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于青萍之末(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好像越来越严重。

那是一个两个亿的总包项目,水泥厂迟迟不能投运的责任,已经被业主推到我们的头上。这口锅连自动化都背不起,更可况是风雨飘渺、随时都有可能要黄摊的变频事业部。

主任被事业部副总拽到现场实地考察,作为水泥厂的主驱设备,高温风机在平常就会有些许旋转。

说人话,要么用蛮力强行把电动机拖起来,要么投入飞车启动功能,在电动机正在旋转的情况下,伺机切入高压变频器。

如果使用电力电子元件硬拉,在启动数次之后,功率元件被大电流烧毁是一个注定的结果,谁也改变不了。

可问题也在这里,飞车启动在业内是一个著名难题,别人家有成熟的解决方案,我们还没有。

在那个时候,业主已经烦了,就给了三天时间,如果解决不了,那就是你们变频器的责任。

作为业内知名难题,这个事情在公司内部很早就已经立项了。这个项目由郭总牵头,和主设刘工研究了一年多,始终不得要领。

主任从宁夏现场发回来一个解决方案,刘工看了一眼,脸都绿了。

原因也很简单,这个方案和她以前接触到的版本完全不一样。她能找到的资料也没有谁是这么做的,就三天时间,你让她做这么一个攻关项目,她的抵触情绪不是一般的大。

我没做过这一块,在我调试PLC程序的时候,倒是听刘工提起过她正在做的那个方案。直觉告诉我,她的方法不靠谱,但是我真的不懂,所以也没说啥。

看了一眼主任拿出来的新方案,我感觉这个方案更靠谱一点。对我而言,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我直接给主任打电话。让他尽快回公司主持大局,这个事情没有他的现场指挥根本就做不了。

领导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打飞的赶回公司,第二天上午召集大家开了个会,把这件事情的大概说了一遍。

大家都没吭声,在那个时候,大部分人都已经在默默地准备散伙了。

我感觉主任拿出来的新方案靠谱,主任也和我说了,新上的这套动态仿真系统可以做测试,用公司现有的这两台低压电机做对拖,可以很好的测试切换效果。

那我还说啥,死马当活马医呗。我负责核心模块编程,由刘工负责把它嵌入到现有软件系统当中。

三天时间,早晨五点起床,简单的吃点东西就跑到公司调程序,干到晚上九点回家睡觉。到底行不行,只有做了以后才知道。

万万没想到的是,居然真的让我调出来了。在低压实验平台上一次又一次的动态切入,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如丝般顺滑,那感觉不是一般的好。

当时正好是在暑假期间,去宁夏的卧铺票根本就买不到,连坐票都没有。主任找到公司领导反馈,我们是过去干活的,一路站到宁夏,到地方以后啥也干不了,还是坐飞机去吧。

中午时分,我下单买了两张去银川的飞机票。下午四点,高压样机重新组装完毕,上电测试,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第一次冷启动,样机直接故障跳闸。主任青着个脸,换,把备用单元给我换上去。

我看了看时间,马上就下班了,于是提议先去吃饭。调程序这事情,哪有一把成的,该吃饭还是得吃饭。

再次启动,电机慢慢的开始旋转,正常启动,所有人长舒一口气。

先把电机的运转频率提升到四十赫兹,空载模拟现场的正常工作状态。手动分闸,让电动机惰性运行,随后再次投入高压变频器。

所有人都紧张的要死,只听远处的电动机传来诡异的轰鸣声,所有的参数都开始变得不正常,主任当机立断拍了急停。

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都感觉天已经塌了,我强打精神问主任,刚才我看见有一个数据好像不太对,要不要再试一次?

主任直接打断我,不用试了,先回办公楼。在回去的路上,我小心翼翼的问,那两张飞机票要不要退掉?

主任没理我,一头扎进低压仿真实验室,一遍又一遍的模拟。大概是在晚上七点钟,他终于复现了高压电机的异常状况。

异常情况找到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不知道,时间却已经近乎没有了。

在这个时候,我突然想起我做的那款调试软件,和它配套的录波功能我也调试过了。

在做程序的时候,录的是采样值,调整一下保存时间间隔,把想查看的中间数据录下来,或许就可以找到发生异常的地方。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晚八点,我们把这个异常问题解决了。再次来到高压试验台,我们成功了。

悬在嗓子眼上的那颗心终于放下了,主任也笑了,大手一挥,回家睡觉,明天早晨去宁夏!

赶到现场以后,映入眼帘的是业主那张阴沉的臭脸。我们假装看不见,赶紧跑到配电室调设备,先把备用单元换上。

因为出故障的次数有点多,业主已经不愿意帮我们做任何事情了,没事,我们自己来。

简单的调试之后,我们做了几次空载切换,成功了。

我提议把频率提高到正常水平,做几次带载测试。主任刚刚把频率提上来,业主那边不愿意了,他的配套设备还没调好,电动机高速转起来以后,烟尘四起,他们领导不愿意了,我们麻溜滴把设备停了下来。

等到设备正常停机以后,我们又认认真真的把设备检修了一遍,看看有没有没接好的电缆,趁着还没有出问题,做一些查缺补漏的工作,我们实在是折腾不起了。

在现场等了两天,业主那边通知我们凌晨起机,要求我们三点钟到配电室待命。

我们俩早早地候在哪里,然后,啥事都没有。做设备就是这个样子,有问题那就是满头包,如果没事,那就可以揹着个手在现场各种围观。

从凌晨开始起机,一直忙活到中午,又停了下来,因为低压变频到处都是问题,整套设备根本就转不起来。

在这个时候,我们好淡定,可业主的脸依然没法看,毕竟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人家说的也很明白,哪一次不是你们来了就没事了,前脚走后脚就出事情。谁能给我保证这一次不是这个样子,你们留下来一个人在这里给我守着。

没办法,我选择留下来坚守,主任先行一步回公司。在现场无所事事的日子好无聊,不到一个星期我就呆不住了。

主动联系领导,申请回去。领导也很无语,在业主那里管吃管住,拿着差旅费带薪休假,然后你还各种事,难伺候!

后来主任从别的部门借调了一位同事,把我替了下来。

你以为这就完了,没有,回到公司没几天,我就舔着脸和主任说。到暑假了,你看我能不能请两天假,带着老婆孩子出去玩几天。

主任说行,你去吧!

回去没几天,徐州的一个钢厂改造,又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

这一次主要是费用问题,当时的大环境是小钢厂全部退出运行,业主不愿意投钱,我们这边也不愿意投钱,设备还得让他用上。

业主那里的负载很重,基本上只能靠电容硬抗,所以损耗特别大。当时的产品设计也有一些问题,如何改造、费用谁出就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当时签订的是节能还款合同,用户那边基本上没怎么用,自然就不会给钱,公司这边没收到钱,自然也不想再多花钱。

几经周折,最后公司领导嘬着牙花子投了点钱,把电容换了,让我们去现场把设备调起来。

那套设备始终也没能再转起来,在傻大黑粗的电动机面前,电力电子元件实在是太脆弱了,冲击是全方位的,电容不行了,其它元件也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努力了很久,还是没能成功,主任的心情不是一般的低落。

我和他讲,也就是这个样子了,能做点啥就做点啥吧。既然我们把示波器带来了,趁着用户还没给我断电,把数据采集一下,把这种第一手的数据拿回去,多少也是个交代。

测了大概一上午,用户不乐意了,跑到我这里来做实验了,脸皮倒是挺厚,随即把电源给我们掐了,说是耽误生产,领导不乐意了。

拿到第一手数据之后,主任的心里就有数了。在随后的一个大项目里,把电容更换成薄膜电容,用250A的高压变频器驱动245A的轴流风机,在现场一次性投运成功。

做产品就是这个样子,遇到新问题,拿到第一手数据,想办法解决,过一关有一关的成长。

在现场我亲眼见识过三百多安培的启动电流以后,换个地方启个小水泵一点感觉都没有。

宁夏那边总是没办法正常投运,业主那边还是追着我们不放。在家里分析了一下,的确不是我们的问题。负责售后的王哥和他们硬气了一把,然后,就被姚总狠狠地削了一通。

没办法,我再次来到宁夏排查问题。业主的脸依然是那么难看,我也只能假装看不见。

当我再次来到现场的时候,水泥厂已经处在半投运的状态,设备都好好地转着呢,我瞪着眼睛能看出个啥?

没办法,我把设备里记录的故障信息全部导出来,来到主控室和DCS上记录的数据一一核对,最终确认跳闸命令不是我们的设备发出来的。

这回轮到业主不好意思了,但是他也没认怂,瞪着眼睛让我加了一堆闭锁逻辑,然后,这事情再也不提了。

几场硬仗打下来,大家的心气慢慢的回归,变频事业部的气氛也逐渐活络起来。

一转眼,就到了年底,主任要去上海参加变频协会的年会。我也想跟着他一起去见见世面,于是我就主动找领导申请。

领导其实是不想答应的,但是,我刚刚立了点功,他也不好意思明说。各种暗示我就是看不明白,他只好答应了。

因为这件事,领导对我还是挺不爽的,年底调工资,他故意给我少调了一级。当时我心里挺难受的,现在看,好像根本就不算个事。

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一个人的眼界和格局,手里到底有多少资源,重要,也没那么重要。

一转眼,我们就来到了2015年,当我们正准备大干一场,用实力来证明自己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降临了。

在这种天灾一般的变故面前,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太一样,我做出了最独特的选择,我的命运也因此彻底转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