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對兒童教育的方法

在教育方法上,王守仁提出:“則宜誘之歌詩以發其志意,導之習禮以肅其威儀,諷之讀書以開其知覺。”在兒童教育方法上,最好通過詠詩唱歌來誘導孩子,以激發他們的志向和興趣;引導他們學習禮儀,以使他們儀表嚴肅;教導他們讀書諷誦,以開發他們的智力。在古代教育中,對兒童進行“詩”“書”“禮”的教育是非常普遍的,但是王守仁釆取的“誘”“導”“諷”的教育方法,是不同於以往傳統的灌輸、體罰的教育方法,即把知識、禮儀、歌詩的傳授和兒童的生理、心理特徵相結合,同時把兒童的身體鍛鍊和道德涵養聯繫在一起,這樣就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兼顧了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

王守仁又進一步提出了兒童教育的內容,他說:

故凡誘之歌詩者,非但發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號呼嘯於詠歌,宣其幽抑結滯於音節也;導之習禮者,非但肅其威儀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讓而動盪其血脈,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諷之讀書者,非但開其知覺而已,亦所以沉潛反覆而存其心,抑揚諷誦以宣其志也。

用詠詩唱歌來誘導兒童,不僅是爲了培養他們的意志,也是爲了把他們想要呼喊、蹦跳的情緒發泄在詠詩唱歌中,將鬱結壓抑的感情抒發於抑揚頓挫的音節中;教他們學習禮儀,不僅是爲了養成他們的儀表氣質,也是爲了讓他們在揖讓行禮當中活動血脈,用起跪屈伸來強健他們的筋骨;要求他們讀書,不僅僅是爲了增加他們的書本知識,讓他們變得更聰明,也是爲了讓他們在反覆的潛心閱讀中涵養性情,在抑揚頓挫的誦讀中明白他們的志向。王守仁的這一段論述至少包含了三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重視兒童的詩歌教育。他認爲藉助詠詩唱歌,不僅可以激發他們的志向興趣,也可以使他們在詠唱中宣泄歡呼跳躍的情緒,在抑揚頓挫的音節中抒發憂鬱呆板的感情,這不僅能夠陶冶兒童的性情,而且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都有好處,使他們能回到自己倡導的“良知良能”。

第二,重視禮儀教育。他認爲通過禮儀教育,不僅可以讓兒童面容儀表更加得體,也可以在揖讓叩拜中活動他們的血脈,強筋壯骨。用習禮來代替學禮,在習禮的教學中,發揮德育、體育功能,即融德育、體育於習禮之中。

第三,王守仁強調讀書不僅可以開發他們的智力,還可以使他們在反覆的鑽研中修身養性,在抑揚頓挫的誦讀中確立志向。

在王守仁看來,這麼做的目的其實就是因勢利導,而不是強迫兒童學習。他說:“凡此皆所以順導其志意,調理其性情,潛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頑。”這一切都是爲了在志向上因勢利導,在性情中調理養護,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消除他們的鄙陋和吝嗇。

王守仁教育其子王正憲,用三字一句的兒歌,傳授淺近的做人道理:

幼兒曹,聽教誨:勤讀書,要孝弟;學謙恭,循禮義;節飲食,戒遊戲;毋說謊,毋貪利;毋任情,毋鬥氣;毋責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惡,是兇類。譬樹果,心是蒂;蒂若壞,果必墜。吾教汝,全在是。汝諦聽,勿輕棄。(《示憲兒》)

王守仁的這首“教子三字經”,也被人稱爲《王陽明家訓》。他採用朗朗上口的韻文,要求兒子做到“勤讀書”“要孝弟”“學謙恭”“循禮義”,一“節”、一“戒”、五“毋”、兩“能”,成爲“心地好”的“良士”。最後通過“譬樹果,心是蒂”的形象比喻,進一步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道德品質的重要性。可以說,這首教兒詩內容非常具體,形式又非常通俗易懂。

王守仁準確地概括“童子之心”的“樂嬉遊而憚拘檢”的心理特點,否定了在教育中對兒童使用“鞭撻繩縛,若待拘囚”的體罰手段,提倡採取“誘之”“導之”“諷之”的啓發誘導方法。這些思想是有相當可取之處的,對於我們現在的家庭教育兒童教育都有直接的借鑑意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