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人牆頭的老劉頭死在了親兒子的關懷下

【爬人牆頭的老劉頭死在了親兒子的關懷下】上


總以爲勾搭成奸的事情只會出現在影視劇中,但聽老人們說起村中往事,才知道了那些大家默認堅守了一輩子的祕密。

那些風流韻事一點不亞於影視劇的精彩,甚至超越了藝術表現。原以爲那些破事會成爲一代人的記憶,淹沒在時代更新的浪潮中,誰也沒想到,大家爲他苦守了大半輩子的祕密竟然在他臨終前自己說了出來,棺材裏藏不下的祕密,也牽連了存活在世上的兩代人,不禁讓人譁然唏噓。

【扒人牆頭的老劉頭死在了親兒子的關懷下】

說起老劉,時間得往回倒六十年,在解放初期的某村落,老劉還是正值青春年少的壯小夥,血氣方剛,風流倜儻。因爲過早沒了爹爹,跟着老孃相依爲命。白天在隊裏跟大夥一起掙着工分,晚上回到黑暗的小破屋裏,思想着什麼時候能娶上一房媳婦。

老劉,當年還是小劉,青春年少的他也思着春,到了該成家的年齡。只因時代影響,大家彼此都是窮的叮噹響,且又因種種原因,小劉的成分並不太讓人喜歡,結果一而再,再而三的沒談成對象。

年齡早已到了,看着和同同齡的小張小王小宋個個都娶上了媳婦,有了婆娘,有了關愛,小劉心裏說不出的難受。每當夜深人靜之時,他多想有身邊能個人也能彼此溫存一番。

那年,沒有網絡,沒有手機,沒有電視,更加沒有電。甚至連點個煤油燈都是奢望,夜幕下,大家都是摸黑的度過,吃了晚飯早早的跳到坑上,早早的睡下。

可小劉哪睡得着,熱血沸騰的他輾轉反側徹夜難眠,倒在坑上能把坑磨出個坑來。

小劉睡不着,光着膀子站在院中望着天上的那輪明月,嘆息着這日子,什麼時候能好起來,什麼時候他也能有個疼愛他的人出現。

小劉的娘知道兒子的心事,也煞費苦心的央求熟識的老姐妹給兒子瞅一房媳婦,看看哪個村裏的姑娘合適了給牽牽線。

老姐妹們嘴裏答應着,心裏直犯着嘀咕。姑娘家倒是有,但是樂意跟小劉的卻不怎麼有。畢竟成分在那,誰家敢冒那個險把自家姑娘往火坑裏推。

小劉熬着,一年一年就那樣熬了過去。可有一年夏末,小劉做出了驚天的事來。

鄰居小張比小劉小那麼兩三歲,終於在媒人的撮合下討了一房媳婦。兩三年不到,給小張生了幾個孩子,日子過得倒也舒服自在。

小張媳婦爲人爽快,愛說愛笑,街坊鄰里都甚是喜歡。當然小劉更喜歡,小弟妹那幅俏麗的臉蛋,扭動的身軀時常出現在小劉的夢裏。小張媳婦,成了小劉的夢中情人。

起了心思的人,難免會記掛心頭,時時想着,常常念着。

小劉天天盼着能跟小張媳婦見個面,說個話,有事沒事就愛往小張家跑。就連喫個飯,也要端着碗蹲到小張家大門口喫,跟着鄰居一衆的起鬨。

年長的老頭們愛拿小劉開玩笑,說“你這個小混蛋,天天往人家門口跑什麼,你娘又沒在這”。

小劉笑笑,嗆聲回道“我娘沒在這,可你娘在這,我看你娘呢”。

一句話嗆得老頭急了眼,拿起屁股下坐的鞋就扔小劉。

這已經是常事了,大家都這樣半開玩笑半調侃的過了大半輩子。單純而快樂。

小劉心事越發重起來,他知道自己往人家門口竄是爲了什麼,可小張哪知道小劉有這心思,對小劉還是哥長哥短的叫着,閒着沒事也愛叫上小劉到自家院子裏扯閒篇。

一來二去,小劉跟小張媳婦愈發的熟悉,再加上又是鄰居就隔着一道牆,小劉的膽子也愈發大了起來。

那年夏末,接連下了幾天大雨,鄉上組織青壯年加固河道,小張被安排到了遠村的地段住在了工地,家裏只剩下小張的父母婆娘和幾個年幼的孩子。

雨斷斷續續的下着,小張家裏的東屋也漏起了雨來,房頂上被老鼠掏出的幾個窟窿經過雨水的衝擊不斷的順着牆往下淌水。

眼瞅着雨不住的下,房又漏水,小張又不在家,不得已小張媳婦找到了小劉,讓其幫忙把房頂那幾個老鼠洞給堵一下。

小劉幫忙自然不在話下,三五下就把房修補好了,但小劉在修房時,眼睛可沒離開過小張媳婦的身,左瞅一眼右睡一眼,眉目間盡情柔情。

就在修好房子的當晚,小劉爬上了自家牆,竄進了小張媳婦的房裏,鬧出了衆人皆知的事情來。

兩人經過一夜的溫存,竟然生出了許多感情,祕情持續了兩三個月被小張發現了,礙於臉面小張沒把事情鬧大,把媳婦打了一頓,讓小劉賠了幾袋糧食,小張忍着把醜事嚥了下去。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街坊鄰居哪能有不知道的事。再加上當時的環境,這事就像長腿了的新聞一樣,瞬間傳遍了村民裏的耳朵,成爲了人們背後嚼舌根的話題,成爲了公開的祕密。

次年,小張媳婦又生了一兒子,大家也把這事淡忘了,只說這是小張的。那時的人們,還是比較單純的,只在背後議論,從不會當衆提起。更何況這種事,在那時並不算新鮮,時有發生,大家也愛追熱點。小劉的還是小張的,管他呢,反正跟自己沒關係。

就這樣寒來暑往數年過去了,小兒子也長大了,小張也變成了老張,一次重病老張撒手而去。老張的大兒子扶靈送走了老張,在鄰里的議論中他再次聽到關於兄弟的事情,憤然在心臭罵街坊多管閒事。

大兒子和小兒子倒也相安無事,長大成家送走老母,也似親兄弟般對待。只是多年後的小劉變成老劉後,逐漸喪失了生活能力,需要人來照顧,小兒子決定接老劉到家照顧,引來了兄弟分裂,斷送了兄弟情。

大兒子說你要接你接,我可不認這個爹,你要是敢認他作爹,我就不認你這個兄弟。

於情於理中,老劉確實是小兒子的生父,這在小兒子成大後便已得知,當年他老孃離世前也說出了這個祕密,小兒子看到老劉的可憐樣沒人管,也實不忍心,便認了這個爹,接回了自己家中,和媳婦一起照顧起了這意外的爹來。

這件事隨着村裏的老人逐漸的離世,大都帶進了棺材板中,已然沒有幾個年輕人再知道這塵封的往事。直到幾十年後的冬天,老劉死在了親兒子的關懷下,才又讓衆人把往事翻上臺面,鬧的衆人譁然。

那年冬季,天氣嚴寒,小兒子和媳婦從外地打工回來,看到獨守家中的老劉蜷縮在屋裏,凍的寒磣,連個取暖的火都沒有,隨即便買來了煤球和煤爐給老劉生起了採暖爐,晚上放在了老劉的屋裏,免得他晚上睡覺冷。

一夜過後,老劉沒起來散步,也沒聽到枝頭雀鳴,聽到的是響徹村莊的哀樂。

老劉死了,煤氣中毒身亡。

早上兒媳婦不見他起牀,叫他也沒人答應,推門進屋才發現老劉躺在牀上,安詳的過世了。

誰也沒有想到,好心辦了壞事,爲了取暖老劉死在了親兒子的手中。

冥冥之中似有報應,這也許就是老劉最好的結果了吧,沒受什麼罪,安靜安詳溫暖的告別了這個世界。孤單的度過了大半生,晚年才享受到兒子的照顧,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出殯時,有人說要通知老張的大兒子來參加,村裏老輩人已經默認老劉是他們的爹,但大兒子從來沒認過老劉作爹。因爲這事,大兒子吵吵鬧鬧的,把那往事翻了出來,讓後輩人又知曉了那段不光彩的歷史。

事已至此,已然結束。老張沒了,老劉沒了,留下大兒子和小兒子及他們的兒子們,這段風流韻事終將隨着老人們的離去而帶入土中,在那一方世界,再爭個結果報應。

而住在老劉前街的另一段風流事,更加荒唐至極,以至於棺材板都蓋不住,在最後一刻讓孫媳婦發出重大感慨!

下篇帶你走進【棺材板都蓋不住的風流韻事,在生命最後一刻讓人譁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