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個人能力的基本盤?

通過財富流沙盤的多次推演,我們已經瞭解到,財富基本盤有五個方面:時間、精力、能力、金錢、人脈。只有當這五個維度的能量能夠相互流動時,就是個人的裝載能力在不斷擴充的過程。

那麼問題來了,這五項要素中最基礎最本質的一項又是什麼呢?

很顯然,大家都知道是能力

能力便是一個人綜合實力的外顯,無論是時間精力的管理,還是人脈的積蓄,都是一個人基本能力的延伸,而當一個人各個方面都能夠兼顧並遊刃有餘的時候,金錢這種能量同樣會被吸附到你周圍。

既然能力如此重要,我們又該如何打造個人能力的基本盤呢?

經過我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我最終找到的答案既簡單又困難。

歸納總結下來也就五個字:聽、說、讀、寫、玩

之所以說很簡單,是因爲這幾項是我幼兒園就會的基本技能,三歲小寶貝都會使用的技能會有多複雜呢。

可其困難的之處便在於,過去幾十年裏,我並沒有意識到這幾個基本技能的重要性,不但沒有認真思索如何提高這幾項技能,反而花費了太多的心力去學習那些“屠龍之技”。

我忽視了一個最重要事實:慢,即是快

只有當這五項基本技能足夠的深厚牢固,那麼學習任何延伸拔高、跨界組合、高端創新各種眼花繚亂的新技能時,纔會一點就透,迅速觸及本質。

而我之前自身存在的種種問題,歸根結底都是這幾項基本技能的欠缺。好在如今醒悟過來還不算太晚。

下面我就試着拆解下這五個基本技能的內在力量吧~

這個看似不用學,每個人生下來就會的 “聽” 恰恰是最難掌握的一項高階技能。

工作中的矛盾、朋友間的誤解、家庭中的衝突、親密關係的斷裂等等不愉快的溝通,大概率都是一次次的無效溝通。我們爲解決這類難題不斷的參加各種課程培訓,尋求各種心理輔導和身心靈療愈,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讓我們處於一個和諧愉悅的狀態中。

但解決所有煩惱的根本方法,就在於這個 “ 聽 ”。

我們願不願意心平氣和的聽別人說話?

能不能聽出對方沒有明說出來的那份話外音?

有沒有耐心停下自己的思緒用心去聆聽對方內心未被滿足的需求?

有沒有蓄足滿滿的悲憫情懷走近對方的情緒狀態,去感受對方埋葬在潛意識中那份深層次的無助和傷痕?

這並非是多麼高階難以完成的技能,關鍵點不在於會不會,而在於願不願意。

明心見性,佛性自現。

這個“ 聽 ”真正的難度在於,我們得先自己走出“無明”的狀態,找回最初那份澄澈透亮的心境,自然而然就能夠聽見對方來自心底的“求救聲”,我們內心深處油然而生的悲憫情懷纔會自然顯現,化爲溫柔,善待對方

所以一直以來,這個被高頻使用卻被誤解爲滿是矯情的“溫柔”,其實是個很有內涵的詞彙,真正的溫柔蘊藏着一分柔和,兩分體諒,三分暖意,剩下的四分是滿滿的心疼與呵護

我三歲的時候便開始學會說話,卻在三十歲的時候還在學習 “好好說話”。

我是真的認真的在聽蔡康永蔡老師和奇葩天團的音頻節目“好好說話”,也認真的學習了聲音教練徐潔老師的“好聲音”課程,而我現在依然還處於練習階段。

說話很容易,但說得好卻很難,其間隔着一片荒漠,我們要做的,便是在穿越這片荒漠的過程中栽植下一棵棵綠意濃濃的小生命,待荒漠變成森林時,便是我們習得“會說”這項高級技能的時候。

那麼我們來剖析一下什麼纔是 “說得好”:

表達上,落落大方,真誠且精準的表達自我。

技術上,聲音技巧的控制在於發音不同位置的調整和聲線不同顆粒度的切換,均是爲了根據不同場合、不同談話對象,不同談話需求下,對不同語氣和語態恰如其分的拿捏。

溫度上,調控語言的溫度來達成說話的目的,冰冷犀利的反擊還是真誠溫暖的關心,可愛幽默的調侃還是義正言辭的演說… …

質量上,不一定每次都能夠乾貨滿滿,但或多或少可以爲對方創造“ 認知時刻 ”。

終極目標,便是對方能夠心悅誠服的願意聽你說,喜歡聽你說,甚至主動發出連接邀請,創造機會深度聽你說。

所以,也只有當荒漠足夠豐盛,如森林般充滿能量後,纔是我們成功習得“說”這項技能的時刻,畢竟,心田的開墾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理解的讀,分不同的層次。

第一個層級的“讀”是最簡單的閱讀,所有閱讀當中的速讀、略讀、精讀、研讀等各類技巧,都是幫助我們在閱讀中抓取大量有用信息的方法,歸根結底,第一層級的閱讀只是獲取信息及篩分信息的基礎能力。

第二個層級的“讀”是每天、每週、每月、每年有意識保持的閱讀習慣,當我們學會這項基本技能之後,能否讓這項冷冰冰的技能成爲源源不斷滋養我們生活,豐盈我們內心的管道和源頭,便是人與人之間拉開差距的開始。

一個人做一件事情持續性的控制力,就是打磨自己習性,溫潤自己心性的高級能力。日拱一卒不難,但持續性的日拱一卒勢必能夠收穫時間的複利

第三個層級的“讀”是讀人、讀事、讀勢的洞察力,而這份洞察力的形成是多少年的經歷、閱歷,多少次於人、於物、於事中不斷累積的覺察力提練出來的。

我們看到很多“大人物”的洞若觀火,人情練達,往往感嘆相處舒服,心生喜愛,但深入觀察纔會發現,那是人家多少年於經驗教訓中總結提煉出來的處世之道和安身立命之根本,這些經過現實淬鍊的思想,在他們原生骨血上塑造出更堅韌、更強大的骨架,灌入純淨且富有力量的精神養料,那句“ 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的宏大理想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他們發自本心的願景和使命。

在之前三項技能中,“寫”其實是最簡單的。我筆寫我心,怎麼想就怎麼寫吧~

有人說,寫作不能自嗨,寫作要有提綱,寫作要有佈局,寫作要有情感,寫作要專門報課程跟着“大咖”的路徑走……

說的對不對?我不知道,也許對吧,但在我看來這些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問題是:

開始去寫呀呀呀呀呀~

只要着手去寫,寫什麼,怎麼寫,如何寫得更好…思考這些問題對我們來說,才更有意義。

但從我的經歷回溯,這些所有的疑問和困惑,都會在你持續“寫”的過程中逐步消解,聽得足夠多,說的足夠多,讀的足夠多,勢必會讓你想的足夠多,寫下來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兒。

所謂的“靈感乍現、思如泉湧”,都是“聽、說、讀”深厚積蓄下噴薄而出的文字,這個時候的寫,不是絞盡腦汁的苦思冥想,而是自然流淌的順暢表達。

曾經我專門寫過一篇文章《堅持寫作十個月後我收穫了什麼》,洋洋灑灑幾千字,各種好處一一列舉,而用業餘時間持續40個月寫了23w字的我現在才發現,我其實就是得到了一把鑰匙,一把能夠打開不同領域大門,讓我領略不同美景的萬能鑰匙,而這扇門像是一個神奇的摺疊門,縮短了我探尋新世界的路程和時間。

玩商這個概念也是最近幾年才接觸到,現在才發現“玩”同樣是一個很有質量的詞。

出生就會自己玩兒的我們也許從未料到,隨着年齡的增加和現實世界的深入,我們很多人會在長大之後喪失了“玩”的能力、興致和心態。

我們無法在簡單枯燥的重複中找到遊戲通關後的欣喜,無法把生活中的種種考驗以遊戲的放鬆心情來應對,無法設計出遊戲化的機制用愉悅的情緒來完成自己“鴨梨山大”的人生任務,很多人的娛樂休閒不再是享受的“玩兒”,而成了無趣的“殺時間”。沒有了樂趣與喜悅的滋養,我們很容易就會跌入焦慮、緊張、憤怒、悲傷等各種負面情緒中……

最近,重新回顧了《遊戲改變世界》這本書,感受頗豐,玩遊戲上癮是很多家長談之色變的親子問題,但如此讓人上癮的遊戲機制是不是也可以借鑑到真實生活中實實在在的學習任務和人生課題裏呢?

相信在這本書裏,你也許可以找到答案。

後記

在經過幾多彎路才瞭解到“聽、說、讀、寫、玩”這五項基本技能的重要性之後,我後悔自己當初的忽視與本末倒置,而當我再看到身邊很多家長並沒有花費足夠的心力從小足夠重視的培養孩子這幾項基本能力,反而花更多的精力、物力、財力去學習高難度樂器、奧數等各種“上層建築”的“屠龍之技”時,我內心說不出的惋惜。

如果不是下定決心打算將來讓孩子走專業化路線,靠這個一技之長養家餬口,僅僅是爲了陶冶下情操,但荒廢掉通用技能的刻意練習,實在是丟西瓜撿芝麻,畢竟只有基礎和通用技能,才能夠決定我們個人的道路走多遠,舞臺有多寬,選擇有多少。

並不是說從小培養這類金字塔頂的“高精尖”和“陽春白雪”不對不好,只是我們需要內心敞亮,充分明白,所有的“屠龍之技”都是在完成基礎架構的搭建之後,助力翱翔在空中的孩子能夠飛昇多高的錦上添花,而不是盲目跟風后在海市蜃樓之上的傾力打造。

太多普通家庭的孩子在基礎通用技能未被完整習得之前,很難抵達拼繁華和絢爛的高手過招階段。

畢竟,“屠龍之技” 只有在某種特定時代下的關鍵時刻,如若發揮得好便是拯救蒼生的大英雄,大多數情況下它都是處於高頻消耗時間和精力卻“大而無用”的常態,我們普通小老百姓舉整個家庭之力培養孩子的雅趣又何來多餘的精力幫助孩子修習最基礎卻也最重要的通用技能呢?

想起《賣油翁》裏一句話:“無他,手熟爾~”

任何技能習得的訣竅不都是如此嗎?

先熟練,繼而精進,最後纔是出神入化、沁入骨髓的無爲之舉。


最後,我決定跟大家分享一個快速提高一階段“聽、說、讀、玩”事倍功半的小祕密——朗讀。

這是一個同時訓練 “ 聽、說、讀 ” ,又很容易“ 玩 ”成心流狀態的快樂小練習,與此同時,在朗讀名家名篇的過程中又是一個持續輸入的過程,當多感官並用下輸入足夠多的內容時,還需要擔心“”這個輸出的過程沒有質量嗎?

我已經浪費太多的時間了,“功利”的心態讓我不得不選擇一個多項基礎技能 同時練習 共同提升的捷徑,而朗讀就是我找到的一個小方法。

親愛的小夥伴,你呢?

你願意和我分享你的小發現嗎?

~(*^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