或者說,看不見,也可以少一些好奇,多一些自己的自娛自樂。

如果你沒有近視,我還是希望你能好好愛護自己的眼睛,它能給你帶來安全感,能讓你迅速應對不同的狀況。

今日閱讀

今天看了一篇懶兔子的文章,文末推薦懶兔子的書籍《五味子》,之前就看過懶兔子的幾本中醫類的書,寫的不錯——幽默風趣,富含中醫知識。想來可以看看,書籍卻也不錯。故事引導,很深刻的警醒我們中醫的重要。

對於健康,借書中人物說到:其實你對身體各個部位沒感覺的時候,其實就是最好的時候,也就是自己最健康的時候,因爲此時身體是一個整體,因爲都很好,所以感知不到其中的各個部位;反之,當你深度知道哪個部位的疼痛,不舒服的時候,你的身體就出現了毛病,也就是這個部位出現了問題,它作爲身體的一個部分,在向你發出信號,它出問題了。

其實我一直不喜歡西醫,不愛打點滴,不喜歡喫顆粒藥,但是又對中醫瞭解太少。

如今的社會對中醫的誤解太大了,但是西醫的效果卻也驚人——痛苦的醫療過程,昂貴的醫療費用,這是我這種年輕人不敢去想象的事情。

在朋友圈時常能看見水滴籌這類的籌款信息,除了看到鉅額籌款,還有很驚心的就是病人的狀態,到處插管子、紗布包裹。多難受呀,所以一定要保重身體。

成年人是不敢生病的,因爲生不起。任何一個部位都不能出差錯。

同時,我也很崇信守恆定律。現在的我們一直在透支自己的身體,其實都是要還的,將來都在還。

現在的趨勢竟是這樣:年輕的時候賣命賺錢,年老的時候燒錢救命。


不要透支太多,該愛護好的,儘量都別落下。忙一陣,休一陣,都不要太猛纔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