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应该掌握的十条戒律

查理芒格曾经说过:如果我能知道自己死在哪,那我就不会选择去哪。这种逆向思维很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管理十诫》这本书,就是逆向思维的运用。这是一本企业管理的指南,在书中11条戒律的指引下,无数家公司经营业绩一飞冲天,连惜墨如今的比尔盖茨都亲自推荐此书,巴菲特更是不吝溢美之词,亲笔撰序并大力推荐......

那我们一起看看这本书的十条戒律究竟是哪些。

第一诫律  不愿冒任何风险

这个世界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那风险也是,如果你想要得更多,却不愿意承担任何风险,这样的好事或许也轮不到你,我们可以在可控范围和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尝试,试错。

但你要是认为,想要得到多大的成功,就要承担多大的风险,这样的想法也是不可取的,在这里可以推荐一本书,樊登老师的《低风险创业》,非常值得一读。

如果你觉得当下处境舒服的话,那么你就会有放弃冒险的强烈冲动,这种冲动有时候强大得让你难以抗拒。一旦如此,那么失败也就不远了。

第二诫律  思维僵化,我行我素

思维僵化也可以理解成惯性思维,我们大部分人跳不出惯性思维,也是源于人性中的恐惧和懒惰,不想也不敢突破自己的惯性思维。

在职场上可能就是凭着自己过往的经验和企业之前的数据做决定,不敢大胆创新。喜欢找别人要建议,或者是别人给自己的建议也听不进去。

连最固执的商界大亨也绝不会让外人觉得他们一意孤行。他们至少会在嘴上对革新啧啧称好,发表一通他们愿意拥抱变革的陈词滥调。但实际上,他们往往会安于现状。为什么?因为任何形式的改变都是很不容易的。你不妨反观自身?

第三诫律  把自己完全孤立封闭起来

如果一个管理者,听不进去任何人的建议是非常危险的,你会觉得自己高高在上,觉得自己是圣人,不会犯错。

像亨利·福特,斯韦尔·埃弗里以及施乐、IBM等业界巨头的经理人们,不仅相信自己是正确的,而且刚愎自用地以为任凭时光流转,他们也永远不会犯错。

第四诫律  犯了错误,拒不承认,目空一切

我们普通人都要勇于承担责任,更何况是一个团队的领导者,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他更愿意把功劳留给自己的下属,把责任揽到自己的身上,你更要给自己的团队赋能,而不是什么责任也不想承担,但是一说到功劳,就说是自己的。

第五诫律  只求发展,漠视商业道德

我们成功的路要遵循两个法则,一个是自然法则,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拿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是人生正道,一个是社会法则,走捷径。可以观察那些不走正道的企业可能前期能赚一点快钱,但最终一定会销声匿迹,因为他不守商业道德。

不管是做人还是做生意,都要明白自己的道德观是什么?不能做人是这个道德观,做事是那个道德观。

第六诫律  不用心思考,对该做的事情一知半解

任何真正干实事的公司管理层势必会经常犯错。但是你真想失败的话,那么你就没必要对每个错误进行反思和总结,这样的话你势必还会一再犯同样的错。

第七戒律  自己不去把握,完全信赖专家

任何事都要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不能盲目的信赖那些专家的定论,如果你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大胆的提出疑惑。

第八戒律  行政作风盛行,团队臃肿

在一个结构复杂的官僚体系中,有各种制约的力量在发挥作用,因此部门之争就会让局面变得更加复杂。最终,整个官僚体系要发挥功能就会出现障碍,没人会出头来扫别人的兴,整个团队也很难做出客观公正的决策。

第九诫律  信息错位,沟通不畅

对你的员工或客户发出含混不清的信息有损于你的竞争优势,最终还会导致你的失败。发出信息之前自己可以确认几遍,也可以让自己的员工在重复几遍。

前段时间我负责的一件事情,虽然说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但也是造成了一点麻烦,最大的原因就是沟通问题,我的想法对方不知道,对方的想法我也没有及时了解,后来我也进行了反思,沟通方面一定要及时,反馈也要及时。

第十诫律  对未来心怀恐惧,悲观主义色彩深厚

对未来要有一个客观的预测,不能太过于悲观。

悲观主义总是向我们宣称世界从来都处于混乱之中,而且一直在走下坡路。但是,我们要活下去,心中就要有希望的火种,我们必须对周围的人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自己还有明天,有成家立业、欣赏夕照和一路向前的希望。

第十一戒律  丧失对工作和生活的激情

稻盛和夫先生有一个成功公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人的思维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对待工作的态度,是否饱含热情。一个人想要把一件事做好,就会激情满满,自己都会给自己打鸡血。

在任何公司里,如果你热情诚恳地让员工承担起富有挑战的任务,并表明他们的激情和才智能让困难迎刃而解,那么经验告诉我,一种难以抗拒的兴奋感会像电流一样很快传遍整个公司。

当你还没有团队时,可以用这十条戒律来管理自己,把自己管理成一个军队。只有管理好自己,未来有自己的团队了,才能管理的如鱼得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