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第一篇:立命之學(六)

原文:後,果爲署印楊公所駁,直至丁卯年,殷秋溟宗師見餘場中備卷,嘆曰:“五策,即五篇奏儀也,豈可使博洽淹貫之儒,老於窗下乎!”遂依縣申文準貢,連前食米計之,實九十一石五斗也。餘因此益信進退有命,遲速有時,澹然無求矣。

譯文:後來此事,果然被代理提學的楊先生駁回 ,直到丁卯年 (1567年),殷邁宗師看到我正式考試所作文字的備卷,讚歎說:“這五篇策論,就是五篇給朝廷的奏議呀,怎麼能讓淵博而明理的儒者老死與窗下呢 ! ”

於是便依從屠宗師的申文而批准我出貢,連同前邊領取的米一起計算,恰好九十一石五斗。

我因此更加相信,一進一退皆有天命 ,發達的快慢也都各有因緣,所以也就淡薄而無所求了 。

註解:

署印:代理官職 。舊時官印最重要,同於官位,所有稱代理官員爲署印 。這裏指代理提學之職的楊姓官員。

【提學】職官名。明代掌管學政及主持考試的官員。

殷秋溟:指殷邁(1512——1581),字時訓,號秋溟,直立南京人 。嘉靖二十年(1541)進士 ,授戶部主事,歷江西參政、南京太常寺卿。萬曆初年,升南京禮部右侍郎,管國子監祭酒事。

策:古代考試的一種文體。提出問題,要求對答,稱“策問”,回答問題說明見解,稱“射策”、“對策”。

博洽淹貫:這裏形容知識廣博,深通廣曉。洽:對理論瞭解得透徹。淹:文義透徹。貫:功夫以一貫之。

澹然:清心寡慾的樣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