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嘉瑩先生古詩詞課讀書筆記之十九

詠懷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魏晉〕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

薄帷鑑明月,清風吹我襟。

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

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如果說“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是這首詩感發的開端,那麼“薄帷鑑明月,清風吹我襟”就是感發的深入。

帷指窗帷,也就是窗簾,鑑是照亮的意思,薄帷鑑明月,是說薄薄的窗簾被明月照亮。這是一個被動句式,薄帷被明月照透,是一種被動的姿態,正是這種姿態引起了詩人心中的某種感受,這話說起來很微妙,但微妙的地方還不僅於此,薄帷鑑明月,清風吹我襟,兩句結合起來所產生的效果更加微妙。

馮延巳有一首小詞“波搖梅蕊當心白,風入羅衣貼體寒。”歷代批評家都認爲這兩句好,可是又說不清楚到底爲什麼好。其實它的好處應該是在於上下句的句法之間所產生的互相影響。上,據說水的波心,有一片白色的梅花影子在上下搖盪;下句說,風吹進薄薄的羅衣,使人感受到一陣透體的寒冷。

由於這兩句是對仗的,所以貼體寒的體就與當心白的心有了關係,那種搖盪之感就從水的波心進入了作者的內心。(評得太妙了!)

這裏的薄帷兩句雖不是很工整的對仗,但作用也有些類似,因爲襟正處在胸懷之所在,所以清風吹我襟,就是人聯想到清風吹透衣襟,一直催進我的心裏,由於這一句中出現了我,所以上一句薄帷鑑明月,也就和我產生了關係,那明亮的月光就不僅僅是照透了窗簾,而且也一直照進了我的心裏。

於是,薄帷鑑明月,清風吹我襟,就有了一種主觀的感受,而不僅僅是客觀的寫實了。所謂:物色之動,心亦搖焉。這心與物之間的關係確實是很微妙的,有時候我們只能用感性來體會它。

小記: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

薄帷鑑明月,清風吹我襟。

白天面對世俗紅塵,不願意見的人居多,不願意說的話居多。只能用買醉這個方式來躲避白天的煩惱。酒,不是用來消愁,而是用來埋藏真實的自我。酒醒深宵,反倒清醒,再也不能睡。

夜那麼黑,那麼沉,似乎可以掩蓋一切社會烏七八糟的事。

起身,燃起一盞燈,搖曳的燭光裏閃耀着一星暖意。

這樣的夜晚,自己面對着自己。

真實,純淨。

也許這纔是自由而美好的時光吧!畢竟太安靜了一些,彈幾首曲子,抒發抒發心聲吧!(我很好奇,他住在哪裏?是不是住在竹林裏面?深人靜而又不會打擾到家人和別人,是他自己一個人住在遠離人煙的地方?就好像王維說的: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估計古時候的詩人都有這樣的一種閒情雅趣,喜歡自己獨居,遠離塵世。即使深夜彈琴、長嘯也不會影響到別人。)

天天喝酒,能彈琴,有薄薄的窗簾,從這幾個細節可以看出他過的生活還是非常不錯的。根本不用考慮錢的事兒,比起杜甫的茅屋要好太多了。只是他的精神受到了束縛,受到了羈絆,難以擺脫。不快樂的一切都是心累。當心累的時候,外界的一切都不能夠入到眼裏去。只有到了夜深人靜,自己面對自己的時候,才能夠看到明月,感受到清風。

無人爲伴,唯有清風明月。這個心境反而突然明朗起來。可以感覺到他的內心依舊清明,依然堅守着自己的品行,像明月一般的皎潔。堅定着自己的信念,自己鼓勵着自己,明月不僅照進我的窗,還照進我的心裏,清風不僅僅吹拂我的衣襟,還吹到我的心裏。

這樣的一個夜晚是多麼的美妙啊,但願白天不要那麼快到來。

在整首詩中,這兩句是最明朗,最舒服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