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偶式育兒的n宗罪

我家是典型的雙職工二胎家庭。我和孩子們一起生活,跟公公婆婆住一起。老公在80公里外的島上,半個月才能回家一次。於是我們家倆娃就成了“留守兒童”。

寶寶們小的時候,每天哄着抱着,婆婆幫我一起帶。感覺還不明顯,但慢慢的孩子們到了學齡階段,很多問題凸顯出來。讓我感覺到,單親帶娃對孩子都教育影響還是非常大的。

第一條:安全感確失。

0-3歲,是孩子最需要媽媽陪伴的時期,那個時候我在外地工作,也是半月回家一次,兒子基本都是婆婆一手帶大。老公也在家照顧,但直男爸爸在寶貝還小的時候,總是上不去手。所以我家兒子前期缺少媽媽陪伴導致的安全感缺失以及隔代教育在行爲習慣方面造成的不良影響,使孩子現在在升入小學後,顯現出注意力缺陷,自理能力差等問題。

第二條:情感忽視。

單親帶娃還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時間分配。雙職工家庭,無論是爸爸還是媽媽,無論是否有老人幫忙。大人要工作,孩子要上學,餘下能夠相處在一起的時間其實非常少,孩子們和工作生活的瑣事都會搶奪你的注意力。如果不能及時給孩子正確的反饋,就有可能造成情感忽視。而且即使一直和孩子在一起的爸爸或媽媽沒有這個問題,那麼不在孩子身邊的一方,也會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缺失。

第三條:溝通受限

夫妻雙方不能朝夕相處,溝通交流和情感鏈接都會比較受限。就算能夠視頻聊天,但孩子們也會成爲主角,沒有多少時間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有時人們面對面說話都還有可能理解不夠。通常夫妻之間還是會比較有默契的,但默契也是建立在相互瞭解,理解,認同的基礎之上。社會在變化,周圍環境在變化,人的想法也會隨之改變。所以保持足夠的溝通和認知層面的同步成長也是非常關鍵的。

第四條:缺少身體接觸

長期分居兩地會使夫妻之間和孩子之間日常的身體接觸及情感交流受到影響。每天孩子只能與父母中的一方有肢體接觸比如,擁抱,親吻,手拉手,眼神交流等。如果是跟媽媽相處過多,男孩子會更加敏感,感性,缺乏理性思維和責任感。如果女孩子跟媽媽在一起,則會變得強勢,多疑,或心口不一。這通常都是焦慮的媽媽所帶給孩子的不良影響。而爸爸帶娃會給孩子們極大的安全感。跟爸爸有力的省體接觸相比,媽媽能給孩子都擁抱和支撐是遠遠不夠的。比如爸爸可以把孩子舉過頭頂,拉着孩子手原地轉圈讓孩子“飛”起來。而我,抱起小寶基本就是舉步維艱了。帶給孩子們的感受肯定是不一樣的。而這種強有力的觸感在孩子生活體驗中出現的頻率高低,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思維發展和性情。

而且夫妻間也需要足夠的肢體溝通,擁抱,愛撫,能夠很大程度降低焦慮帶來愉悅的心情。而相反的分居兩地的夫妻,出了小別勝新婚,在夫妻相處上還是會有很多障礙。這種身體溝通的受限也會影響心理和情感溝通的質量。

第五條:存在感

女人一旦當了媽媽,就會開啓人生的另一面,爲母則剛。於是家裏家外一把抓,自己非常強悍也過得非常辛苦。但給另一半的感覺可能是會讓他沒有存在感。

所以 女人再能幹也要學會示弱。男人是被崇拜養大的。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我是女漢子,感覺啥都能幹,喫苦耐勞的多面手。

但在老公眼裏,我幾乎就是個生活不能自理的長不大的孩子。這樣我就得讓他操心和惦記。而我也把他放在比孩子們更重要的位置。孩子跟我朝夕相處,有更多時間和機會。而老公不在身邊,總顯得物依稀爲貴。

雖然我家的家庭系統排序還是有很大問題的。但在客觀條件不能改變的情況下,人的缺位,不能造成情感的缺位,這是最重要的。

老公每次回來都會給孩子們買玩具,食品,雖然我不支持他這樣做。但從心理上能夠理解他對孩子們的虧欠需要表達和宣泄。這是雙方的心理需求。但這樣的滿足方式也有負面作用。所以還是得選擇恰當的方式刷刷存在感,這也是情感鏈接的只要組成。


我就是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因爲我就是來自父母離異的家庭,所以我也莫名其妙的發現,我家娃總處在一個只有父母一方撫養的環境下,這讓我也非常缺乏安全感。

如果老公在身邊,我就多了一個“非焦慮鄰在”那麼我也可能成爲孩子們的“非焦慮鄰在”,現在我只能想着,怎麼讓我的焦慮不要傷及無辜。



那個人在我們的心理和生理上都無可替代,他纔是我們的另一半。不可或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