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聖陶談寫作(九)議論:判斷=依據+推論

議論就是表達作者的見解,或贊成一個觀點,或反對一個觀點。議論的靈魂包括三部分:依據、推論、判斷。依據就是我們做出一個判斷的理由或者支撐素材;而推論是一個過程,通常就是歸納和演繹兩種最基本的方法;判斷就是最終的結論。所有的議論文字大抵都不會脫離這三個方面。

01 判斷

議論文的判斷就是一篇文章的主旨或者中心思想,即作者支持什麼,反對什麼。一篇文章的判斷只能有一個,即使多個也不能彼此矛盾,必須起到互相支撐和相互佐證的作用,本質上還是一個核心論點。因此,與這個核心論點無關的或者衝突的內容必須從文章中刪除。

葉老對議論的文字還是有很高的要求的,他認爲寫議論文是一個非常嚴肅的事情,必須有意義和價值,而且要明確前提條件和適用範圍,不能隨隨便便地泛泛而談。他在文中提到:

通常,在議論文的開頭,需要提前明示給讀者一些內容,避免產生歧義。主要包括,其一,議論的原由,也就是提出這篇文章的背景,諸如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什麼現象、問題或者困難,進而引出這篇文章的研究意義和作用;其二,劃定議論的範圍,必須明確哪些問題在文章的討論範圍之內,哪些不在;其三,可以提出幾個預想的論敵,羅列出來,隨時在文章中準備批駁,在批駁的過程中也就逐步建立起作者的觀點。

從上述內容我們不難看出,這要求有點兒像寫理工類的學術論文,先有前提假設,再有理有據地論證。可見,寫議論文不能任由思路信馬由繮地馳騁。

02 依據

依據無非就是兩類,或是事實、或是事理。如果是事實,要剖析其內部和外部,而且做到內外一致;如果事理,要把因果推理審覈得當,不能含糊其辭。寫依據的過程更多的運用敘述的方法(該方法在前一篇已經提過),要做到重點突出。無論是擺事實和講道理,依據的寫作核心是要求真實可信。真實,是針對作者的要求,擺事實必須使用基於經過考證過的數據、事實,推理用到的前提和邏輯必須經得住推敲。而可信,是站在讀者角度對文章提出的要求,按照讀者的認知和感受,做到讓讀者能夠相信你的依據是可靠的。

葉老在文中特意指出一種情況,議論過程中不適合用比喻做依據。因爲往往比喻的事物和事實本身的性質可能完全不同。比喻往往是兩個事物表層一樣或者某一方面屬性一致,但本質可能完全不同相同,論述時有偷換概念的嫌疑,而且認真的讀者也不會信服。無論用哪種推論方法,都不能通過比喻得出判斷,否則不管論述過程多麼巧妙,得出來的結論都是武斷的

如果拿這個標準去衡量網文,即使是貼着“深度好文”的標籤,大多都是不符合這些要求的。很多文章中堆砌了大量的論據,或抄襲,或任意改寫一下,抑或是一些貌似言之鑿鑿、實則空洞無物的雞湯,有些依據之間彼此毫無關聯,甚至相互衝突,讓讀者讀後有種不知所云的感覺,即使看明白了,也覺得無法信服,更無法指導自己的實踐,毫無益處可言。

反觀自己,也曾寫過類似空洞的文章,除了浪費時間,對讀者也是一點用處都沒有

03 推論

推論就是議論的路徑和過程,也就是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展示論點的過程。當把問題交代清楚,依據講明白之後,能夠引導讀者順着作者的思路循序漸進,最終達到作者提出的判斷和結論,這個就是成功的推論。

說到推理過程,無非是歸納和演繹兩個方法。我們看到很多邏輯思維的方法或模型,歸根結底都這兩種方法的組合和變形。這種兩種推理方法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徳,他是傳統形式邏輯的奠基人,他提出了邏輯思維的三大規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確定了判斷的定義和分類,制定了演繹三段論推理的主要格式和規則,並且說明了演繹與歸納的關係。傳統的形式邏輯深刻地影響了西方思想達兩千年之久。

歸納法指的是從許多個別事例中獲得一個較具概括性的規則。這種方法主要是從收集到的既有資料,加以抽絲剝繭地分析,最後得以做出一個概括性的結論。演繹法,則與歸納法相反,是從既有的普遍性結論或一般性事理,推導出個別性結論的一種方法。由較大範圍,逐步縮小到所需的特定範圍。

雖然這兩種方法我們從小學時代就開始接觸,一直運用到我們工作、溝通、學習的各個方面,本應瞭如指掌,爛熟於胸,但反觀我們很多的文章,依舊會漏洞百出,禁不住推敲,有的是概念不清,有的是論據不足,有的是邏輯混亂,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問題。

04 議論的態度

葉老在這部分的最後提到了寫議論文的態度問題,需要注意兩點:

其一,不帶成見。成見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徹底拋棄所有的成見很難做到,但儘量能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客觀地審視文章的素材,儘可能設身處地站在當事人視角度去看問題,而不要急於評價和表達自己的意見,不要一葉障目。

其二,拋棄意氣。意氣往往是基於自己的成見而來的。有時候當我們與某一觀點產生共鳴的時候,無論是贊同還是反對,在好惡之心的驅使下就容易產生強烈的情緒,諸如輕薄、驕傲、怒罵的態度就會出來。這些偏激的態度會讓文章失去客觀的立場,誇大其詞,也可能會讓論述範圍擴大,形成偏離主題。

葉老在文章中舉了一個例字: 有一次,大家討論文言文的存廢問題時,原本只是從使用的便利性和傳播的快捷性角度去討論利弊,而有的專家則把這件事理解爲推廣白話文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摒棄,這顯然是由於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形成了對白話文的偏見,進而讓討論偏離了討論範圍。

我想補充一點的是,除了去除成見和情感因素之外,還要抱持一份責任心,寫議論文尤其如此。敘事和抒情寫的不好,最多是文字不唯美而已,但議論則不然,如果作者是不負責任地隨便寫一篇觀點錯誤的文章,浪費讀者時間是小,誤導讀者是大。對於那些不願意或者沒時間仔細推敲文字的讀者,如果接受並認同了文章的內容,在解決問題的時就會不自覺地按着文章中提出來的觀點或方法去做,後果可想而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