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遊記】山囧

青•故事優選】專題推薦文章

七公子小刀:在路上——旅行故事系列

週日,本無什麼計劃,週一懶到週六,不差這一天,想懶到底。還沒起來,微信就晃動起來,在幾個好友的軟磨硬泡下,匆匆收拾了一下裝備,奔千山的野山坡而去。與其說礙於好友的面子,倒不如是架不住大山的誘惑。喜山,緣於站在山巔的快感,迎風而立,捨我其誰。

今天設定的目標難度係數5.5的樣子,主要路線是從起點登上海底世界,然後沿着山脊奔老牛背,折到七星巖,再轉到骷髏石下山回到起點。

略算下一圈下來,大約三個半小時。山裏部分地區沒有手機信號,好在多個山頂能看到村莊,方向感應該沒問題。

對我而言,輕身熟路,再加上時間倉促,也沒做太多準備,登山索,對講機統統沒帶。

山有些遠,到了山腳已是十點。

下了車,簡單舒展一下筋骨,仰望擋在眼前的大山,長出了一口氣。我心裏清楚,難度係數雖說不高,但今天有新人同行,表現如何,有待驗證。

兄弟們,上,下山後我請喫火鍋。

天,無雲,藍的安靜。陽光傾瀉下來的暖,被北風捲得無影無蹤。立冬剛過,北方的寒氣撕裂着漫山的秋色,閃透的黃,鮮亮的紅,漸漸黯然地收斂起來,清冷而蕭瑟。

踩着枯葉,在林中穿行奔海底世界而去。這是特別好玩的一個野景點,一塊巨大的花崗岩石蓋住了山頂,岩石頂部風化出一道縫,遠觀若鯨,顧稱海底世界。想看海底世界全貌非常難,角度不對,看不出模樣來,近了又站在懸崖上,只能窺得一斑。

我選擇的路線是從正面岩石攀上去。常來玩的驢友在懸崖上拉了繩索,固定在石頭上,可以拽着它登上最難攀的一段巖面。我沒帶繩索主因也在於此,我自覺得就這段需要,還有現成的。

巖面雖說不是垂直的角度,但陡的地段也有七十度的樣子,對於沒有經驗的菜鳥而言,滿腦子恐懼。在這個地方,新人的手真的找不到地方放了。人生中頭一次真實地感受到了什麼叫抱大腿,錯了,準確地說是抱小腿。

往上爬的過程中,光禿禿的巖面無從下手。索性,我在上面固定好自己後伸出一隻腿來,讓下面的好友抱住當繩子用。實驗了幾次效果還不錯,抱着我的腿往上爬,只要不被好友拉下去,大家都歡樂。

攀上岩石的頂部,踩着足有八九層樓高的大石頭,好友自信心爆棚。

我說怎麼樣,沒什麼可怕的,繼續走,還是回去?繼續走,前面有更好玩的石頭,想回去,自己往下跳吧。

走吧,誰怕誰?

從海底世界的頂峯下來馬上就鑽進了林子, 枯葉越來越厚,也找不到所謂的路了。

一個好友不知被什麼絆了一下,直接一個平板,整個人砸在地上。我在前面聽得噗通一聲連忙跑過來,還好,林子裏地上葉子很厚,除了粘了一臉樹葉子,沒啥外傷,我的心從嗓子眼偷偷地退了回去。

一轉身的空,腳應該讓落葉裏躲藏的枯樹根絆了,吧唧一下,我實實惠惠地摔在落葉上。誰也別嘲笑誰,我也糊了一臉的葉子。

登上老牛背時遇到一隊蓋州過來的驢友,讓我驚訝的是那羣驢友裏還有年全愈七十的老者。這段野路對體力、耐力要求並不低,還要克服恐高,有一定的攀爬經驗。一個七十歲的老人能登上來,我真的不敢自吹了。

聊一會,原來老人退休後就跟着戶外轉,走了十年,身體棒棒的,精神足足的。反觀一些年輕人,最大的運動量是牀到衛生間的距離。人不服老不行,不服老人更不行。

想想小刀如在七十歲時還能站在山巔吹吹西北風,此生足矣。

感嘆一番,話別後各奔山林。

老牛背是立在一座山峯頂部的一塊巨大的花崗岩,神似牛背而得名。挨着老牛背的是飯碗石,快到碗裏來,此石歡樂多。

一塊巨石從懸崖當中探到了半空,形狀如半個飯碗,裏面是一個天然形成的槽體,人可以坐在裏面。大家都喜歡攀上懸崖,從巨石縫一點點蹭到碗裏,然後擺個姿勢把自己燉一次。

在飯碗石,大家娛樂一番,繼續前進。路程過半,一切尚順,心也就鬆弛下來。

在去七星巖的路,有一段很長的陡坡下山,林子漸漸把我們淹沒,走着走着大家就散了,隔上二十米就看不到前人的影子。此時手機信號無,才意識到對講機也沒帶是個錯誤。

其實在林子裏喊是沒什麼用的,我以前寫的《我要遠遠地看着你》曾提過這現象。原以爲這個季節葉子掉的差不多,山裏視線要比夏天強些,可事實上人的眼界很有限,看不遠。

計劃中的下一個目的地是七星巖,還沒到,大家已走得七零八落,還丟了一個。我連忙召集離得近的原地待命,我沿着走失哥們的方向去追。差不多跑了二十分鐘,我看到他了,這傢伙正坐在一塊大石頭上喘着粗氣,一仰脖一瓶子水乾了。

我有點心疼,我們每個人才一瓶水,喝了就沒了,而我們前面的路還很長。

我帶着他與大家匯合後決定原地休息一會,把有限的一點給養消滅,一個人一瓶子水,一個桔子,一小分裝袋餅乾。當然,那傢伙沒的喝了,我拿過他喝完的空瓶子,把自己的水倒出了一半遞給他。

食物這麼少,看來大家上來前都不裝喫的上山,全等着下山狠喫我一頓火鍋吧。喫完後打掃得一乾二淨,把不可降解的包裝物收起來帶走,拍拍屁股上的土,繼續上路。

我領路,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從山脊下錯坡了,一入深溝林如海,從此山間無路人。我們足足走了近一個小時,攀上一座峯頂,才遠遠看見七星巖竟然在另一道樑上。

此時,大家已疲憊不堪,冒的熱汗被小北風吹成了冷氣,包在衣服裏,頓感後背涼風嗖嗖。重點是沒喫的,沒喝的,大家有些燥動。

這鬼地方喊救命,估計只能招來狼。還是自己想辦法吧。我起身四處尋找,居然尋得一棵山裏紅,葉子雖掉得光了,果實還掛在枝頭。別看這玩意個頭不大,嚼一口酸甜適口,有望梅止渴之功效。

給大家每個人分了幾顆山裏紅,頓感輕鬆,目標就在前方,提起精神再出發。

到了七星巖,爬上了七星中最大的一塊石頭,迎面十里冬風,卻沒了一絲豪情,我累了。

所謂七星巖就是一處亂石崗的山峯,此處不同於別的山峯是整塊巨石,這裏散落着一排大小不一的石頭,捱得緊密的有七塊,故名之七星巖。

考慮時間不早,未作久留,大家便啓程。下七星巖時,他們選擇了從林子裏繞過去,我獨自從後面的巨石下去。

那時我才意識到沒帶繩子很後悔,65的坡度,一塊大面板,沒有扶的沒有蹬的,四五層樓高,真是練膽的地方。既然選擇了,硬着頭皮下吧,看來今天要試試徒手攀巖的功夫。

我得感謝我的鞋好,抓地牢實。在巖面上唯一能固定我身體的就這雙鞋子了,今天的小命就交給它們哥倆了。下了快到一半時,坡度增加,身體連續下滑,幾番想穩住都失敗了,整個身體當搓衣板磨了一遍。我見側面岩石有塊突起,伸出一腳用鞋底蹬住,減緩了身體下滑,一個側翻在轉過去,上身起來,雙手用力壓在巖面上,坐着繼續向下禿嚕,噔!噔!噔!不用偷着笑了,蹾得屁股疼。

站在懸崖上誰不哆嗦?哆嗦幅度大小的區別罷了。再也不敢吹徒手攀巖的事了。

還好,安全下來,一瘸一拐,我也比他們快,追上他們直奔骷髏石。那是行程中最後一座小山峯,骷髏石很形象,卻也沒了力氣上去玩耍。

大家僅僅略做休息,奔山下而去。下山有三條路的,選擇錯了,又是不歸路,還算幸運,選擇正確。這段野路走的人不多,落葉埋着的土坑、枯樹根、亂石較多,同行的夥伴接連摔倒了三個,還好,他們收穫了皮外傷當勳章,還有我的嘲笑聲。

到了山下,算一下計劃三個半小時的路,走了六個小時,今天帶新人,丟老臉了。

回頭,面對大山,不服不行,自視年齡,不服不行。闖蕩這麼多年,我應該思考一下究竟是誰在征服誰?

大家摔得一塌糊塗,心中的怒火無處發泄,最後都化成了狠狠喫我一頓的力量。

上火鍋!

站在山巔,偶得幾句分享,記錄一下當時心的凌亂

我爲秋風你爲歌

誰曾私語下,月打窗寒

千里秋風廖寞,落花數遍

卿不見

我醉臥堂前,濁酒一盞

你癡倚庭欄,長髮拂面

是你嗎,煮白青絲相見歡

同飲豪情萬千

莫論江湖恩怨

天下誰人識得你的英雄

笑我策馬揚鞭

舞劍點江山

過往矣

願聽卿一曲,續塵緣

你說長琴穿心,心心念

我迎風爲你係青衫


特別錄一段在林子裏穿行的小視頻,感受一下

林柳青兒一年期銅牌以上會員投稿通道:【青•故事優選】

其他作者投稿通道:【青•故事優選】

本文薦文編輯:紅耳兔小姐姐

【青•故事優選】爲簡書會員合夥人林柳青兒創辦專題。

本專題推薦林柳青兒旗下銀牌以上會員及優秀寫作者文章上榜。

專題創辦:林柳青兒

專題主編:七公子小刀

專題編輯:紅耳兔小姐姐零點壹弋一沐恩佳音城外的陽光sun阿斌bin七月默涵貓小巫Erin

聲明:原創圖文,盜用必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