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夢,煩惱如絲:人生最大的功課,或許是課題分離

1. 滿足期待

在《被討厭的勇氣 》書中,與弗洛依德、榮格齊名的心理學"三巨頭"之一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阿德勒說:

“也許你會感到意外,但事實上,來接受心理諮詢輔導的人,幾乎沒有任性者。

反而很多人,是苦惱於要滿足別人的期待,滿足父母或老師的期待,無法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

本性純良孝順的我們,成長過程中,很多時候不自覺地活在別人的期待中。

對方是我在意的人,我當然希望滿足他的願望。

而自己也相當重要,我也希望尊重自己的心願。

有時,兩者並不能完美地重合,如何是好?

2. 課題分離

阿德勒說:我們需要界定出自己的課題,進行“課題分離”。

如何去區分課題呢?

只要考慮這項選擇的結果,最終需要被誰承擔。

假如這項工作最終的結局成敗由我承擔,那麼,我如何做好這件事情,是屬於我的課題,是由我來掌控的。

至於別人如何看待我所做的這件事情,則是別人的課題,應該交由別人來處理和定奪。

而我不應該、也不能夠,干涉對方的這種自由。

進一步說,我不應該被這種“別人評價的自由”,而影響我的行爲。

我承擔應付的責任,可以自主借鑑他人的建議,但不需要被對方的意見左右。

3. 三件事情

在《遇見未知的自己》裏,張德芬說,這世界上只有三件事:

理好自己的事,少管別人的事,放手老天的事。

我們的許多願望,並不完全源於本心,非但沒管好自己的事,反而把幸福的選擇權交到別人和老天手中。

“爸媽都說我年紀大該結婚了:

我希望小包總能夠愛上我,讓我明年之前嫁出去。”

“愛人一直覺得我不求上進:

我只願王經理年前辭職,老闆提拔我當經理並給我加薪。”

假如你僅僅爲了滿足別人的期待,得到他人的讚賞,把眼光投在外面,求證明和認可,你就把自己的力量交託在外。

假如你設定不是100%靠自己能完成的目標,那麼你一定會失望,會不快樂,也無法迴歸真正的自己。

4. 真實需求

合理的願望和目標,一定是遠離了人格面具,遠離了“應該”,而源於自身的真實需求:

我渴望擁有一份美好的情感關係。

因此我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快樂自信積極陽光,吸引到優秀的伴侶。

那時,父母也會隨之安心。”

我渴望在工作中實現自己的價值。

因此我會不斷提升專業素養,自我增值,爲公司創造更多價值和利潤。

相信,愛人也會爲我驕傲。”

沈奇嵐《無論何時,年華都盛開》寫道:

“任何時候都可以開始做自己想做的事,希望你不要用年齡和其他東西束縛自己。”

也許除了開悟大師,沒人住在完全客觀的世界裏。

每個人,其實都居住在一個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主觀的世界。 

5. 信任自我

你的世界的意義呈現,從關注和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開始。

持續能量的補給填充,就是一次又一次地自我覺察,自我挑戰,自我滿足。

願望,原本就是一件課題而已,它本身是空性的。

任何所謂的“應該”和“必須“,都不是界限,除非你想要和別人一起爲難自己、對抗自己。

讓身體放輕鬆,跟自己的心聯結,回到自己的內在。

界定出自己課題,開放體驗,增值自我,信賴他人,臣服當下。

選擇自己認爲最好的道路,隨時樂意給予別人援助但絕不干涉,盡人事亦知天命。

讓自己成爲幸福和陽光的存在,就是我們每個人對世界最大的貢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