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双眼睛看世界


昨天,学习了贾行家老师一篇文章鉴赏的课程,讲的是魏文帝曹丕的《与吴质书》,颠覆了我对曹丕的印象。

作为魏国的开国皇帝,经历那么多铁血征伐,宫廷内斗的血腥洗礼,竟然还有那么本真质朴,甚至柔情似水的一面,还有那么高的文化素养,真的令人十分敬佩。

单就文学素养方面,许多人就对他知之甚少。作为我们非专业文学研究者,几乎只知道曹植 ,而不知道曹丕。曹植的七步诗是知名度较高的,在大家印象当中,曹植是个才华横溢的文艺青年。

而对曹丕的印象主要是政治上的。他是皇位竞争的获胜者、逼迫汉献帝禅让、强逼曹植写出七步诗,只活了四十岁。是个政治上的铁腕人物。

其实,我对曹魏世族的误解和偏见,并不止于此。

我对魏晋那段历史,总体是比较模糊的。支离破碎的几个概念,大概都来自《三国演义》。我想,对于大多数对历史没有深入了解的寻常百姓,都和我大体差不多。

那是一个群雄并起、英雄辈出的乱世,杀伐不断,权谋盛行,四百年的大汉王朝风雨飘摇,最后寿终正寝。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在寻常百姓心中,曹魏世家挟天子以令诸侯,总体给人留下乱世枭雄,奸诈无比的印象。更有曹丕最后导演禅让把戏,窃取了大汉江山,令世人不耻。

在儒家思想统领的古代中国,姓氏正统论是人们价值观的主流,所以作为窃国之贼的曹氏,也就始终揹负道德的瑕疵,在历史的大家庭里,就像小媳妇,总不那么堂堂正正。

其实,这种世俗的、情绪化的、甚至艺术化的社会评判规范,虽然堂而皇之地传之久远,却包含着极大的不公正。

在这里,我们不做过多纠缠,还是回到这篇《与吴质书》。

这篇文章是曹丕写给朋友吴质的一封信,也是一篇非骈非散又骈散结合的佳作,语言节奏自然从容,好像口语,但文字是对偶工稳的,有骈文的风格。

文章回忆了去年春天和朋友吴质在一起游玩享乐的难忘时光。

我们去年这个时候,悠闲高妙地谈论经典和百家学说,以棋类游戏和古筝音乐为伴。他接着说:那时候,我们把甜瓜放在清泉里,把红李子浸在凉水中。白天的饮宴过去,可以继续趁着朗朗月色,共乘车辇到后园游览。

后边文章突然话锋一转。他说,我当时就说:这样的快乐不会永久。果然,我们这群朋友如今天各一方,有的已经作古了。

接着,他触景生情说到,如今又是五月仲夏,又是万物生长;我驾车出游,又是随从吹奏音乐,又是文士幕僚们坐在后面的车里。

季节相同,物是人非。我纵然忧伤又能如何?还是请你多保重吧。

曹丕是感怀这种文化情感的先驱和典型,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世凡是描述景物、记叙聚会的文章,都带有这种物是人非的气息,都要联想到人生终极问题,比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曹丕在诗词歌赋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是邺下文人集团的实际领袖,对建安文学的精神架构起到关键作用,由此形成的“建安风骨”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有时会想,曹氏三父子,即便不谈在政治上创造的功绩,单单凭文学造诣,也可跻身名家大腕之列而名垂青史。

在欣赏这篇千古文章,感受人类这种普遍情感的同时,我也产生了一种认识自觉——就是面对一些已经形成的世俗的评判,不要人云亦云,要多一双眼睛,多一个角度看世界、看历史,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认知和评价,不至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