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寫的教案更實效的三個新抓手

[紅順視點]:讓寫的教案更實效的三個新抓手


我校引導教師在撰寫教案時,要突出目標設計、主幹問題設計、流程設計、學程設計、練習設計,要在上述五大設計下功夫,除此以外,我們又探索了讓寫的教案更實效的三個新抓手。

抓手之一:備份例題、練習題

課堂上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因學生掌握不好需要補充例題、練習但課前無準備,於是不得不倉促、匆忙應對,這時臨時即興創編例題經常會出現問題不嚴禁、不科學,漏洞百出現象,怎樣才能避免這種低效教學發生?最好的辦法,是在備課時,要求教師備份同性質題,以備一時之需。即精選有同等難度的備份例題、練習題,當學生對知識點掌握較好時,備份題就可跳過去;若發現學生對所講知識掌握不好時,立馬啓用備份題,去再次講解、消化、鞏固。

選什麼題,同類題做幾道,講題進度完全有學情決定。

抓手之二:變固定教學案爲動態生成案。

教案要重點備學生迴應問題各種預設應對預案。學生對問題的回答、解決可能出現哪些錯誤及相應應對提示、引導策略,還要備這個問題追問、拓展策略。

抓手之三:教案所設計問題要有梯度,教案例題、練習題設計得有一個高難度的模快。

有時課堂推進比較順利,會提前完成教學任務,這時離下課還有三五分鐘,若沒有預設,這點時間就會白白浪費,於是我們要求教師備課時,可以特意增加一個有較高難度例題、練習題備用。若進展順利,課堂還有剩餘時間,就可推出較高難度的備用題。

附:對教師撰寫的教案提出六條自查新要求

要求1:目標設計三審覈

審覈1:目標鏈條構建。總目標、單元目標、課時目標鏈條構建;

審覈2:目標轉換。變教學目標爲學習目標;用行爲主體、行爲條件、行爲動詞、行爲動詞來描述一條具體目標;目標制定要適宜、具體、可測、分層。

審覈3:目標與課標、內容、評價需匹配。活動設計、問題設計、評價設計與課標一致、照應、匹配。

要求2:問題設計要三思

一思事實、概念、程序、元認知四類問題比重,

二思設計有需要深度字習、高階思維的探究性主幹問題。

三思:問題的表述要規範、嚴密、通俗,不能讓學生不知所云或產生歧義;重視問題之間鏈條、系統的構建;關注思維方法、問題解決系統與問題系統的對應。

要求3:學情診斷要務實一一對學情多維診斷、把握。

診斷視角:已有經歷、經驗、知識、技能、思維層級、情緒、情感等。

把握:在學生最近發展區設問、探究;首先彌補本節課探究問題所欠缺舊知識、方法、技巧。

要求4:例題、練習題選擇要動態一一追求層級性與動態調控性。

例題、練習題選擇、設計要統籌考慮四例四維。四例指的是範例(例題的代表性、示範性)、同例(與例題同類型題)、變例(變式訓練題)、仿例(讓學生自己出題);四維指的是正向思維(直接代公式、順着想的題)、逆向思維(公式需變換、需逆向思考的題)、特殊思維(給生活經驗有關、有隱藏條件的題)、綜合思維(一個題用到多個知識點、公式或放到綜合範圍內看是否混淆的題)。

要求教案備份同性質題、備用較高難度的題,以備一時之需。

一是是精選擇有同等難度的備份例題、練習題,二是科學設置有梯度的例題與練習題備用。

要求5:學情設計要紮實、有效。

教案上有學生迴應問題各種預設應對預案。學生對問題的回答、解決可能出現哪些錯誤及相應應對提示、引導策略,還要備這個問題追問、拓展策略。

要細化、思考問題層級與合作學習策略有效匹配,不低配也不高配。

要重視新的學習工具、思維工具植入。

要讓學生自我做小結與反思,提高其元認知能力。

要求6:教案上的內容力爭做到脫稿,技能訓練也不能少。

把技能訓練納入備課範疇。對要求有感情朗誦內容自己要先練一練,對要在黑板上示範生字、地圖自己要寫一寫、畫一畫,對於課堂演示實驗要提前做一做……只有這樣,教師示範、操作演示時纔有底氣。

提倡"背"教案。對教案上內容要融會貫通、熟記於心,力爭上課時能“脫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