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小車運動起來》教學再反思

一.學生理解的難點是在研究小車運動快慢與拉力大小的關係時,“一個一個增加墊圈”和“多個多個增加墊圈”哪種方法更好?

教師提問:用更大的拉力拉動小車,小車運動的快慢會怎樣變化?

學生:會增大。

教師:怎麼證明你的想法?

小組交流,回答:一個一個的增加墊圈。

教師:怎樣知道小車的運動是快了還是慢了?

學生:用秒錶測。

教師:那是墊圈的數量是一個一個增加好,還是多個多個增加好。

學生:一個一個增加,這樣能看出速度的變化。

然後教師舉例講解,部分學生能說出多個多個增加墊圈,能觀察到明顯的變化,而部分學生仍然不能理解。(這顯示出部分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還處於初級階段,教學中單純的語言講解,甚至是舉例,效果也不好,需要教師示範或學生親自嘗試。)

自評:1.這個環節教師的提問很亂,指向不清晰,導致學生不理解。

2.實驗中的材料一定要把所有步驟都保證學生能正確準確的操作後,才發給學生嗎,沒有材料,學生在思考實驗的過程和預測可能出現的情況時,他們的思維參與有多少,他們真正的感受又是怎樣的?

3.感覺實驗是教師塞給學生的,我要的是學生自發的,爲了解決問題而開展實驗研究,而不只是爲了獲得“動動手”的好玩感。

4.重讀教材第42頁,這一段話就是要學生想到拉動小車的方法的基礎上,先預測“用多大的拉力能使小車運動起來”,然後實驗驗證預測,把實驗結果和預測做對比,發現不是任何大小的力都會讓小車運動起來,從而得出結論“力可以使小車由靜止變爲運動。”在這個基礎上,繼續思考“用更大的拉力拉小車,小車的快慢會怎樣變化?再增大拉力呢?”,預測,設計實驗,實驗並收集數據,對比預測,獲得結論。

二.對重力的表達

四年級本課書本上的描述是“重力能把地球表面的物體拉向地面。”

五年級本課書本上的描述是“物體都受到一個向下的力,這就是重力。”

兩個描述都是從觀察到的現象,從重力產生的作用角度解釋重力。但第二個描述對學生而言比較抽象。因爲重力並不是直接施加於物體的力,所以從現象上描述,更符合這個年齡段學生的認知。

綜合以上分析,我在教學時這樣表述:“我們觀察到樹上的蘋果掉下來,跑商空中的皮球總要落回地面,小孩從滑梯上滑下,水往低處流,這些都是由於重力的作用。重力能把地球表面的物體拉向地面,所以這裏墊圈的重力就要把繩子拉向地面,而繩子又拉着小車,因此小車就動起來了。這裏繩子的拉力是由於墊圈的重力產生的,拉力的大小就可以用墊圈的個數來表示。”在講述時,配合圖片和演示,幫助學生感知到繩子的拉力直接作用與小車,重力間接作用於小車。

三.在常態課中怎樣做到一節課完成呢?

4.2班用了兩節課多,4.1班用了兩節課,5.1班用了一節課多。

再次讀《課標》,讀教參教材,思考學生理解的難點,我重新設計了教學,嘗試用一節課養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