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033|十二樓

作者:李漁(1611-1680)閱讀:2018/4/5

全書共十二卷,每卷寫一故事,因爲每個故事裏都有一座樓閣,人物命運和情節展開往往與樓有關,故全書命名爲“十二樓”,由此可看出李漁做小說之匠心。具有很強的娛樂性,格調輕鬆快樂。他的作品往往不具有深刻的社會內涵和思想境界,但每一篇都清新風趣,惹人喜愛。十二個故事,絕大多數出身於李漁自己的構思,而不是引用別人素材。 作品都主題鮮明,線索明晰,中心人物貫穿始終,在敘述過程中決不橫生枝蔓。情節設計新穎奇特,儘量曲折出奇,懸念叢書,出人意表,但銜接上自然合理,不留破綻。而結局又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卷一合影樓

元朝至正年間,廣東曲江縣縉紳管提舉屠觀察,二人同贅岳家,比鄰而居。因心性各別,於是在院中築起高牆,一宅分爲兩院,連院內池水中也立起石柱,砌牆隔開。屠觀察生子珍生,管提舉有女玉娟。表兄妹二人到水閣嬉戲,從水面窺見對方影子,互生愛慕。隔牆對語,藉助流水荷葉遞詩傳情。屠觀察知此事託同年路公爲媒,卻遭管提舉拒絕,於是屠觀察自作主張替兒子聘定路公義女錦雲。珍生知後大病一場,逼其父退親。這下玉娟錯怪珍生背盟,錦雲惱恨屠家悔親,雙雙得病。路公心疼義女,設計假以珍生爲螟蛉子,聘玉娟爲媳;又招珍生入贅爲婿,將義女錦雲嫁之。路公選定佳日,一面招珍生進門,一面娶玉娟入室,再把女兒請出洞房,一夫二妻,一齊拜堂。於是一條妙計,醫好三個病人。管提舉與屠觀察兩家釋了芥蒂,相好如初。拆去石牆,依舊把兩院併爲一宅,又將兩座水閣做了金屋,題曰“合影樓”

卷二奪錦樓

明朝正德年間,江夏魚行經紀錢小江生有雙胞胎二女。小江夫婦極醜陋愚蠢,兩個女兒卻極標緻聰明。只因小江夫婦不相和,各自瞞着對方將女兒許配於人,結果將兩個女兒許了四家兒郎,糾紛成訟,對簿公堂。本府刑尊見四家兒子皆醜陋不堪而二女甚美,暗中嘆息。又見二女大放悲聲,不願出嫁,於是有心周全,否定婚約,爲二女重擇夫婿。時逢山民送上活鹿一對,刑尊便以淑女、活鹿爲錦標,考試生童,已娶者以得鹿爲標,未娶者以得女爲標。又置二女於考場空樓內,樓下養二鹿,樓懸一匾,名日“奪錦樓”。考完發榜,未娶者有袁生中榜,刑尊作主,將二女同嫁袁生。

卷三三與樓

”明朝嘉靖年間,四川成都人虞素臣不求聞達,只喜構造園亭,終年爲之不倦。天長日久,欠債漸多,只得將亭園賤價賣於鄰居唐玉川,只留下唯一一座書樓,是他一生最得意的構造,不肯出賣,自己居住。此樓下層是接客之所,題匾“與人爲徒”;中層爲讀書之所,題匾“與古爲徒”;上層爲避俗之所,題匾“與天爲徒”;又合來總題一匾,曰“三與樓”。素臣有遠方好友,輕財任俠,願爲贖樓,而素臣辭謝。好友臨別,暗示樓下地裏有財,而素臣未能領會。素臣六十歲才得子,慶賀之後,窮困難堪,又將“三與樓”賣與唐家。後素臣亡故,其子中試得官,衣錦還鄉。此時,唐氏後人被人告發,家中窩藏盜金。縣官在“三與樓”下掘得元寶,將唐氏後人下獄。其後縣官來虞家細析案情,又得素臣舊友實情相告,方知元寶爲友埋於樓下。於是將掘得元寶作爲贖產之資,樓閣園亭交還虞家所有。

卷四夏宜樓

元朝至正年間,浙江金華縣鄉紳詹筆峯有女名嫺嫺,美貌端莊,居家中“夏宜樓”,從不下樓。盛夏炎熱,衆侍女入園中荷花池洗澡,被嫺嫺斥責。有書生瞿佶央媒人來詹府求親。詹公不招白衣女婿,要他秋闈發榜再議。嫺嫺聞知瞿生俊俏多才,早已心許。秋闈之後,瞿生中舉。嫺嫺不見瞿生前來議親,心憂得病。不想過了幾日,瞿生託媒人前來探病向安。嫺嫺驚問瞿生何以得知,誰知媒人又說出先前斥責衆女池中洗澡一事,驚得嫺嫺口呆目定,以爲神氣相通,越發要嫁瞿生。原來瞿佶偶然買得西洋千里鏡,登高遠眺,望見嫺嫺於夏宜樓上斥責侍女,喜其美,特來求親。後又望見小姐得病,故遣媒問安。那日,又用鏡望見小姐作詩半首,遂續之以示。嫺嫺見詩更視爲神仙,誓不他嫁。春闈發榜,瞿佶中在二甲,不想同榜兩名新貴也至詹府求親。嫺嫺假言亡母託夢,許婚瞿家。詹公不信,於亡妻神座前禱祝。瞿生從鏡中窺見詹公所作疏文,抄送小姐。嫺嫺又言亡母入夢,且背誦疏文,一字不差。詹公驚詫,方信婚姻前定,將小姐嫁與瞿生。婚後,瞿生告知實情。嫺嫺將千里鏡供在夏宜樓上。

卷五歸正樓

明朝永樂年間,廣東高安縣柺子貝喜,騙術高明,積得金銀上萬。一日,忽起善念,欲散些金銀,尋些善事做做。偶遇妓女蘇一娘,感其身世,花重金爲她贖身併購一所大宅,改建成尼庵,了卻一娘出家心願。宅中有舊樓,舊匾題“歸止樓”,不料燕子銜泥,在“止”上添上一橫,成爲“歸正樓”。貝喜以爲神明勸示,也學一娘厭棄紅塵,出家爲道,道號歸正。其後又捐造大殿。從此一道一尼同修各業,一齊成了正果。

卷六萃雅樓

明朝嘉靖年間,京師少年金仲雨、劉敏叔最相契厚,兩人不肯專心舉業,與揚州少年權汝修共同賃了三間店面,開了書鋪、香鋪和花鋪。店後有座大樓,叫做“萃雅樓”。權汝修美貌賽過婦人,三人常在萃雅樓中作樂。嚴世蕃好男風,聞說權汝修貌,親往萃雅樓探視,權汝修避之不見。嚴世蕃設計逼其入府,權拒不順從。嚴世蕃惱怒,勾結執事太監沙玉城,將權招至內府閹割淨身,留在內府使用。後沙太監亡故,權汝修轉歸世蕃。汝修在嚴府留心伺察,暗將嚴氏父子罪行一一記錄在經摺上。後世蕃被劾,汝修進宮將經摺面呈皇上。世宗皇帝大震雷霆,將世蕃處以極刑,汝修大仇得報。

卷七拂雲樓

宋朝元祐年間,臨安青年秀才裴七郎與韋家小姐原有婚約,只因裴父貪財毀約,爲七郎另娶封氏。封氏醜陋淺薄,又慕虛榮,豔妝麗服,愛在人前賣弄,七郎頗以爲恥。端陽節遊西湖,遇大雨,封氏出乖露醜,被衆人嘲笑。而韋家小姐與婢女能紅光彩奪人,七郎爲之心動。封氏遊湖歸家,得病身亡。七郎遂求韋家重續婚約,韋家斷然拒絕。七郎又求女工師父俞阿媽致意韋家小姐,小姐也不應允。七郎再求俞阿媽致意,願娶能紅爲妻。能紅在園中拂雲樓上曾目睹七郎相貌丰姿,知其真心愛慕,於是設謀買通算命先生張鐵嘴爲小姐推合婚姻,使韋家父女回心轉意,反向裴家求親,主僕二人雙雙嫁於裴七郎。而七郎亦被能紅嚴辭約束,終身不敢娶小。

卷八十巹樓

明朝永樂年間,溫州秀才姚戩娶屠家二小姐爲妻。其父爲他婚娶建造一樓 ,請人題匾曰:“十香樓”。誰想姚生姻緣蹭蹬,命運乖張,娶來的女子不是一來就病,一 病就死,就是方入洞房,轉眼退婚。三年來共做了九次新郎,不曾有一番着實。父子二人,無所歸咎,只說樓房造得不好,要拆去十巹樓,虧得母舅勸阻,說是十次合巹,如今已有九次,再做一次,自然夫妻偕老。不久,母舅從杭城爲姚生娶回一女,拜堂合香之際,方知就是首次成親的屠家二小姐。從此夫妻百般恩愛,百年好合,十巹之言乃驗。

卷九鶴歸樓

宋朝政和年間,宮尚寶有女圍珠、侄女繞翠,皆人間絕色。徽宗選妃,二女皆被選中。後因遼兵進逼,黴宗爲獲遠色親賢之名,不得已將選中女子仍嫁民間。宮尚寶將圍珠、繞翠許配於新進士鬱子昌和段玉初,兩對夫妻,十分恩愛。不想徽宗聞得佳人爲新進書生所得,後悔不已,醋意大發,下旨命二人出使金國交納歲貢,使其夫妻分離,以贖妄娶國妃之罪。分離之際,鬱子昌夫妻眷戀難捨;而段玉初冷言決絕,勸妻再嫁,又題所居樓匾日“鶴歸樓”,以示他決不生還。二人到金國,被金人羈留。段玉初備受折磨卻隨遇而安,鬱子昌思念嬌妻鬚髮盡白。八年後,二人放歸。圍珠因思夫得病,憔悴不堪,絕食而亡,而繞翠則因丈夫絕情,冷了念頭,安心守節,面貌勝似當年。段玉初將先前捎回的絕情詩倒讀,言明當初假意絕情之故。繞翠恍然大悟,夫妻倍加恩愛。

卷十奉先樓

明朝末年,東流縣有個七世單傳的舒秀才,其妻三十歲上方生一子,夫妻兩個,視子如命。時逢天下大亂,賊寇兵至,舒秀才棄家出逃,舒娘子被掠,忍辱偷生,保存孤兒。後又歸一清將。皇清定鼎之後,舒秀才四處尋訪妻子,遇着大兵,拿做縴夫,卻被船上舒娘子認出,將他鎖在船上,等候將軍回來發落,以免後夫疑心。四日後,將軍歸來,果然釋疑,將兒子歸還舒秀才。秀才方走,舒娘子自縊,爲將軍所救。將軍感其節,遺其歸,使母子夫妻一家團圓。

卷十一生我樓

宋朝末年,湖廣鄖陽府竹山縣財主尹小樓,娶妻龐氏。因造樓後生子,取名叫樓生。樓生三四歲上,出外玩耍,被虎叼走,不見蹤影。二十年後,小樓仍無子,想立嗣,又怕遇上個虛情假意的來騙他家產,於是辭別龐氏,換上破衣舊帽,扮成窮苦無靠的老人,掛-“賣身爲父”的招牌,穿州撞府,試探人情,欲找個真心人立嗣。松江後生姚繼憐孤恤寡,將小樓買回家中認爲父親,十分孝敬。時元兵南下,小樓說出真情,父子相伴登舟還鄉。姚繼曾與漢口曹家小姐有婚約。船行至漢口,姚繼暫別父親上岸尋曹女。不想此女已被土賊劫掠不知去向。一日行至一處,遇亂兵袋裝婦女論斤發賣。姚繼買得一老婦,認爲母親,又得老婦指點,買得一女子,恰好是心上人曹小姐,不覺喜出望外。三人回到竹山縣見到小樓,方知老婦正是小樓之妻龐氏。姚繼至家登樓,見房屋擺設似曾相識。細問之下,姚繼正是小樓當年丟失的兒子樓生。

卷十二聞過樓

明朝嘉靖年間,常州府宜興縣秀才顧呆叟,爲人恬淡寡營,喜盡忠告之道,與表兄殷太史最相契密,殷太史視之爲畏友,愛同骨肉。顧呆叟年過三十,即絕意功名,爲圖清閒,隱居鄉間,誓不再來塵市。殷太史自呆叟去後,別無諍友,不聞規諫之言,因題一匾, 名其樓曰“聞過樓”。呆叟遷居山中,陶然自適,不啻登仙。殷太史多次遣人接他回城,執意不肯。縣衙籤派裏役,要他入縣收糧,呆叟寧以百金脫此苦差,亦不進城。呆叟遭劫家貧,仍不進城求貸,在鄉間一味熬窮守困。後有縣衙公差上門捉他,言其爲盜窩贓,呆叟無奈,只得進城見官,卻見股太史衆人迎候在城外。原來這-切都是殷太史設計逼其回城所爲,股和衆人又爲其在城外構造新居。呆叟爲情所感,搬入新居。不久,股太史也在新居之側買了一所民居,將“聞過樓”匾移來掛上。從此朝夕相處,常得聞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