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文慎用“我們”

昨天,寫作羣裏有文友說周老師說話好中性,不像有些人說話“一竹篙打死整船”。

當時,看到這句話我愣了一下,隨即反省自己平時說話行文是不是有這樣的德行而不自知。這一反省啊,自己有時候還真是有這樣的德行,比如在表達自己的觀點時使用“我們”一詞。

“我們”是代詞,指代一個羣體,這個羣體根據當下的語境範圍可大可小。

正是因爲“我們”一詞具有指代性,所以運用不當就容易得罪他人。

比如,我昨天在羣裏的一句發言中就使用了“我們”一詞:

“讀這篇文章能夠讓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周老師在寫作方面給予我們的指導。有些問題周老師一直在強調,但我們還是在屢次犯錯,這樣是難以進步的。”

這句話中使用了兩次“我們”,第一次使用沒什麼問題,第二次使用明顯不當了。要反省的只能是自己,不能代表他人,在此使用“我們”一詞不就有“一竹篙打死整船”的嫌疑嗎?

在此,我向這位文友以及羣裏的其他文友表示深深的歉意,請原諒我的無知和冒犯。

繼續反省,我平時在說理的文中也有濫用“我們”一詞的毛病。

前不久,有朋友提醒過我,寫說理類的文章要像是在跟自己談心一樣,不要有教化的味道。我當即審查了一下最近發佈的幾篇文章,默默地將“我們”刪除了,或者換成了“我”。修改之後再次閱讀自己的文章,發現確實好很多了。

文章如果充滿了教化的味道,讀者讀起來是會有不舒服感的。

周老師一直強調,寫文什麼時候不再是“我”,而是“我們”了,文章纔有社會意義。

周老師是在教導學生,要提高寫作的格局,只有心中無“我”了,寫出來的文章才能利益社會(我們)。

周老師強調的“我們”是一種格局,但並不是說,在文中使用“我們”一詞格局就提升了。相反,濫用“我們”一詞,不僅破壞了文章的和諧之美,而且還因爲有教化的味道,不受讀者待見。

當然,在敘事文中使用“我們”一詞,就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了,那是因爲敘事的需要,是爲了把事情講清楚。

在倡議書中高頻使用“我們”一詞,那是爲了倡導一種善美的行爲或者義舉之需要。

今後,一定得克服濫用“我們”一詞的毛病。實在要用,一定得謹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