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策划孟州道,武松醉打蒋门神

精心策划

正在这时,施恩的父亲,牢城营的老管营出来了,武松一见马上施礼管营相公你好。老管营就说,这位义士,有幸我儿子能认识你这样的好朋友,你跟着老汉到后堂来,咱们慢慢的叙谈,这是用了一个稳军计,把武松稳住了。拉到后堂一看,人家酒饭都已经准备好了,老管营亲自给武松满酒跟五叔商量,说我儿子能认识你这样的英雄三生有幸,不如现场就义结金兰,咱们喝两杯酒磕个头,你跟我儿子就成生死兄弟吧!你看这个老管营确实是有江湖经验,遇高人不可交臂失职,让他跟自己儿子先有感情的纽带,有感情认同了将来报仇的事就好说了。所以当场的就磕了头,拜了把兄弟。这三个人就说了很多话,喝了很多酒。把武松送走以后,父子二人就商量。说这个蒋门神武艺高强。背景深厚。如果武松要由我们报仇的话,需要有充分的准备。今天你看他喝了这么多酒,明天肯定头昏脑涨,还有宿醉,所以等他醒一醒酒,等他恢复恢复,我们再让他去跟蒋门神较量。

整个的过程当中,施恩父子都特别的谨慎,这种谨慎体现了一种怕的心里,这个门神确实太厉害了。武松心里就有点不高兴了,你瞧不起我呀?你们怕蒋门神是因为你们没本事。我武松还能怕他蒋门神,我们从斗杀西门庆开始就能看到武松身上有一个特殊的优点。你别看他武艺高强,但是他不盲目自信。武松做事就胆大心细,整个的流程方案都安排的特别到位,这一点跟别人不一样。所以在醉打蒋门神的过程当中,武松使用了三个基本策略,那都是可圈可点的。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个策略叫做事前精心布局,用力用势做好亮点管理。这是非常耐人寻味的一个场景,大早晨施恩就收拾东西,牵两匹马来跟武松商量,说哥哥你骑马,咱们去跟蒋门神决战。武松说我一不病二不瘸,骑什么马。咱就走着去就行。接着,武松给师恩提了一个要求,说要打蒋门神提前你得安排一件事,什么事了?武松就说,从咱们这个牢城营去快活林,这一路上肯定有很多酒肆,每过一个酒家,你就带着我去喝三碗酒。施恩说哥哥。这可能不行,这一路上有十几家酒店,一家喝三碗酒,喝三十多碗,这喝醉了以后怎么去打蒋门神?武松噗嗤一笑,说出一段话来。《水浒传》原著是这么说的:带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五分本事,我若吃了十分酒,这气力不知从何而来,若不是酒醉后了胆大,景阳冈上,如何打着大虎。

说完这段话之后,武松点点头,接着说:那时节,我须烂醉了好下手,又有力,又有势。各位注意这六个字,武松打蒋门神基本的策略就在这六个字上了。首先要有力,其次要有势。我们经常形容说这个人有势力。力和势是两回事。什么叫有力呢?喝完酒以后,血循环加快了,整个人就变得特别勇猛。尤其是喝完酒之后呢?据说人的痛感神经下降了,这个好理解。那为什么喝醉了酒他还有势呢?这个不好理解。我们给大家解释解释什么是势?所谓的势,就是形象场面气势,有了形象场面气势影响了大家,你做事情就会比较顺畅。我们每个人做事情的时候,大家都要学会注意形象,注意场面,要学会造势。光有资源是不够的,必须要会造势。我们做一点总结。

用力可以影响一个人,用势可以影响一群人,有形的东西它不如无形的东西力量大。

武松要打蒋门神,他确实可以三下两下把蒋门神打趴下,可是快活岭那么大地方,那么多人。如何能在短时间之内获得大家的支持认可关注?这个武松是想过的,想的结果是什么?武松决定醉打蒋门神。打蒋门神妙就妙在这个醉字上面。

醉打有三个好处:第一个好处,可以行为夸张,可以场面与众不同。那第二个好处,可以吸引眼球。大家会很震惊,我的天哪,这个醉汉都能把蒋门神打趴下,街头巷尾,人人奔走相告,这口碑就形成了,在传播点就有了。那第三个好处,醉打蒋门神给大家造成一个震撼性结果。喝醉了酒都能把这个蒋门神打趴下,这英雄要是清醒的专门的准备准备,这直接能把门神打趴下,就不是蒋门神了。所以做事情呢?要抓亮点,要注意形象,注意传播。武功这个亮点管理做的特别的好。包装一个最大的环境,最大的场面,形成轰动效应。施恩说,哥哥行吧!你说怎么办,咱们就怎么办?于是,施恩就安排了一个仆人担了一个酒担子,一头是酒一头是菜,跟着武松就奔着快活林就去了。这里面还有个细节。老管营相公悄悄地安排了二十个精壮的大汉,慢慢的随着武松。老管营很有心机啊,万一打败了怎么办得准备帮手?可是武松的大英雄不愿有人跟着,所以悄悄的跟慢慢的走。这叫风险防范,必须前面有一手后面留一手。做事情,至少要有两个方案。

蒋门神善用枪棒,江湖传闻三年未逢敌手,其武功之高可见一斑。而武松景阳冈上徒手打虎更是一位武艺高强的英雄好汉。当下两位高手要在快活林一决雌雄。高手过招自然要百倍认真容不得半点马虎。但是,武松的举动却一反常态。从孟州到快活林的路上,沿途的十多家酒馆,武松走一路喝一路,数十碗烈酒下肚,武松顿时有了几分醉意。当年,在景阳冈上,他便是借着酒劲制服了斑斓猛虎。如今,快活林前武松再次醉酒,那么这回看似心不在焉,实则外松内紧的武松,准备用怎样的策略来对付不可一世的蒋门神?在这一过程中,武松又是如何将他坚定的信念发挥到极致呢?

各位注意,武松出门的时候还有一个细节,她穿了一个土布的衫子,穿了一双麻鞋,下面带着护膝。他为啥要带护膝?真的要以命相搏的时候这关键部位要防护住,而且膝盖加护膝能增加战斗力。最重要的是武松找了一个膏药,把自己脸的那个金印给贴上了。宋代有个规矩,流放的犯人脸上都要有个金印。从宋江到武松只要流放过都会有金印,这叫刺配。你看林冲也是刺配沧州。武松找个膏药专门把这金印贴上了。那你说是武松爱美吗?其实不是。为什么要贴这个膏药?武松是怕到了快活林,引起蒋门神的警觉,看怎么有个牢城营的配角呀?这是不是施恩的卧底和奸细?一旦蒋门神有了警觉,就达不到突然袭击的效果了,所以你就能体会到武松做事情的惊细。

打发走了仆人打发走了施恩,这武松的不醉装醉,本来有五六分醉,偏偏装的十几分醉,前颠后倒左摇右晃就朝着快活林去了。接下来精彩的场景,那就是醉打蒋门神。在醉打蒋门神当中,武松使用了第二个策略,叫做乘乱取胜速战速决,做好热点管理。做事情有很多环节,最热的那个点,你只要把住了,就可以。武松从树林里面出来,擡头看快活林旁边的一棵大树下有一个长长的交椅,少面横躺着一个彪形大汉,目测身高有九尺开外,那接近两米了。肩宽背厚膀大腰圆一巴掌宽的护心毛,手里拿着个苍蝇拍,似睡非睡呼呼喘着粗气,在哪里躺着,这一看可能是蒋门神。再回头看,快活林里边人来人往,正常的生意还在进行,武松不动手,先看形势,他观察快活林里边是什么形式,什么场面。有几个伙计在前台忙碌,有跑堂在迎接客人,柜上有一个漂亮的妇人正在收钱。武松大概算了算,跑堂的伙计有五个人柜上那个妇人基本上没有什么战斗力,后厨有多少人暂时不知道,心理有把握了,看完形式之后,武松晃悠悠地就走进了快活林酒店。武松的思路就是,自己人单势孤一个人,对方的有多少人手还不知道呢!肯定蒋门神还有徒弟都是练家子。

在武松进了快活林以后,首先要求尝酒。武松在座位上一坐,翻着一双醉眼,直勾勾的盯着柜台上这个美女,不错眼珠的看着。大家发现有一个很有趣的场景,大英雄武松不好女色,拒绝潘金莲的勾引,那也是个真性情真汉子。不过武松的人生当中有两次主动的调戏别人的经历。第一次是十字坡的卖酒的孙二娘,第二次是快活岭里面卖酒的这个妇人,这都是武松的策略。武松拿眼直勾勾的看着妇人,看着这女子有点不好意思,把眼睛转到别处,武松这才发话说:店小二在哪里,给我上两角酒来,我先尝一尝。店小二就上了两角酒。武松喝了一口说,呸,这破酒。给我换好的来我便饶了你,否则砸了你这个店。这明显找茬,没等店小二生气,老板娘就生气了。这哪里来的醉汉在这里讨野火?店小二息事宁人,低声地跟着老板娘就说。这儿一个喝醉酒的痴汉不要理他,武松把眼睛一瞪说,你们在说?店小二说不不不,大哥没说你,我们在闲聊,你喝你的。武松把着酒拿手点那老板娘说,来,让这女子过来陪大爷喝两杯。这老板娘真的急了,蒋门神的老婆那也是大脾气的人了,哪受过这个欺负!嗷的一声就蹦起来了,说你这醉汉哪里来的在这撒野。说着话,从柜子里面就出不来了。武松一看,火候到了,谁生气收拾谁。武松把酒杯往地上一泼,腾就站起来,把小褂一轮,大步一迈就抢了过去,这妇人在柜台里面还没出来,武松左手揪住他把腰往上一楼,右手抓住她的发髻,这么一瞬,头朝下,打个妇人就举起了。二话不说,腾的一下就塞在了酒缸里面。那边那几个伙计一看,老板娘被飞到酒缸里了,四五个伙计就冲上来了。

《水浒传》原著写:武松一手一个将两个伙计塞到了酒缸里面,这边一拳打翻一个,那边一脚踢飞一个,一招一个。所以大家看那个水浒传写武松。尤其是徒手格斗,有一个特殊的特点,就是那个场面都不大,那个动作都很快,不像我们看武打片,飞沙走石,天昏地暗,两个大英雄光在这较劲较半天,你来我往打半天,都没接上手。真正的绝招是一招制敌叫绝招,咱俩练半天谁都没受伤,那叫舞蹈。所以还是提醒大家,武术和舞蹈还是有区别的。

武松是个格斗高手,见机下手,张手就来,四招拿下四个伙计。店面上第五个是比较机灵的,转身就往外跑,武松没追,怎么想的?《水浒传》原著是这么写的:那厮必然去报蒋门神来,我就接将去,大路上打倒他好看,教众人笑一笑。武松决定打蒋门神不能关起门来打,我得在大路上打,让大家都看着。

在水浒传中,武松可以说是施耐庵刻画的形象最为立体的人物之一。如果说替兄报仇,体现了武松的义薄云天,那么醉打蒋门神的过程就可以说是武松智慧与策略的最好体现。在与蒋门神的正面交手中,武松并没有盲目出招,而是敏锐的捕捉到了蒋门神的弱点,并通过敌人的弱点迅速建立起优势。看似不可一世的蒋门神,他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弱点,在帮助施恩夺回快活林后,武松又将如何处置这个称霸一方的恶霸呢?

请看下篇:醉打蒋门神

未完待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